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散文」奶奶的三寸金蓮——奶奶的腳很小,可謂「三寸金蓮」

「原創散文」奶奶的三寸金蓮——奶奶的腳很小,可謂“三寸金蓮”

圖/網 絡

奶奶的腳很小,可謂“三寸金蓮”。

奶奶一輩子就穿自己親手裁剪製作的明國風格的大襟衫,瘦弱嬌小的身軀全靠那三寸金蓮小腳支撐著,卻依然很靈活。奶奶走路總是像調皮的小孩,有點微跳的感覺,這都拜落後的封建傳統賜給她的一雙小腳。我無從親身感受這一雙小腳究竟是有多麼難受。但我知道,這雙小腳給她這一生帶來了太多太多的不便

圖/網絡

小腳行走,主要靠腳後跟負重,一步三搖,煞是費力。然而,千般艱難,萬般痛苦,均因為當時的社會時尚:女人腳越小越好。

然而,就是奶奶這雙孱弱的小腳,承載著我家的命運與希望,艱難地跋涉了一個世紀,淌過貧困,涉過艱難,踏過疾勞,越過歧視,邁過屈辱。

「原創散文」奶奶的三寸金蓮——奶奶的腳很小,可謂“三寸金蓮”

奶奶的一生,是在驚慌失措中度過的。她從舊社會到新社會,經歷了兵荒馬亂、戰火紛飛的年代,又經歷了無數次的年饉,過著缺衣少食的日子,這些苦難的、惶惶不安的日子,練就奶奶的堅強、豁達、勤勞、善良、睿智。雖然奶奶也逃不過裹腳的悲慘命運,但奶奶是非常麻利,將家裡收拾得乾淨利落,裡裡外外打理得井井有條。

奶奶從舊社會到新社會,在封建思想中接受新的思想,思想的轉變,是一個人的覺悟,奶奶識字不多,但她傳承了農耕文化的精髓——通情達理,尊老愛幼,三從四德等等的傳統文化,都在奶奶的身上卓越地體現出來。

早在父親孩提時代爺爺就拋下奶奶和父親撒手人寰了,奶奶信守從一而終的古訓,帶著父親孤兒寡母艱難度日,奶奶堅守一個信念,一定要把父親養大為爺爺續香火,這樣才能對得起她去世的丈夫。就是這樣一個樸素而原始的理想信念支撐她在人生的淵谷裡攀爬,無論前面是怎樣的溝壑險隘,荊棘沼澤她都不言放棄。在封建勢利的舊社會,一對貧弱交加的孤兒寡母是沒有人看得起的,周圍盡是白眼、鄙視、欺辱。

「原創散文」奶奶的三寸金蓮——奶奶的腳很小,可謂“三寸金蓮”

奶奶是個性格剛強,勤儉持家,治家嚴格,眼光長遠的老人。

小時候,我是奶奶身後十足的小跟班,她走哪,我跟哪。

我從小和奶奶同睡,每天睡前,像所有老人一樣,奶奶用自己特殊的方式疼愛、教育我。奶奶都會給我講她年輕時候的事情,還有爺爺的事情,或講故事或教《三字經》。臨睡前奶奶都會說:“要做個好人,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是時候未到。”

奶奶生性要強,她那骨子裡永不服輸的堅強品格在世俗的刺激下得到徹底迸發。奶奶教導我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無論到任何時候,別人可以看不起你,自己不能看不起自己,只要自己內心足夠強大,別人是擊不垮你的。

在我的記憶裡,奶奶從來沒有向命運低過頭,她是個無比睿智、樂觀、堅強的人,不管生活中遇到怎樣的風浪與挫折,一雙小腳在強大的內心的指揮和引領下,始終沿著自己的追求和信念頑強自信地行進在人生的風景線上,步伐是那樣的堅定而自信,甚或是悲壯而自豪。在近一個世紀的操勞裡,使我家從苦難的深淵走向繁盛之路。

「原創散文」奶奶的三寸金蓮——奶奶的腳很小,可謂“三寸金蓮”

我至今還清淅地記得,我五歲時看著比我大的小朋友上學,而我卻不能時急得大哭的場景,在百般哄勸無效下嚴厲的母親發了脾氣,但奶奶卻牽著我的小手,將我帶到村中唯一的供銷社,為我挑選了一隻花格子帆布書包。我神氣活現地挎著小書包一路蹦跳著叫喊:“我要上學了,我去上學了。”跟在後面顫著小腳的奶奶急得直嚷嚷:“小祖宗,走慢些哦,別摔跟頭啊。”

