職場中,爲什麼中高層主管都比較隨和,反而基層主管都比較嚴厲?

互動話題專欄


這是職場中的普遍現象。有過職場經歷的人應該都會有類似體會,自己的直屬領導通常比較有威嚴,比較嚴厲,而中高層或者說上上級反而很和藹可親。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是多方面的。

首先,基層主管的嚴厲。基層主管作為你的直接上司,負責指揮、監督、鞭策你的工作。大家都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隨和的基層主管手下人對他沒有畏懼之心,工作起來自然容易散漫,久而久之,往往造成自己的小團隊戰鬥力低下,凝聚力不強。有的基層領導甚至是比較年輕、剛提拔上來的領導,因為自身性格和以往工作習慣,角色轉換不及時,無形中降低了自己在團隊中的威信,不利於自己的發展和團隊的成長。反而很多基層領導雖然看似嚴厲,甚至有時候會收到手下人的非議,認為拿著雞毛當令箭,但整個團隊工作有條不紊、令行禁止,工作效率很高。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感覺原來自己一個戰壕的親密無間的同事,升遷為自己領導後為啥翻臉不認人了。其實這是管理的一個必然趨勢與走向。

那麼,為什麼中高層領導比較隨和呢?

中高層領導因為所處的位置不同,已經不再會事無鉅細的管理具體業務,少去了很多瑣碎工作帶來的煩惱。他們主要抓大方向,保障公司整體方向沒問題就ok了。而且他們本身與你隔著一級,就算對你有不滿,也不可能直接發洩。中高層領導能夠走到這個位置上,個人休養、管理水平自然又到了更高的境界,與小職員發脾氣,既不解決問題,又影響自己在公司的形象,百弊而無一利。他們通常會把存在的問題總結起來與你的上司或者基層領導直接探討。

上啥班,幫助你在職場裡做得更好。歡迎小夥伴們關注上啥班官方賬號,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


我們常說越是厲害的人,態度越是謙和;而越是能力差的人,越是容易發脾氣。這在管理中也是這樣的吧。中高層主管覺得隨和才能更拉攏人心,況且他們也是從基層上來的,瞭解大家的不容易。

其次是因為中高層主管的權力比較大,而低層主管的權力比較小,即使低層主管想要幫助你,但是沒有權力。假如你的工作沒做好,低層主管放過你了,他的主管未必會放過他。所以,底層主管看起來比較嚴厲,這都是現實所迫。

最後,你看到的只是片面的態度。中高層主管不管你,他們好不容易見到基層員工幾次,自然是態度和藹。

即使是發現你們工作上有失誤,也是告訴你的直接領導,讓他們來管教你們。所以,之前有個問答很火“下屬打碎了公司的玻璃,大領導安慰他,但是讓我給員工說要賠錢,我該怎麼辦?”高層管理人情賣了,但是難題留給了基層領導。

領導都是對自己直接管理的人員嚴厲,這樣才能樹立威信,員工才會聽自己的,做事才會有效率。還有就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黑臉”,一個公司總要有人看著很好,有人很壞,不然大家都會覺得這個公司很冷血,沒有人情味。

其實基層主管也不一定都是嚴厲的,中高層主管也不一定都是對基層員工溫和的,這也要看人、看情況。比如說我的一個同學在物流公司上班,他的主管就對他很好。另一個同學在銷售部門上班,他的主管對他也很好。

綜上所述,在職場中,多數中高層領導對員工比較溫和,可能是因為他不是直接管理你的,如果你在工作上有什麼失誤被他發現了,不是很大問題的,他會告訴你的直接領導,讓他來處理。


——END——

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哦。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這是職場上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存在即合理,既然普遍存在,那就相當合理。合理之處在哪裡,我們不妨把這個問題拆分成兩個問題:其一,為什麼說直接領導很嚴厲是合理的?其二,為什麼說高層領導比較隨和也是合理的?下面就分開進行簡要討論。

