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局!小鸣单车与凯路仕到底谁坑了谁?谁来为12万债权人和500名三板投资者负责?

迷局!小鸣单车与凯路仕到底谁坑了谁?谁来为12万债权人和500名三板投资者负责?

风口上的飞猪,当风停了,也就摔死了。难怪有人说,猪只能是肥猪,成不了飞猪。

小鸣单车,曾有400万用户,累计收取8亿元押金,如今成了全国首例破产的共享单车,账上只有35万元,拖欠12万用户押金。

早在去年底,被曝出事后,小鸣单车原董事长邓永豪就一直在极力撇清与小鸣单车的关系,但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

邓永豪同时也是新三板公司凯路仕(430759.OC)的实控人。随着小鸣单车的破产,仅一年的时间,凯路仕从盈利9400万元到巨亏2.76亿元,业务停滞、发不出工资、资产存疑……

而据破产管理人调查,小鸣单车净资产负6700万,疑似通过关联交易、虚增单价转移资金种种,似乎也与邓永豪及其控制的公司有关……

迷局!小鸣单车与凯路仕到底谁坑了谁?谁来为12万债权人和500名三板投资者负责?
迷局!小鸣单车与凯路仕到底谁坑了谁?谁来为12万债权人和500名三板投资者负责?迷局!小鸣单车与凯路仕到底谁坑了谁?谁来为12万债权人和500名三板投资者负责?
迷局!小鸣单车与凯路仕到底谁坑了谁?谁来为12万债权人和500名三板投资者负责?

左右滑动查看(悦骑公司及小鸣单车的运营方)

邓永豪、小鸣单车、凯路仕,到底有无关联?谁牵连了谁?多方之间的利益纠葛尚无定论。

风停了,砸下重金的投资方,赌上身家的创业者、交付押金的用户,以及单车生产商,成了最后的买单者!

只是,小鸣单车的余震,还殃及了478名新三板的投资者。

/ 01 /

炸了!小鸣单车破产,

凯路仕从盈利9400万到巨亏2.76亿

其实早在2017年下半年,小鸣单车就已陷入困境。那段时间,正好是共享单车项目的密集死亡期,悟空单车、3Vbike、酷骑单车先后倒闭,美团收购摩拜的谈判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2018年3月,小鸣单车宣布进入破产程序;7月11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全国首例共享单车破产案的最新进展情况。

小鸣单车用户有效申报的债权共计118738笔,供应商申报的债权28笔,另外还有管理人核实的职工债权共计115笔,债权申报金额高达5540多万元

所谓破产,就意味着资不抵债。债权人的债权能兑现多少,就要看能从小鸣单车能找到多少钱、能变现多少钱了。

今日最新消息,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愿意回收全国的“小鸣单车”,有关回收的具体细节,殇在进一步磋商之中。但从目前一些有意收购方的整体报价情况来看,能收回的资金非常有限。

小鸣单车出事后,邓永豪和凯路仕就一直在极力撇清与它的关系,但似乎并没有那么容易。

6月29日,凯路仕"压线"披露了2017年年报,营收变化不大,但相比2016年9400万元的盈利,去年财报中2.76亿元的亏损尤其扎眼。

迷局!小鸣单车与凯路仕到底谁坑了谁?谁来为12万债权人和500名三板投资者负责?

不夸张的说,凯路仕爆的雷太大了。

而造成亏损的两大原因之一就是,公司对两家广州自行车生产商的应收账款收不回来了。这两家公司,广州震霆自行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震霆")和广州锋荣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锋荣"),均为小鸣单车的生产商,凯路仕给它们提供自行车零配件。

广州震霆和广州锋荣分别是凯路仕的第一大和第三大客户,凯路仕去年对这两家公司的销售额总共达到了1.6亿元,占到总营收的28%。

小鸣单车倒闭后,这两家上游企业也被连累,停产停业。凯路仕也因此一次就计提了5909.76万元的坏账准备。

正是这笔5909.76万元的坏账计提,和另外一笔2.59亿元的资产减值共同造成了凯路仕2.76亿的巨额亏损。

那笔受到市场诸多质疑的大额资产减值,似乎也与小鸣单车有着说不清的关系。

/ 02 /

"ALL IN"共享单车?

一年时间一地鸡毛

2017年,很多自行车厂商的命运因为共享单车改变了。

汹涌而至的单车订单,救活了很多传统自行车厂商。连富士康都没有置身事外,成了摩拜的代工厂。但是当潮水退去的时候,这些生产整车和零部件的代工厂,一夜之间又跌入了谷底。

迷局!小鸣单车与凯路仕到底谁坑了谁?谁来为12万债权人和500名三板投资者负责?

