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新高一”遇上“新高考”,该怎样做好选择?

在浙江、上海第一批2014年启动,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2017年第二批启动之后,相继有河北、重庆、湖南、安徽、黑龙江、辽宁、吉林、贵州、山西、福建、西藏、内蒙古、青海、陕西、云南等15个省市在2018年迎来新高考。

当“新高一”遇上“新高考”,该怎样做好选择?

新高考终于要来了,今年新高一的学生就要按照新高考模式来备考了,很多家长、学生比较迷惑,我介绍一下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和大家分享。

首先不再有文理分科之说了

以往是学生要么选择文科,学习语数外政史地;要么选择理科学习语数外理化生。

现在是采用“3+3”模式,也就是说,语数外必选,另外3门则从理化生政史地中再选取3门科目,没有文理科之分了。

3个选考科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拟报考的专业要求来选择,共有20种组合。

可报专业最多的组合是:物化史、物化地、物生史、物政史、物史地,可报专业超过99%;

可报专业最少的科目组合是传统的政史地。

其次高考形式和时间也改变了

考试时间上语文数学仍在6月份统考,英语改为平时考两次,取其中最高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其他选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学期高考前分期进行完。新高考语数外仍然满分是150分,其他三门成绩则根据学考成绩来折算,这样一来学业水平测试(即学考)就相当重要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样过关就行。

再次大学规划要提前考虑了

以前是等高考分数出来后再填报志愿、根据分数考虑大学和专业,而新高考则要求从高一开始就要考虑大学规划和所学专业了,因此各个高中今年要开设一门新的课程,那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课。

将来在志愿填报上也有很大变化,考生志愿由“专业+学校”组成,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表不超过80个专业志愿,这样一来,基本不会出现不得不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的情况了。

但是,这也给家长填报志愿带来了难度,因为没有数据可进行参照了。

最后上课形式发生改变了

以前是学生分好文理科之后,就在固定的教室里按照排好的课程表上课,学生是固定的,老师是流动的。

而新高考则正好相反,学生选的科目组合不固定,那就要采取“走班制”,也就是老师是固定的,学生是流动的。

但是,这也给学校的硬件和师资力量带来了更高的要求,没有那么多教室,师资力量怎么分配,这些都困扰着一些学校,现在学校领导们估计正在绞尽脑汁想办法呢。

总之,新高考来了,很多家长感觉是一头雾水,不明就里,其实不必担心,只要提前关注相应信息,学习相关的政策规定,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信息,做了个整理和大家分享,说得不太准确的地方,还请谅解,因为我也没有经历过新高考,下面是我搜集到的“选考科目可报的相关专业”,和大家分享一下。

当“新高一”遇上“新高考”,该怎样做好选择?

当“新高一”遇上“新高考”,该怎样做好选择?

当“新高一”遇上“新高考”,该怎样做好选择?

当“新高一”遇上“新高考”,该怎样做好选择?

当“新高一”遇上“新高考”,该怎样做好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