1、為什麼說直接領導很嚴厲是合理的?因為這是工作需要。

所謂“慈不掌兵,義不掌財”,基層主管及其所帶領的團隊,一般都處於商業競爭的第一線,註定的作風就是奮力拼殺,如果平時不嚴格要求,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就是在競爭中失敗,被對手團滅。就像戰爭影片中的情景那樣,戰場裡前線上的班長、排長,在面對生死存亡的大問題時,他們對士兵的要求是極其嚴格甚至殘酷的,但從來沒人說他們做得不對。

部隊裡流行一種說法,“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越是戰鬥力強悍的部隊,平時的訓練越是嚴格。放到職場上也是一樣,越是能力強大的團隊,平時的管理越是嚴格。基層主管對員工嚴格要求,其實是在鞭促員工成長,要知道人都是有惰性的,沒有嚴要求,基本上很難達到高標準。

另外,普通員工大多數都是年輕人,他們對公司的願景、價值觀、使命感等虛頭巴腦的東西看得不是那麼重,倒是對實實在在的獎勵和懲罰比較重視,這也使得基層主管在管理方式上偏向於簡單粗暴。業績突出的,就獎勵;業績不行的,就懲罰。這樣的風格,當然就會給人很嚴厲的感覺。

2、為什麼說高層領導比較隨和也是合理的?因為距離產生美。

在職場上,“越級管理”從來都不受待見。一名普通員工,越級向上彙報,是很不妥的;同樣的,高層領導,越過基層主管直接管理員工,也是不妥的。一個人能走到高管的位置,對這類事情多多少少是有一定認識的,因此不是危急時刻,高層領導是不會越級管理員工的,他們對員工一般來說都是客客氣氣的。

但是,這並不是說高層領導不嚴厲。以前我看過一個例子,說某企業高管,在早上上班的時候都會守在公司大門口,向每一位員工問好,即使是遲到的員工,也是滿臉笑容,甚至主動詢問“今天是不是遇到了什麼麻煩事才導致遲到”。可是,回過頭就把遲到員工的直接領導叫到辦公室,一頓痛斥,嚴厲懲罰。

可見,高層領導也是很嚴厲的,只是他們只會對自己的直接下屬嚴厲,不會對下屬的下屬嚴厲。在高管的理解裡,管理基層員工,是基層主管的事情,自己越級管理是不對的,有可能把小問題複雜化,不符合公司的整體利益。

3、無論何時,切記一點,在職場上,自我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如果你明白了上述的邏輯,就不要因為直接領導對你嚴厲而去怨恨,嚴厲的領導是你成長路上的助推器。也不要因為高層領導對你客客氣氣而驕傲懈怠,他們對基層員工都是很客氣的,並不是對你青睞有加。只有當你的能力越來越強,做出的業績越來越好時,你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找到屬於自己的舞臺。


陳向東


那不過是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罷了。

我認識一個國企的副總,他對普通員工非常和善,去車間檢查工作的時候,好像跟每個員工都很熟,見了誰都是熱熱乎乎的,臉上永遠是一副和藹可親的笑容。發現了問題,也不會當場指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所以,底層員工都說他是一個好領導。可是,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對手下的中幹管的挺狠的,開會的時候經常把中幹罵的狗血噴頭!與在普通基層員工面前對比,簡直是判若兩人!

我在國企和私企工作多年,因為工作的關係,經常與段長/線長、班長打交道。不容否認,很多基層管理者作風粗暴,對員工挺狠的!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國企的時候,有一次車間出點事故,我們按文件要求考核車間300元。其實,這點錢不多,幾個責任者分攤一下,每人也就是幾十元!沒想到,有一個員工來辦公室找我,希望能法外開恩!後來一瞭解,我大吃一驚!我總共考核300元,可是段長考核每個人2000元!那時,生產線員工每月工資才1700元左右,也就是說,人家的工資都不夠扣的!太TMD狠了!

為什麼高層對員工隨和,而基層主管都比較嚴厲呢?

一,高層為什麼對員工隨和?

