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不是药神》当中可以看出,我们与倾家荡产的距离有多远?

前些日子,徐峥主演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好评如潮,剧中徐峥扮演的程勇是一名假药贩子,不过只是贩卖印度神油。可惜,程勇贩卖的印度神油一点都不神,剧中一老伯吃了竟然没用。于是,王传君饰演的白血病重症患者吕受益出马开始撺掇徐峥从印度带回仿制药“印度格列宁”,并开始私自贩卖,获取了暴利。期间,发生的一些事情就是情与法的无声较量,直到小黄毛的死,情与法的冲突达到了顶峰,影片的艺术效果也进入了高潮。徐峥其实也可以不选择贩卖假药,可是,儿子需要的200块钱球鞋从哪里弄?孩子的抚养权怎么争取?在剧中徐峥扮演的程勇一步一步走向违法之路的助手便是贫穷,贫穷不仅限制了穷人的想象力,而且会成为压垮穷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于是便出现了走私与贩卖“假药”。除此之外,剧中的那些白血病人仅仅因为一个简单的愿望——活着,便将自己与家人拖入了倾家荡产的地步。是啊,我们与倾家荡产的距离有多远?

从《我不是药神》当中可以看出,我们与倾家荡产的距离有多远?

其实,我们与倾家荡产的距离只需要生一场大病,比如说白血病等处于能治好但又治不好的疾病。当然,电影中的“药神”原有其人。也就是说,《我不是药神》中由徐峥扮演的主人公“程勇”是根据陆勇的真实故事改编的。据GQ杂志报道,34岁那年陆勇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吃了两年的瑞士格列宁,花了56.4万元。吃了两年的56.4万元瑞士格列宁,竟然需要56.4万元,这对于普通的一个农民家庭来说肯定是灭顶之灾。其实,对于中国西部的农民来说,他们每年种植农作物的收入大概是一年2万-3万块钱,也就是陆勇这样的医疗费用,他们得需要差不多28年才能赚回来,这期间你还得保证风调雨顺、庄稼取得大丰收。可惜,人世间的事情哪有那么美满?在这些孱弱的肩膀上面,还有一头白发的父母与嗷嗷待哺的儿女。其中,父母需要颐养天年,儿女需要接受教育。好在现在国家对于小学、初中学生学费进行免费,可是即使那样,小孩不需要吃饭穿衣吗?父母不需要生病吗?这些都需要考虑进去。所以说,中国西部农村的农民,尤其是家里的“顶梁柱”是万万不能生白血病这样的“富贵病”!毕竟,治不起,患病者也许只能在得了这种病以后慢慢等死了!

从《我不是药神》当中可以看出,我们与倾家荡产的距离有多远?

换而言之,城市的中产阶级就可以得这样的“富贵病”吗?也许不见得吧,两年花费56.4万元,一年大概就是花费28.2万元才能保住一条命!这样昂贵的医药费用,试问有几个城市中产阶级能承受得住?根据2017年城市平均工资水平表可以得出,北京的人均平均工资最高,人均工资9240元/月。如果假设一对夫妇均能拿到10000元/月的工资,那么两个人一年就能赚24万。24万还是可以,如果没病没灾,一家人可以过得较为顺畅。那么如果家里有一人患了白血病,两年的家庭收入供养白血病患者的医药费,也还是有点吃力,不得不动用家庭储蓄资金。但是,坐吃山空,吃老本总有吃尽的一天,整个家庭财政入不敷出,若是双方子女供养4个老人,一个子女,那就真的有点玩不转了。白血病患者的医药费,老人的抚养费,小孩的教育资金,加到一起,估计会摧毁很多中产阶级家庭,仅仅需要生一场病,我们就可以与倾家荡产咫尺之遥!

从《我不是药神》当中可以看出,我们与倾家荡产的距离有多远?

最后,如果资产上亿,那么就可以忽略因为一场“白血病”而倾家荡产。不得不说,钱不是个好东西,但有时候钱又是个好东西。至少,在某些方面来说,他可以让你远离“倾家荡产”的悲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