凯路仕是一家研发、设计、销售运动和休闲自行车的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境外。2016年,境外收入3.82亿元,占比达66.81%,境内收入为1.9亿,仅占33%。

但到了2017年,因为小鸣单车,收入结构彻底变了。境内收入达到3.29亿元,占比56.65%;境外收入则萎缩到2.52亿元,占比43.35%。

境内收入主要是面向小鸣单车的业务,2017年凯路仕第一大和第三大客户都是小鸣单车的代工厂,销售额分别达到8200万元和7800万元,占营收的28%。

从收入结构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凯路仕在抓到共享单车这个风口后变得有多激进。

小鸣单车成立于2016年7月,邓永豪10月便进场,领投了A轮1亿元融资,成为联合创始人和董事长,全面接手小鸣单车的管理。

当时南方日报报道"预计2017年凯路仕工厂要生产小鸣单车400万辆。"

作为凯路仕和小鸣单车的董事长,邓永豪一直被认为是小鸣单车的实控人,但邓永豪曾对媒体表示2017年6月已离开小鸣单

车,且凯路仕和小鸣单车一直没有业务往来,"凯路仕做铝合金碳纤维的车子,跟小鸣不是一个档次"。

迷局!小鸣单车与凯路仕到底谁坑了谁?谁来为12万债权人和500名三板投资者负责?

邓永豪和凯路仕的单车

而早前《南方都市报》采访原凯路仕管理人员张旭时,对方曾称"凯路仕旗下的广州震霆自行车有限公司曾参与小鸣单车生产,生产场地即为位于埔北路2号的厂房"。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2017年年报时,也发现广州震霆的生产车间与凯路仕的生产车间同在一栋楼内,且凯路仕的生产设备都是广州震霆在使用,双方并没有签订租赁协议,也没有支付费用。

因此认定为"疑似关联交易"。

迷局!小鸣单车与凯路仕到底谁坑了谁?谁来为12万债权人和500名三板投资者负责?

种种迹象表明,凯路仕与小鸣单车的关联,似乎比披露出来的要更紧密。

事实上,年报中最大的一个雷是"2.59亿的存货跌价准备"。2017年末公司的存货出现大额亏空,一下减值2.59亿元,具体原因公司一直没有披露。

存货包括原材料及成车,某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告诉读懂君,"这种情况不一定是库存消失了,可能盘点的时候,自行车或原材料,不值原来的价了。"

有投资人质疑称,这项大额减值是不是也与小鸣单车有关?毕竟只有共享单车的零部件不能通用,一旦下游的共享单车需求消失,这部分库存真的就变得不值什么钱了。

真相到底如何?

/ 03 /

谁来为小鸣单车12万债权人和凯路仕478名股东负责?

2016年,凯路仕还是一家净利润超9000万元的明星公司,仅一年时间,就沦落至此。

迷局!小鸣单车与凯路仕到底谁坑了谁?谁来为12万债权人和500名三板投资者负责?

很难想象,这是一度受到新三板市场热捧的公司凯路仕的现状

投资小鸣单车后,凯路仕的业务重心转向国内,邓永豪也频频质押股权,到处筹钱

过去一年来,邓永豪旗下企业已质押了其持有的大部分凯路仕股权,以下为5月29日主办券商披露的质押事项:

广州恒永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7.36%的股份,已经全部质押;广州市恒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0.02%的股份,已经全部质押;邓永豪持有公司3.01%的股份,已经质押1.97%。

算下来,邓永豪已经质押了直接和间接持有的59.35%的股份,占其持有公司股份的98.28%。

除了直接质押公司股权贷款,邓永豪还利用民间借贷筹钱。2017年5月11日向涂俊毅借款2000万元,用广州恒永实业持有的凯路仕1000万股作质押,旗下其他公司包括凯路仕提供担保。

2016年8月22日、2017年3月2日、2017年7月26日,邓永豪又向陈昊欣分别借款500万元、500万元和300万元,凯路仕承担连带担保责任。

目前部分质押贷款已经逾期,那些质押和担保成了已经开炸的雷,邓永豪很可能失去凯路仕的控制权,而他本人也已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的名单。

多方筹措而来的钱是不是被共享单车项目烧掉了,不得而知。但是,这些异常状况都是介入小鸣单车之后才出现的。

而早在去年11月,小鸣单车曝出用户押金被挪用,且直指邓永豪和凯路仕,随即凯路仕公告进行了否认澄清。但从今日"小鸣单车破产工作信息"发布的消息来看,一切尚无定论。

左右滑动查看(悦骑公司及小鸣单车的运营方)

据破产管理人调查,小鸣单车净资产负6700万,疑似通过关联交易、虚增单价转移资金,与广州锋荣的猫腻关联交易似乎也与邓永豪及其控制的公司有关……

小鸣单车的法人关斌表示,自己在悦骑公司及广州锋荣公司的职位,均为邓永豪安排的虚职;凯路仕的审计单位也表示无法判断凯路仕与广州锋荣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利益输送行为

迷局!小鸣单车与凯路仕到底谁坑了谁?谁来为12万债权人和500名三板投资者负责?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在这场共享单车的豪赌中输掉的,不光是破产的小鸣单车和其债权人,余震还殃及了大量新三板投资者。

因为前些年业绩一直高速成长,凯路仕颇受欢迎,完成过四轮定增,共融资2.57亿元。在二级市场也拥有不错的流动性,做市商数量高峰时曾达到22家,股东人数已经达到478名

"境内业务基本停滞、经营资金流紧张,不能按时发放员工工资,财务风险大",这是主办券商7月2日对凯路仕例行发布的风险提示。

问题是,小鸣单车与凯路仕到底谁坑了谁?谁来为小鸣单车12万债权人和凯路仕478名新三板投资者负责呢?

文 | 王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