首先,高層領導跟普通員工沒有直接的利益衝突,且身份差距巨大,領導沒必要跟一個普通員工一般見識。

然後,高層領導都懂得為官之道,基層員工的管理是基層管理者的事,自己只要管好手下的中層幹部就好了,這是組織原則問題。

其次,大領導都知道,直屬中層幹部,怎麼罵都沒事,因為他們考慮自己的官帽。而基層員工不太好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搞得自己下不來臺。

二,基層主管為什麼對員工比較嚴厲?

首先,需要立威。基層員工不好管,如果不嚴厲一點,隊伍不好帶!

然後,很多基層主管都是從生產線操作工成長起來,有的文化素質不高,不懂得什麼管理。

其次,做人膚淺,當個小官就忘乎所以,正所謂“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管理那點事


職場中,一般中高層領導待人都很隨和,基層領導卻都很嚴肅,這太常見了,畢竟要有人唱白臉和黑臉。


其實管理和看孩子道理差不多,即要讓他們聽話又不能管的太死,還要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而平時中,看孩子的時候,媽媽長白臉,爸爸唱黑臉來說教,媽媽再哄一鬨孩子,雙管齊下,一般孩子下次就記住了,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同樣道理在職場中,既要管的住自己的團隊,也要調動團隊的積極性,一般情況下,團隊的基層領導會嚴格管理人員,甚至有時過於苛刻,畢竟人都有惰性,不想幹活,基層領導的作用就像唱黑臉的爸爸,嚴格督促團隊隊員幹活。而中高曾層領導就像媽媽,起到催化劑的作用,適當的給予團隊關懷,能更好的團結隊伍,凝聚人心,感受到組織的溫暖。



這種中高低層不同的管理方法就是“蘿蔔加大棒”,激勵團隊,避免犯錯誤,也是常用的有效管理方法。


天涯0咫尺


這是個職場存在的普遍問題,我認為其原因主要是:

一,中高層主管他的立威對象是下層分管,沒必要在職工面前顯山露水的,況且他們與底層職工見面機會也是少得可憐,而且當他到下層來調研或是考察時,下層管理為自已在領導面前有個好影響,所到之處,早已準備得妥妥貼貼,一派祥和,生機勃勃的氣象了;在這樣一個喜氣洋溢的氣氛裡,誰又還會是愁眉苦臉,而不是和諧可親呢。
二,中上層領導,既便是底層職工有什麼不悅之事反映到自已面前來,自已也不是他們的直接領導者,既便反影問題使自已確實惱怒,或是覺得就是無理取鬧,這種得罪大多數人的事,也沒必要自己拋頭露面,下面不是還有分管嗎?在說這種事情想管也只要把分管叫來訓斥就夠了,何不做個順水人情,敷衍了事。

三,基層主管面對是龐大的職工群,文化與素質參差不齊,要整合他們只以和善是往往不夠的,為了整體利益,有些事還真的得來個殺雞敬猴,以敬效憂。

四,基層主管本身素質也不會高到那去,處理問題容易喜怒於色。他一方面要迎合上層領導,一方面又要維護好自已的即得利益;又要壓制下層職工的一些反叛心裡。在這樣一個夾縫裡求生存,註定他做人就必須要有兩面性,在職工面前表現的是嚴厲,甚至是很不通情達理;而在上層領導面前又是那樣的畢恭畢敬。五,其實,這一切的表象都是權力終結者們的用人之道,人們眼裡所看到的嚴厲與隨和都只是職場中的一個假象而已。


度言秀119671231


在一個企業裡,總需要有人唱黑臉有人唱紅臉,才能讓員工在感到輕鬆愉快、受尊重的同時防止自我膨脹,繼續踏實努力地工作,為公司創造效益。答主認為,中高層主管和基層主管所站的角度不一樣,才導致對待基層員工的態度不一樣。

管理範圍不同:

