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春秋那些事——第一位弒君纂位成功的公子州吁

今天來聊聊 春秋時衛國的公子州籲(xū)。州籲,姬姓,衛氏,衛莊公姬武之寵愛的嬖人所生之子,從小就受到父親的溺愛(溺愛的典型反面案例),驕橫好武,史載:衛國上卿石碏(què)曾經向衛莊公勸諫:“

臣聞愛子,教之以義方,弗納於邪。驕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來,寵祿過也。將立州籲,乃定之矣;若猶未也,階之為禍。夫寵而不驕,驕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zhěn)者,鮮矣。且夫賤妨貴,少陵長,遠間親,新間舊,小加大,淫破義,所謂六逆也。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所謂六順也。去順效逆,所以速禍也。君人者,將禍是(通“事”)務去,而速之,無乃不可乎?”但衛莊公根本沒把這諫言當回事,仍舊十分寵溺州籲,對太子完極為冷落,如果不是春秋初期嫡庶界限分明,衛莊公很可能早就改立州籲為繼承人,因此兄弟矛盾益發尖銳。這也後來春秋第一起弒君事件埋下伏筆。

聊聊春秋那些事——第一位弒君纂位成功的公子州籲

筆者案:石碏對衛莊公的諫言中提到的“六順”“六逆”之標準,可以說是《左傳》用以判定人物褒貶的重要標準,同時對生活在當今社會的人們,何嘗不是一種處世為人的重要標準。

衛莊公去世後,州籲同父異母兄長姬完即位,是為衛桓公。衛桓公心中積蓄多年的不滿爆發出來,第二年就找了個藉口將州籲趕出衛國,並將他的黨羽有的翦除,有的驅逐出衛國,至此衛桓公才掌握權柄。

州籲在外流亡期間,結識了與他同病相憐的鄭國的共叔段,並和他成為好友,或許在聽聞共叔段的遭遇後,州籲在同情他的同時,也暗暗警醒,絕不容許共叔段的遭遇在自己身上重演,為此州籲躲在國外無聲無息的隱忍了十四年,這十四年他夾緊尾巴,無聲無息,面上一看已泯然於眾人,甚至很有可能向衛桓公懺悔自己的過錯,這使得衛桓公對州籲失去了警惕。(馮夢龍《東周列國志》對衛桓公評論道:"鄭莊克段天倫薄,猶勝桓侯(衛桓公)束手亡")

衛桓公十六年(公元前719年)二月,衛桓公前往洛陽覲見新即位的周天子,州籲乘機聯合石厚(上卿石碏之子)等隨同逃亡在外的衛國人,襲擊並殺害衛桓公 ,州籲於是自立為君。

聊聊春秋那些事——第一位弒君纂位成功的公子州籲

州籲刺殺衛桓公

州籲即位後很快就恢復本性,肆意妄為,排除異己,擅動刀兵,又因殺害衛桓公的緣故,所以衛國人從貴族到平民都不擁護他。不久,州籲就被國中以石碏為首的重臣設計誅殺於陳國的濮地。 十二月,衛國人將衛桓公的弟弟公子晉從邢國迎回衛國擁立繼位 ,是為衛宣公。

筆者案:州籲隱忍十四年而手刃國君,可見其心性既縝密又殘忍,但在即位後,從無治國經驗的他,急於興刀兵以立威,不想確弄巧成拙,兵敗於外,徒耗兵糧,激起了新舊貴族重臣的不滿,導致最後身敗名裂,這或許就是一盤無解的棋,但也後面層出不窮的春秋戰國弒君大戲提供了充足的經驗教訓。

索引:

1.《春秋左傳人物譜》方朝暉等編著

2.《春秋左傳注》 楊伯峻編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