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沧青礁院前社竟大有来头、大美深藏,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一个小村庄竟拥有众多的闽南文化瑰宝:古厝建筑、两岸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传统历史故事……然而却一度因为城市建设而面临拆迁,受益“美丽厦门,共同缔造”战略化茧成蝶成为著名的闽台生态文化村,并上榜第三批“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这个小村庄便是海沧青礁村院前社。

海沧青礁院前社竟大有来头、大美深藏,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院前社地处厦门和漳州交界处,位于国家4A级景区青礁慈济东宫对面,是保生慈济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所在青礁村也是“开台王”颜思齐的故乡,至今仍是颜氏族群聚居的古村落。

院前社始建于北宋时期,从宋代山东颜回后裔的一个支系辗转迁徙来到青礁,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人文底蕴深厚,保存有大夫第、中宣第、颜氏家庙、学宅程等39座独具特色的古民居。

颜慥,先居泉郡之德化县,为青礁颜氏始祖。他是北宋恩贡,以德行文章名世。颜慥与蔡襄为金石之交。蔡颜两人读书西湖白莲院(西湖为当时漳州名胜),以文章道德相鼓励,而颜慥虽具才德,却累试不第,宋仁宗庆历年间(1042-1048年),蔡襄任漳州通判,举荐颜慥为漳州路教授(相当于今教育局长)。后来蔡襄迁升京官,颜慥遂隐居于青礁。当时闽南一带文教未兴,颜慥倡明道学,教授生徒,教化百姓。颜慥开青礁文化之先,“倡明道学”,重视教育,为颜氏家族的兴起奠定了牢固的文化基础。

从颜慥开基以来,青礁颜氏在宋代注重科举取士的有利环境中,禀承颜慥教授的遗风,纷纷走向科举的道路。根据《青礁颜氏家谱》记载,宋代青礁村共出18位进士,其中有的官至尚书、节度使等级。颜氏家族由科举致仕者在《海澄县志》等志书中随处可见,较有声望的历史人物就有颜师鲁、颜彻、颜振仲、颜唐臣、颜敏德等,缙绅辈出,为时人赞颂。颜氏家族由此兴起并声势显赫。

院前社颜厝有两座:一座系光绪十八年(1892年)所建,为二幢相连的二进式四合院,旧称“旧厝”,现在改名“大夫第”,位列院前7号;一座系清光绪壬寅年(1902年)所建,为三幢相连的二进式四合院,称“新厝”,位列院前25号。是厦门乡村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红砖古厝。

海沧青礁院前社竟大有来头、大美深藏,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颜厝的“大夫第”,为双曲燕尾脊,脊上的剪粘镶嵌至今完好。立面底部均为精雕的整块泉州白花岗岩,衬出稳重气派。前檐墙面的空斗砖砌富贵吉祥图案,案中为青斗石竖柱窗,整齐美观。墙檐彩塑彩绘,虽有的已破损,但仍鲜艳。护厝均为马鞍脊,山墙上的悬鱼饰和剪粘彩绘图案,表现闽南民居的特色,颇是精美。新厝的立面不使用空斗砖砌工艺,而是改用浮雕彩塑图画,画中的荷、梅、松、竹塑得颇为精美,增加了房屋的文化氛围。此外,其梁枋、月板、坐斗、垂花、斗拱等的雕刻工艺,颇为精细,表现了闽南工匠的高超手艺,其上的漆金有的至今发亮。主厝和护厝,全部用过水廊相通,从东到西,一字相连,十分气派。各家可自由来往,又各自独立,显示家族间亲密温馨的关系。

颜厝的主人颜嘉,祖上遗业无几,日用维艰,生有二个儿子,老二不幸早亡。老大颜民淳不甘落于人后,弃儒服贾,不惮关山之越,远渡南洋,奋志营求。在星洲的垅川等地辛勤奋斗,历30余年,有了积蓄,又到香港发展。回乡买田置房,到海沧镇开设当铺,见善好施,赈恤贫寒。并捐得

奉政大夫(大夫第名称的由来),赏戴花翎,赠授四品衔。

颜氏家庙崇恩堂风格古朴典雅却又气势恢弘,虽历经几百年岁月的洗礼,仍不失其壮观气势。门前两个“颜”字彩灯,高过膝盖的门槛,对开的两扇红门,雄伟的石鼓,足见颜氏祖上的显赫地位。崇恩堂内,对联“祖孙冢宰,父子卿相”尤为醒目。

院前社保留的这些古民居建造精良,保存完整,在海沧众多的古厝中可谓独具特色,美轮美奂。

海沧青礁院前社竟大有来头、大美深藏,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现如今的院前社,在保留村落红砖古厝和原本农村生态景观的基础上,通过传承原有的闽台历史文化,引进众多的台湾手作DIY产业,不仅将院前打造成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行动的典范社,更成为国内首个“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台味浓”的闽台生态文化村,成功入选了厦门新24景的候选名单。

除了游览闽南特色百年红砖古厝,在这里还可以体验农事,例如菜地租赁、绿色无公害蔬菜种植、药用植物种植观赏、亲手磨豆浆、垒土灶烤地瓜、烤土窑鸡。亲身体验台湾手工DIY,参加多种亲子活动,团队素质拓展等活动。

海沧青礁院前社竟大有来头、大美深藏,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院前社利用菜地质量好、种菜能手多、交通便利的优势,成立了济生缘合作社,通过置换、租赁等方式,将传统菜地改造为“城市菜地”。模仿网上“开心农场”的做法,通过认种、发展会员的形式进行租赁经营。租赁期间,合作社将为“地主”提供应季种植所需的全部种子﹑有机肥料﹑水及必要农具、工具,并提供现场种植技术指导和浇水、施肥、除草、除虫等菜园管理任务。三年来吸引了岛内外民众约20万人到院前休闲旅游,“认种”会员达300多名,农民从传统意义的种菜转变为休闲观光业者。

海沧青礁院前社竟大有来头、大美深藏,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村里请来了台湾大学社区营造专家李佩珍女士,在她的指导下对村容村貌、房前屋后进行规划、改造、提升,引进资金对村里闲置39栋闽南古厝进行修缮、改造,开发咖啡馆、民宿、私房菜、博物馆等文化旅游产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院前社全村动员,收集各种传统农具:犁、耙、风车、石磨,打造具有浓厚台味的“乡愁博物馆”。

海沧青礁院前社竟大有来头、大美深藏,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在院前社,台味浓是其最大的特色,不少台湾创业青年来此扎根。

位于村口的凤梨酥馆,是来自台湾的凤梨酥博士黄来裕创办,谁来都是一杯冬瓜茶、一块凤梨酥相迎。台湾“凤梨博士”从台湾引进技术及当地土凤梨,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台湾名产凤梨酥,游客不仅可以观摩凤梨的制作过程,还可以品尝到刚出炉的香甜凤梨酥。

海沧青礁院前社竟大有来头、大美深藏,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一幢幢古民居焕发出新的生机,大夫第成为社区书院国学讲坛的教室,每周末,院前社的孩童们在这里学习闽台童谣、手偶剧表演、手工制作、绘画等。书院墙上展示着各种闽台慈济文化及颜氏宗亲文化,这里已然成为一个乡愁展览馆。

海沧青礁院前社竟大有来头、大美深藏,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院前社【颜氏家训】

整密家风,重视教育。

君子处世,贵能益物。

君子风操,不拒白士。

窃人之美,甚于窃财。

欲壑难填,澹泊免灾。

治家之道,去奢崇俭。

修身守正,实至名归。

民生艰辛,切勿养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