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的蛻變,360的凌厲風骨

騰訊的蛻變,360的凌厲風骨

奇虎360和阿里巴巴的戰鬥告一段落,又和騰訊打了一仗。這就是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里程碑式的“3Q大戰”。此事對中國互聯網格局的影響,一直到今天都依然存在。今天我帶大家去回顧一下這段歷史,領略一下週鴻禕和 BAT 裡最後一家公司 —— 騰訊的戰鬥歷程。

而這場戰鬥的主動權卻在騰訊的手裡。這就是後來的“3Q 大戰”,它對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

騰訊的蛻變,360的凌厲風骨

今天我們看“大企鵝”的時候,覺得它非常憨態可掬。而騰訊作為“鵝廠”,也一直享有中國最有良心的互聯網企業的美名。但倒推幾年,在 2010 年及之前,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尤其是那些創業者,對“大企鵝”的看法可能就不那麼樂觀了。有句話叫作“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這句話說的就是當時在互聯網企業工作和正創業打拼的人,對這隻“大企鵝”的看法。

騰訊的蛻變,360的凌厲風骨

“3Q 大戰 ",很大程度上就是這樣一場戰爭。騰訊看到了 360 在安全領域的佈局和成功,決定立刻涉足。而周鴻禕比其他任何一個創業者的反抗都更為激烈,手段都更狠。

這場戰鬥的開始,是 2010 年 1 月的時候,騰訊把它旗下的 QQ 醫生和諾頓殺毒軟件結合起來,免費送一年諾頓,在二三線城市猛烈推廣。

有傳言稱,周鴻禕意識到了危險,在春節期間連夜將員工召回,開始佈局應對騰訊可能的進一步推廣。傳言真假不得而知,然而從後來“3Q 大戰”期間的表現來看,周鴻禕定是有備而來。

到 2010 年 5 月的時候,騰訊完成了對 QQ 醫生的改造,正式推出了 QQ 電腦管家這個產品。這個產品做得和 360 安全衛士越來越像。等到 2010 年 9 月 22 日的時候,騰訊覺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於是再一次進行了其一貫的“推廣”,在用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強制給安裝了。

很多用戶發現,自己的桌面上突然多出來一個叫 QQ 電腦管家的東西。騰訊公司對於這種推廣已經熟門熟路了,所以絲毫不覺得這次和以往的那麼多次推廣有什麼區別。

然而我們知道,對於騰訊來說這只是又一個可以收割的領域,但對於 360 來說卻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於是僅僅在 5 天以後,360 宣稱 QQ 在不停地掃描用戶硬盤,來獲得用戶數據並幹“見不得人”的勾當,並隨之推出了一款 QQ 隱私保護器。360 表示,只要用了 QQ 隱私保護器,就可以監視 QQ 的一舉一動。這個東西后來被人發現有“瑕疵”,比如說把其他的程序改名成 QQ.exe 同樣會導致報警。

正當大家覺得這個事情會停留在口水戰和打官司的層面時,10 月 29 日,360 推出了一款軟件:扣扣保鏢。如果說隱私查看器是一個不成熟的作品,扣扣保鏢則體現了 360 公司技術上極深的造詣。

1 保護隱私,阻止QQ靜默掃描用戶硬盤;

2 防止QQ盜號;

3 QQ加速,禁用不需要的插件,大幅提高QQ運行速度;

4 過濾QQ軟件廣告;

5 清理QQ垃圾(含QQ影音、QQ音樂等QQ周邊軟件);

6 QQ體檢,檢測QQ安全性並修復QQ的問題;

7 保護QQ安全,阻止QQ設置被惡意修改,自動掃描傳輸文件;

8 360“扣扣保鏢”默認不修改QQ任何設置,所有功能都必須由用戶主動選擇觸發,並可隨時啟用和恢復(僅支持QQ2009、QQ2010);

9 禁用側邊欄不必要的面板,讓QQ界面看起來不再煩瑣,運行更流暢;

10 自動清理不必要的QQ表情;

11 去除QQ插件,用戶可以自主選擇QQ插件啟用。

我想可能騰訊也沒想到 360 做事情那麼絕。能做這個事情的,不僅僅需要非技術的因素,還需要技術的積累,所以也許從春節開始,周鴻禕就一直在準備這場戰鬥了。

騰訊的蛻變,360的凌厲風骨

2010 年 11 月 3 日的時候,事情出現了重大進展。騰訊通過 QQ 的彈窗向用戶發表了《致廣大 QQ 用戶的一封信》,稱 QQ 客戶端將不能與 360 兼容,QQ 將在裝有 360 軟件的電腦上停止工作。

這個事情引發了軒然大波。很多人卸載了 360,也有很多人卸載了 QQ。有聰明人開始問騰訊,你們是怎麼知道我電腦上裝了 360 的。於是騰訊承認,的確是掃描了用戶的硬盤,但是這是為了用戶的安全才掃描的。這個理由網民是否能接受,就不得而知了。如此看來,其實 360 也不算胡說八道。

這事情鬧得如此之大,工信部和公安部都被驚動,對此事進行了干預。於是 2010 年 11 月 21 日,兩家公司都分別在各自官網上給社會和網民道歉。至此,此事落下帷幕。

這件事情的影響非常深遠。對 360 來說,這是一戰成名,顯示了彪悍的技術能力。在安全領域,360 的確是非常強的一家公司,360 後來也因此登上了納斯達克。而 360 的彪悍的競爭意識和諸多的對手,也讓周鴻禕認識到需要更多的朋友,從此以後他開始在互聯網界大肆投資。

而對騰訊來說,這是騰訊涉足別人已經做起來的領域過程中,第一次遇到了魚死網破的鬥爭。騰訊公司在 2010 年到 2011 年之間是一個轉折點,這之前騰訊利用自己的優勢各種模仿,這之後騰訊拿著手裡的錢開始買買買。買買買顯然比各種模仿,更讓廣大互聯網企業感到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