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經濟:帶來動力,擴大就業,促進消費,經濟結構更加平衡發展

一場前所未有的商業革命,就這樣撲面而來。未來,這場商業革命還將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角落。

7月3日,國家發改委等八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該《意見》對分享經濟的定義、重要意義以及支持舉措都作了清晰闡述。可以預測,分享經濟的發展將面臨更友好的社會環境,我國很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個快速步入“無處不分享”的國家。

分享經濟:帶來動力,擴大就業,促進消費,經濟結構更加平衡發展

正如《意見》所說的,分享經濟在現階段主要表現為利用網絡信息技術,通過互聯網平臺將分散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的新型經濟形態。對於這個論斷,有兩個重點:首先,互聯網技術是分享經濟發展的基礎,比如,互聯網通信技術讓大家的聯繫沒有了時空的限制;其次,物聯網、實時定位、雲技術的發展,不僅可以準確定位和實時分享信息,還可以智能決策,提高了生產效率。

中國在信息技術領域的發展舉世矚目,這是我國一直以來大力倡導技術創新所積累的結果。

分享經濟:帶來動力,擴大就業,促進消費,經濟結構更加平衡發展

 把分享經濟定義為新型經濟業態的說法,也表明了政府的積極態度。為了加快我國企業轉型升級,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程,佔領未來發展的制高點,培育新型經濟業態的發展是重點之一。

在培育新經濟業態方面,政府一直不遺餘力。政府也認為分享經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新路子。

當然,分享經濟大都依託互聯網技術,信息安全是人們所最擔心的。今年6月1日,正式實施的《網絡安全法》將從國家立法的高度規範信息安全,保護個人隱私,為分享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社會環境。

根據《中國分享經濟發展報告2017》的統計,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分享經濟融資規模約1710億元,同比增長都超過100%,我國參與分享經濟活動的人數超過6億人,比上年增加1億人左右。

分享經濟:帶來動力,擴大就業,促進消費,經濟結構更加平衡發展

由此看來,分享經濟不僅為我國經濟轉型升級帶來動力,還有利於擴大就業,促進消費,有利於我國經濟結構更加平衡發展。

可以想見,在政府政策更加有力和有為之下,分享經濟的發展會加快其燎原之勢,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分享經濟:帶來動力,擴大就業,促進消費,經濟結構更加平衡發展

只有一種力量可以改變中國,那就是互聯網。互聯網掀起的下一個革命浪潮叫“分享經濟”。在分享經濟時代,所有的經濟理論必須推翻重建。

對於有朝氣、富於夢想的人是天然優勢。“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創業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終將在接力奮鬥中變為現實。”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亦是整個社會的期待。

 敢於有夢,因為分享經濟創業正當時。對於那些富有理想的人,理想體現目標追求,能夠決定人的發展高度;對於那些富有思想的人,思想體現思維水平,能夠決定人的發展廣度;對於那些富有創想的人,創想體現突破能力,能夠決定人的發展深度;不要怕失敗,最大優勢所在,能夠決定人的發展可持續度。投身時代的進步事業中,將自我價值與國家發展有機統一起來,就當敢於有夢。

分享經濟:帶來動力,擴大就業,促進消費,經濟結構更加平衡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