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蜂有時也有「弒君」行爲

地址:浙江省義烏市後宅街道下金村,浙江義烏322008)

工蜂有時也有“弒君”行為

儘管在養蜂管理上精到細微,可每年還是會有幾個中蜂群,竟然無緣無故的失王,而根本找不出失王的原因,讓人很感蹊蹺,此事竟困擾了我十幾年。蜂友們都熟知的失王原因: (1) 提脾管理時不小心擠壓傷亡, (2) 慘遭盜蜜工蜂蜇死, (3) 因染病或衰老致命, (4) 因抖蜂取蜜意外丟失,(5) 因控產囚王致死。經過我長期地細心觀察和摸索後發現還有一種死因,那就是被自己的工蜂所刺殺,這就是蜂友們常嘆息的“好端端的產卵王,竟然無緣無故地沒了”。有時等到被發現失王時,蜂群已是油黑髮亮,巢房產遍雄蜂卵,甚至雄蜂幼蟲都已封蓋化蛹,喪失了挽救的機會,造成了滅群的慘重損失。我不相信蜂群會“無緣無故”失王,下決心要弄個水落石出,於是就不厭其煩地記錄每次提脾巡查的蜂況,尤其是關注蜂王的狀態,毎天作個比對,企圖從中能找出些蛛絲馬跡,以便順藤摸瓜,破解此類失王之謎團。

終於有次在提脾巡查蜂群時,發現有隻蜂王竟然一連幾天始終緩慢地爬行在同一框邊脾上。這個反常行為讓我產生了懷疑,因為正常情況下蜂王是全天候、從不間斷地輪流巡爬於各個巢脾之間的,尤其是在中間脾裡爬行和產卵的頻率最高。於是我就給此群作了個異常標記,以後每天提脾巡查三四次,記下每天不同時間內的變化。果然不出所料,此王的腹部每天都在不斷地萎縮、變暗,我試探性地將此王移放至中間脾上,此王竟立刻慌張地飛逃回原來的邊脾上,我多次把它抓放至中間脾,可它每次都拚命逃回至原來的邊脾上。從逃行快速、反應敏捷來看,此王的健康狀況應該是良好的,脾上也有不少卵和小幼蟲,說明前幾天還在產卵,可它的周邊始終沒有侍衛圈,備受冷落。而蜂王自己鑽進巢房孔內吸食蜜汁,工蜂們對它視而不見。我猜想這隻蜂王可能不會長久了,次日此王的腹部更加萎縮了,瘦小得像只處女王,可看出其已徹底停產。我再次試探性地將此王投放至中間脾,可這次它沒那麼幸運,平時對它百般細心照料呵護的工蜂,竟一反常態,拚命撕咬圍攻,窮追不捨。我連忙將圍王蜂團抓出投入水中,解圍後將此王救出,重新放回邊脾上,邊脾工蜂暫時無攻擊行為。可到第六天上午發現此王已被圍於箱底,投水散團時已奄奄一息,不久便一命嗚呼了。至此終於解開了這個困惑多年的謎團。這就是蜂友們常嘆的“無緣無故的失王”!

那麼,工蜂“弒君”行為的動機又是什麼呢?蜂

友們已知的工蜂圍殺蜂王的原因: (1) 別群的蜂王直接介入時,會被工蜂所圍殺。(2) 雙王群於蜜源極度枯竭期,工蜂會有選擇性地拋棄或圍殺其中1 只蜂王。(3) 2 個以上的蜂群在空中自然合併時,工蜂們會殺死多餘的蜂王。我認為以上3 條都不是這次工蜂“弒君”的原因,那麼又是什麼原因讓那些圍王的工蜂如此殘忍?我帶著疑問重新提脾細查,不看則已,一看還真的嚇了一跳:原來巢脾房孔上早已產有東倒西歪、密密麻麻的工蜂卵了。我恍然大悟,顯然有些工蜂早已在“謀王奪權”了:初始階段它們將蜂王漸漸冷落,迫至邊脾上,對其不飼餵不呵護,導致蜂王卵巢萎縮而停產,待到產卵工蜂的數量不斷增加後,“反叛”力量更為強大時,產卵工蜂都“自立為王”,對蜂王痛下了殺手。可又是什麼原因,讓有王群的工蜂會“自立為王”而產卵?我又重新回顧了前些年的此類“無緣無故”的失王現象,作了個全面疏理,發現有幾個共同點:此類失王幾乎都是月齡較大,偶產雜無精卵的蜂王,還有當初介王時受圍過的次王。而產卵特好的高產王則從未“無緣無故”的失王。說明發生這種“弒君”行為,是因為蜂王釋放的“信息素”不夠,不足以抑制全群工蜂。眾所周知,蜂王信息素的缺失,工蜂的體色將變為烏黑油亮,卵巢很快就會發育,少則三五天,多則十幾天工蜂就會產卵,而一旦工蜂產卵,就會自以王者身份排斥、弒殺其它蜂王。為此,蜂友們換王工作儘量及時一點,不要心存僥倖,待到蜂王老態龍鍾之時才換,以減少失王率。還有另外一個原因,那就是不可對此類有“弒君”跡象的蜂群過多、過頻地飼餵,否則就會加速工蜂的卵巢發育,強化工蜂的“弒君”慾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