一個分工明確的公司應該是這樣的,每一個上級只管理自己的下級,每一個下級只對自己的上一級負責,只接受上一級分配。

普通基層員工見到中高層領導的時間通常比較短,而且不會收到中高層的直接領導。通俗地說,你會隨隨便便對不熟的人表現出嚴厲的一面嗎?當然比較客氣,所以顯得隨和。

而基層主管是基層員工的直接上級,他們的責任就是保證基層員工的工作質量能夠達標,工作要求他們必須嚴厲。況且,幾乎每個工作日都能互相見面,既然大家很熟,那麼你有什麼做得不好的,作為主管都會直接指出,也就自然而然給人一種嚴厲感。


分工不同:

中高層領導所做的是成果管理。結合答主在之前的文章中介紹過的“結果導向思維”來看,中高層所要考慮的問題是企業應該“做什麼”,即制定戰略目標。

管理大師德魯克在其著作《成果管理》中提到,高層的工作通常會經歷三個階段:
1、分析“企業的現實”(瞭解企業)
2、把握機會和需要(確定方向)
3、建立有目的的績效機制(戰略制定)

其實中高層是目標的制定者,在職場的金字塔上,他們屬於塔尖的部分,負責總體策略的制定,並不關心工作如何具體落實到基層員工手上。所以在一般員工看來,他們顯得比較隨和。

再看基層主管,他們所做的是行為管理。行為管理通常是將總目標和策略分解為部門、團隊、個人的分項目標。行為管理將目標落實為具體工作任務,將具體工作任務落實到部門、團隊和個人。基層主管是中高層所制定目標的總實行者,他們的任務就是保證這些具體工作任務的完成質量,所以對直接完成工作任務的基層員工比較嚴厲。

所面對的壓力不同:

前面說過,一家企業的中高層領導,通常都是處於職場金字塔的頂端。他們每天面對的壓力是企業如何在市場中與其他企業競爭?企業的今日和未來如何往什麼方向發展?關乎企業生死存亡。

沒有時間也沒有必要對基層員工展現自己嚴厲的一面。

基層主管就不同了,上頭下達的指標必須完成,而指標的完成必須依靠基層員工的努力工作。基層主管處於一種夾心餅乾的狀態,他們的嚴厲,也是一種努力工作的形式而已。能夠微笑的時候,誰願意板著臉呢?

以上種種不同,造成了中高層領導和基層主管對普通員工的態度不同,大家還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評論區一起討論!~



浮力麻麻


這些年,由於從事管理諮詢的緣故,做了不同行業的大量訪談,包括大量的基層員工和中高管訪談。

基本可以發現:

越高層總體越隨和,越謙卑,尤其是高管層

在我看來,這有幾個緣故:


1.高層更有修為。

人在高層,都是一步一步往上爬上去的。能夠最後位居高位的人,都是身經百戰的人,經歷過各種人情世故。所以,面對各種人,也顯得更加淡定和從容。不再像年輕人那麼容易衝動和急躁。



2.形象要求更高。

位居高位,個人形象與公司形象就聯繫更緊密,甚至會代表公司的形象。所以,無形中對管理層的為人要求也更高,需要一個更好的形象示人,多戴了一個面具。如果一個高管,整天嚷嚷,畢竟會涉及公司形象,還是不大好的。



3.分工角色不一樣。

不同層級的人角色分工和職責側重點是不一樣的:

  • 基層員工做好執行
  • 基層管理者做好監督
  • 中層需要戰術思考
  • 高管需要戰略思考。

不一定完全是這麼區分,但側重點是不一樣的。越往高層走,越需要的是戰略的思考和決策。越往下走,更多需要的是完美執行。所以,基層管理者,管得比較細,涉及具體工作,往往要求比較細,比較嚴格。高層管理者,更多是戰略的迎領,很多談不上好壞對錯,只是一種選擇。



4.距離產生美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距離產生美,甚至產生錯覺。

因為很多基層員工,天天接觸基層管理者,捱罵比較多,所以感覺很嚴厲。而高層管理者,基層員工只是仰望,接觸少,要求也比較間接,有中層管理者作為“隔熱層”,壓力得到了緩解。常常說,“伴君如伴虎”,有些壓力可能基層員工並沒有感受到,所以容易產生錯覺。其實,也有不少老闆是很嚴格的,比如出了名的董明珠。