我兒時頑皮,經常被父母用巴掌狠狠的教育,這個時候奶奶就是我的保護傘,她不讓父母動我一指頭,理由是:我帶大的孩子,不是任由你打罵的!對此,媽媽非常反感:我的兒子,我還不能管教了!奶奶這樣寵孫子,還能不寵壞?!為此,兩人沒有少吵。長大後,媽媽曾告訴我,奶奶一直對她打罵過我而耿耿於懷。在奶奶看來,我不是媽媽帶大的,所以媽媽是不知道心疼;而她在那麼艱苦的環境,都能培養出罕見的三個大學生,她怎麼可能將她的寶貝孫子帶壞呢。

對長孫的我,奶奶傾注了全部的熱情和愛心。有一年夏天,正是陰雨綿綿的梅雨時節,門口寬闊的河流奔湧著渾濁褐黃的洪水,我躲在廂房裡看小人書。屋沿落下的嘩嘩雨水聲如同催眠曲一樣,看著看著我就歪在廂房昏暗的櫥拐處睡著了。臨近中午的時候,奶奶不見我的蹤影,喊著我的名字叫我吃中飯。誰知那天我睡得很沉,奶奶的喊聲根本沒有驚醒我,奶奶進廂房時也沒有發現在櫥拐旮旯裡睡得正香的我。焦慮的奶奶冒著瓢潑的大雨在村中四處搜尋我的蹤跡,依然不見我的音訊。在派人去五里外的姑姑家尋找未果時,奶奶的心提到嗓子眼上了,一種不祥的預感襲上了心頭:孫子會不會掉進洶湧的河裡去了?正當奶奶焦急萬分的時候,我醒過來了,走出廂房看見奶奶靠在椅子上垂頭落淚,家人也惶惶不安地圍攏在奶奶旁邊,以為出了什麼事,正待張口,就聽見了奶奶嗔怒的喊聲:“你躲哪去了啊,害得我們急死了找你大半天!”

「原創散文」奶奶的三寸金蓮——奶奶的腳很小,可謂“三寸金蓮”

記憶中,童年的故鄉之夜,除了星星和月亮,煤油燈是惟一的照明物。黃昏之後,老奶奶最惦記的,就是煤油和她的孩子們,她怕浪費煤油,更怕上了一天學或玩了一天的我睡眠不足。每晚飯後,我做完作業,她定會催促“快睡覺,別費油”,接著,便給我吹燈、掖被角,直到她看我睡安生了,又忙著去洗洗涮涮做家務——這是她從年輕時就養成的習慣,每晚總要把家務做完,等別人全睡下了她才肯安歇,多年來一直未改變。於是,睡下之後的我聽的最多的,便是一雙小腳走來走去的“沙沙”聲,這聲音極輕柔、親切,像極了暖暖的炕頭、熱熱的被窩,一直走入我們甜美的夢鄉。

後來,我離家上學,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都不習慣沒有老奶奶腳步聲的夜晚。

而我,也正是從這種樸素、原始、簡單又正常的小小企盼開始,發奮讀書,夢想有一天,做一個有文化有作為而不是苟且偷生的城裡人,然後把老奶奶接到城裡,讓她吃夠城裡人才捨得吃的高級點心,讓她那雙在泥土裡勞碌一生的小腳走一走城市的柏油路!

然而,我卻最終沒能兌現暗中對自己的諾言----將老人家接到城市來,讓她那雙在泥土裡勞碌一生的小腳走一走城市的柏油路!

因為,那刻著時代烙印的小腳,在支撐著這個普通得連名字都被遺忘的農家婦女跋涉過近一個世紀的艱難歷程後,在安寧、富裕的時刻卻悄然辭去,與它的主人一起,永遠帶走了曾經的時空裡戰火和饑荒的消息!

奶奶辭世已經二十多年了,都說“自古忠孝不能兩全”,長時以來,我卻一直不能拿這句冠冕堂皇的俗語來開脫自己的歉疚和自責,一直無法用什麼理由來撫平自己因思念而痛楚的心靈!任何語言任何理由辯解,都是無力的,蒼白的,須知“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原創散文」奶奶的三寸金蓮——奶奶的腳很小,可謂“三寸金蓮”

「原創散文」奶奶的三寸金蓮——奶奶的腳很小,可謂“三寸金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