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的魏忠贤的另一面!

魏忠贤出身贫苦,多少对普通农民抱有同情,他掌权后大幅削减了农业税,农民的负担减轻了,基本能安居乐业。这一点,魏忠贤应该是被很多人感怀的,当时各地就兴起了建魏忠贤生祠的热潮。这种事情有官员们的趋炎附势,应该也有民意的诉求。

你所不知的魏忠贤的另一面!

因为魏忠贤给广大农民让利了,社会因而大体稳定,崇祯朝之前,就没有发生像样的农民起义。

大明已经运转了200余年,土地垄断、资本垄断严重,财富主要集中在官僚士大夫手中,这些人通过工商业、海上贸易攫取巨额利润却不用交税,可以说是特权阶级。国家机器的运转以及辽东战事都需要钱,于是魏忠贤拿富庶的江浙士族开刀了。

他大幅度提升了工商税与海税,说白了就是对士族们大幅课税。拔少数人的毛补天下之缺,财政收入有了新的着落,一时颇有海晏河清气象。

魏忠贤在辽东战事上主张扩张,用人还算得宜,袁崇焕就颇得魏忠贤器重。税改后每年岁入充足,军费拨付就能做到及时充足。当时辽东战事亦有起色,明军还打出了小高潮,努尔哈赤也被袁崇焕打死了。

但这一切给魏忠贤埋下了祸根,他把有钱人(基本都读书)和读书人(基本都有钱)得罪了。以清流自居的东林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与魏忠贤死磕,莫须有地攻击魏忠贤有不臣之心。别以为东林党人真有多么忠君爱国,看看他们在南明时期的表现就知道他们多是一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你所不知的魏忠贤的另一面!

孔尚任所著的《桃花扇》把东林党人的虚伪面目刻画得入木三分,几乎直言东林党人的操守还不如妓女。上图为赵宏本先生连环画名作《桃花扇》的封面。

魏忠贤与东林党的矛盾说到底就是权力之争与利益之争。东林党人得势后,立即废除了工商税与海税,加重了农业税。有钱人的利益保住了,农民却苦不堪言,待到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举事,大明一切皆不可为了。你所不知的魏忠贤的另一面!

明亡后,有许多明朝遗老开始怀念魏忠贤。有人就指出,如果魏忠贤还在,以他的杀伐果断,明朝断不至于覆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