職場大叔Allen


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工作環境作用

中高層的主管由於有更大的權力在手,往往能夠做到不怒自威,即他本人的權威只需要一個頭銜就能讓屬下服從,而基層主管由於每天面對的都是基層員工,根據“給英雄刷馬桶的傭人覺得英雄也是凡人”這一原理,基層員工往往覺得基層主管沒什麼了不起,管理困難的情況下,基層主管必須用嚴厲來彌補管理效果。

同時,中高層主管要解決的戰略謀劃問題,基層主管是接觸不到的,基層接觸的是最具體的問題,其中的複雜程度往往難以想象,長期在這樣處理複雜事物的第一線,再好的脾氣都有可能會被磨得暴躁。

二、個人品性使然

如果是這個原因,那麼其實題目中有因果倒置的嫌疑——你可以理解為,正是因為一些主管的品性脾氣不是很好、能力不是很突出,所以才一直留在了基層無法得到提拔。而無法得到提拔又進一步加劇了他們脾氣越來越壞,形成互為因果的惡性循環。

三、企業形象要求

相比基層主管來說,中高層的主管牽扯到企業的形象問題概率較高,在電視媒體上露面更多,如果跟基層主管一樣嚴厲難免會敗壞團隊形象,不利於營造良好的輿論口碑。

最後,充分理解你的領導,將重心放在做事上,不論他嚴厲與否,用自己的成績去說話,讓他心服口服才是上策。

名片:牆笑裂
搓衣板上練劈叉的職場探索者,外逗慧中,讓小牆教你做職場上打不死的小強。

牆笑裂


這個問題很好理解。

首先說說中高層,中高層和基層員工沒有任何直接往來,中高層也不會直接去管理基層員工,所以他們沒有必要跟你吹鬍子瞪眼睛,只需要管理好基層領導一切就OK了,如果中高層對某一個員工或幾個員工過於發脾氣,後果會很嚴重,其一,可能直接導致員工辭職或不會得到提拔,無論他有多優秀,其二,中高層對基層員工發脾氣,會極大的影響他在員工及同事心中的形象,顯得他很沒素質,所以中高層對員工會比較尊重,至少會表面很祥和。

其次我們說一下基層管理者,首先他們素質不一定高,中國近10年來高速發展,企業迅速擴大,很多基層領導不是因為能力升上去的,而是因為他們早進去了幾年而已,很多都是小肚雞腸,當然也有一些不是這個原因,基層領導事情最多,所有中高層領導的決定都要通過基層領導去實施,他們的任務也最重,然而基層員工出於工作量或心理因素的影響,本能的就對基層領導怨言較多,再加上基層領導如果有晉升的壓力,他們勢必會壓重員工的工作量和心理,然而很多領導又沒有領導藝術,只會扣錢、訓人,這也導致了基層領導形象的差勁。

最後再說一下員工,員工階層分類較多,首先說一下老員工,他們工齡長,晉升無望,只想混日子,工作能少幹就少幹,與領導肯定有矛盾,但基於年齡和情面,領導又不好意思發作,年限十年以內五年以上的員工,這個階段是矛盾階段,想晉升而又沒有晉升,工作嫻熟、工作量大,這樣的員工肯定對基層領導有意見,但不好發作,領導對於新員工肯定是最嚴厲的,走了不心疼是主要原因,屬於小媳婦型,乾的活也不少但技術性較低,受氣還不討好,能與領導沒矛盾麼?

綜上所述,每個階層都有每個階層的想法和慾望,這些想法和慾望就導致了階層間矛盾不可調和,基層員工和基層領導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而中高層和基層領導的矛盾也不可調和,中高層和一般員工沒有任何利益衝突,所以他們關係不會太僵,中高層的晉升慾望沒有基層高,中高層的素質層次也較高,所以中高層壓迫基層領導的事例很少,相反基層領導的晉升慾望很強烈、競爭也最激烈,而他們的素質也是最低的,這導致了員工與基層領導之間的矛盾一般都是整個企業最大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