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顧著給孩子減負?老師同樣也需要減負

近日,在兩會記者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現在老師負擔很重,各種填表、各種考評、各種比賽、各種評估,壓得有些老師喘不過氣來。陳寶生呼籲,要把時間還給老師,學校要拒絕各種“表叔”“表哥”——拿著表來了,要填表,各種表,必要的表要填,現在是表太多了,基層把這個叫作“表叔”“表哥”。學校要拒絕它們,讓老師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學、備課充電、提高素質、提高質量。

陳寶生的呼籲道出了一線教師的心聲。國際經合組織(OECD)2016年2月公佈的教師教學國際調查結果(TALIS)項目顯示,上海初中教師每週工作時間為39.7小時,其中用於課堂教學的時間為13.8小時,佔工作時間的三分之一,遠低於國際平均值19.2小時。在大聲疾呼給學生“減負”的當下,也要給教師“減負”,要把時間還給老師,讓老師們有足夠的時間用於教學。

給老師“減負”先要把老師從雜事堆裡解放出來。雜事來自於系統內外,各級各類名目繁多的表格、競賽、活動等。文明餐飲、光盤行動要有數據,垃圾分類教育要有計劃、總結、圖片、照片等;為了做好安全工作,要督促家長上指定的網站學習安全知識,並將家長完成情況登記造冊上報……這些事務,有校內的,有校外的,有教育系統內的,有教育系統外的,只要和學生能沾上邊的,教師都必須應付。這些雜事,耗費了老師們大量的時間,使得一線教師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研究教學、備課充電、提高素質、提高質量。

給老師“減負”需要不斷完善有關教師培訓制度。導致教師沒有足夠時間用於教學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的老師在崗教研活動多、外出培訓多、各類評比多。不可否認,教研活動、業務培訓、各類評比對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教師頻繁外出培訓,正常的教學秩序受到影響,這不是教育應有的常態。

除了雜事多、培訓多之外,讓老師們不能安心教學的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檢查多。各種各樣的檢查評估接踵而至,使得教師把主要精力放在按照各級指令執行任務上。有的時候,為了一項檢查,要準備幾十個檔案盒,近百個指標資料,老師們少則要忙一兩個星期,多則要忙幾個月。

還學校一片寧靜教育的空間,給老師鬆綁,讓老師做純粹的教育,讓學生有一間安放安靜課桌的教室。然而,這些聲音很快就被淹沒在喧囂的滾滾大潮中。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一項需要心無旁騖、專心致志、持之以恆的事業。教育最怕被打擾、折騰。古人云,人能常清靜,天地皆悉歸。心靜則智生,智生則事成。教育工作者最需要的是寧靜、守恆,如果天天心浮氣躁,天天被與教育無關的雜事、煩事纏身,很難做到靜心教書、潛心育人。但願給教師“減負”的呼籲能切實得到有效解決,開啟新時代教師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新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