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不压正》里边的姜公公影射谁,影评人相声前辈还是姜文自己

7月13日,《邪不压正》上映首日,截至当晚12点,该片的票房是12087.07万元。与之相对的,是上映9日的《我不是药神》,截至当晚12点,当日票房是12376.42万元。不少媒体文章称,姜文导演的《邪不压正》取得首日票房冠军,是以讹传讹。这部抗日神剧,即使在上映当日,排片率大幅高于《药神》的前提下,依旧没能打成平手。

《邪不压正》里边的姜公公影射谁,影评人相声前辈还是姜文自己

7月14日,各大院线纷纷下调《邪不压正》的排片占比,该片排片量下跌至34.5%,而截至当晚12点,产出票房占比32.9%,只有10622.27万元。而同时的《我不是药神》去排片占比升高至42.7%,票房占比则达到56.0%,截至当晚12点,票房产出18056.68万元。《药神》将《邪不压正》远远摔在后面。

7月15日,《我不是药神》上映第11天,因为上座率和票房产出明显高于其它电影,因为当日排片占比再次提升到45.6%。而经历开画票房不利,次日口碑下滑,票房跟进下滑危机的《邪不压正》,在周日(15日)的排片率也严重下滑到32.0%。电影业内对姜文导演的这部新片已然用排片的方式给与了否定。

《邪不压正》里边的姜公公影射谁,影评人相声前辈还是姜文自己

关于姜文导演的这部新片的电影质量分析文章,我已经在13日的文章中做过,那文认真分析了“姜郎才尽”的种种例子。对于《邪不压正》的几位剧中主人公也做了一定量的人物行为动机分析。不过,文章忽略了一位读者亲们比较感兴趣的人物,那便是姜公公。

《邪不压正》中,采访关巧红家雇佣了一个太监,专门负责前门接待工作。而这位太监自称是华北第一影评人。随着剧情发展,这位太监最终做起了汉奸的勾当。向日本当局汇报了李天然的行踪,造成老李被抓。这个太监的下场也十分明确,那就是,被关巧红当场击毙。

《邪不压正》里边的姜公公影射谁,影评人相声前辈还是姜文自己

姜公公的人物,在《邪不压正》中可有可无,基本上对剧情的发展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即使这个通风报信的汉奸行为,也手捏的十分牵强。而姜文对这个角色给了不少笔墨(镜头),甚至于不厌其烦地展示他打电话的桥段,让他说自己多么热爱电影,生命中只有三件事,电影,电影,还是电影。

一部时间非常宝贵的影片,却给了姜公公前前后后近十分钟的时间,姜文意欲何为。有声音说,姜文导演打算用这个角色讽刺影评人,尤其创造出了“我只会写五个字,第六个都不会”的梗。这种声音固执地认为,姜文导演和影评人们是有仇的,必须通过一部电影的内容哪怕是打乱了电影本身的叙事节奏,也要讽刺影评人。

《邪不压正》里边的姜公公影射谁,影评人相声前辈还是姜文自己

在电影《一步之遥》的口碑方面,影评人们起到了很坏的作用,将姜文导演辛辛苦苦拍摄出来的力作批评成了烂片作品。姜文导演怀恨在心,所以抓住时机,在自己的电影中对这个群体进行辛辣的讽刺。

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首先,是姜文导演的肚量,不能按着街边小混混的样子来看待。影评对电影而言,是高屋建瓴的指导,更是电影解读上的最积极的补充部分。姜文《让子弹飞》能够票房大卖,影评的解读工作是助力非常之大的。即使《邪不压正》,若是没有大量的影评声音发出来,估计影迷连看的兴趣都没有。

《邪不压正》里边的姜公公影射谁,影评人相声前辈还是姜文自己

姜文导演肯定是尊重他的观众的。而影评,正是建立在尊重观众基础上的。影评的声音多种多样,保障了声音的多样性,不会成为一家之言,更不会被唯一的一种片方的叫好的声音所控制。多种多样,也就造就了口碑的尽量接近最大真实。谁反对多种多样,谁就是罪魁祸首。

尤其在当下,每一位观众看完电影都有自己的渠道评断电影。所有影迷都是影评人,姜文导演难道会讽刺自己的衣食父母吗?《邪不压正》中,李天然发自肺腑地叫蓝青峰为爸爸。而姜文导演,也一定是发自肺腑地尊重自己的影迷。所以,我不认为姜文这个桥段是讽刺影评人,讽刺自己的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

《邪不压正》里边的姜公公影射谁,影评人相声前辈还是姜文自己

亦有说法称,姜文导演塑造这样一个姜公公,是用来讽刺某位与郭德纲不睦的主流相声演员。因为这位相声演员也曾经在媒体面前公开表示过,自己的生命中就三件事,相声,相声,还是相声。这个台词,竟然神相似的出现在了《邪不压正》姜公公的台词当中。这个姜公公,难道真的是影射这位相声演员吗?

我也不赞同这种看法。虽然《邪不压正》剧情足够支流破碎,但姜文导演毕竟从影那么多年,他应该清楚,没有关系的剧情,不能随便往电影剧本里边塞。不然,自己的剧情就真的稀巴烂了。当然,《邪不压正》确实没能讲一个完整而有趣的故事,想说的东西太多,又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说什么,姜文好像祥林嫂。

《邪不压正》里边的姜公公影射谁,影评人相声前辈还是姜文自己

我比较赞同地说法是,姜公公是姜文导演自况。姜公公者,姓姜也。恰好与姜文导演的姜字是一样的。这一段看似是影射,实际上更像是电影人的一种自我调侃。这种调侃,夹杂着很多无奈的味道。姜文导演的生命当中,难道不是只有三件事吗?电影,电影,还是电影。

可就是这种执着,让姜文导演也心生自我调侃。自己看似硬朗,实则也是一个公公,更是干了公公的事情。这其实就是电影人对电影本身的一种屈服。电影在艺术创作的时候,电影人自身正是从事公公的工作,要对更加文艺的表达进行各种阉割的工作。艺术本身不是创造,是修建,是断臂的维纳斯。姜文导演的精神境界,应该是基于此处,对自己进行姜公公式的调侃的。

《邪不压正》里边的姜公公影射谁,影评人相声前辈还是姜文自己

值得注意的,是姜公公的剧情中有只会写五个字,第六个都不会。这句调侃更可以证明是姜文自况。《邪不压正》之前,姜文导演确实只拍摄了五部作品。它们分别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和《一步之遥》。而这写不出的第六个字,正是《邪不压正》。

创作者敢于自黑,是高尚的艺术精神。我们不能因为姜文导演自比公公便心生嘲笑。当然,作为姜文导演的影迷,大家可能更希望,他的电影中,除了自黑,还能有点其他的干货,而不是一眼望去,剧情稀巴烂的碎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