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春節,躲在記憶里

柚都石城小磨坊,精雕細琢好文章!

關注柚石坊,回味老時光!

受人之約,撰寫春節主題文化評論,卻好像寫成了抒情性散文。

其實,對於春節,真是又喜歡又無奈。

難得放假空閒,總想在過年時,回老家尋找小時候的感覺,可以往往不能如願。如今,“我懂你,你懂我,我笑你,你笑我,我愛你,你不理我”的純樸溫馨,隨著歲月變遷,一去不復返了。

我知道,你也是這麼想的。

小時候的春節,躲在記憶裡,不肯出來,有點頑皮。

也許,某一天,那種感覺就回來了。

小时候的春节,躲在记忆里

過一個充滿文化味的春節

春節,無疑是中國人最具影響、最具情懷的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裡,數以億計的人們千里迢迢,往來奔徙,只為安放那漂泊躁動的心靈,慰藉那魂繞夢牽的鄉愁。

小时候的春节,躲在记忆里

錢包厚實了,年貨充足了,來往便利了,通訊便捷了,可依然有許多人反映:年味,越來越淡了。

幸福,從來不在於你現實中擁有了什麼,而在於你內心感受到了什麼。其實,所謂的年味,原本就是多元化的。只是現在的人們日常工作生活中疲於奔波勞累,倦了,乏了,生生地把“年”給快餐化、膚淺化成一個東方的“狂歡節”,漸漸地變得了無生趣了。

春節可以是熱鬧喜慶的,可以是溫馨祥和的,也可以是時興流行的。一個有意義的春節,應該是傳統與現代結合、文化與文明融合的春節。正確的過年方式,或許應該是這樣的。

小时候的春节,躲在记忆里

讓民俗醞釀自信。內心的滿足感來自於行動上自覺參與,寫福字、貼春聯、掛燈籠……只有放下紛繁的心緒沉浸到其中,你才能體會到愉悅。現在講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你可真正地仔細地聆聽過西安高腔?感受過常山喝彩歌謠?參加過九華立春祭?觀看過龍燈巡遊?這些非遺或形式優美,或氛圍喜慶,或祝福殷切,彰顯出我們傳統文化的巨大張力,這些曾經浸潤我們血液裡的文化基因,一定會給大家帶來無比的震撼和欣喜。

小时候的春节,躲在记忆里

讓溫馨溢滿家庭。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團聚,是春節文化的最重要的主題,春節也正是一個凝結家庭感情的大好時機。除夕夜的團圓飯,正月裡的拜年酒,傳統的祭祖儀式,現代的尋根之旅,新鮮的旅行過年……這裡面,是家庭親情的凝聚,是倫理道德的昇華。春節裡的孝老愛親,並非只是簡簡單單的一盒年禮、一個紅包、一個人影,而是撤下牌桌放下手機後,那微笑暖心的嘮嗑,那灶裡添柴的搭手,那猜拳呼號的溫馨……

小时候的春节,躲在记忆里

讓喜慶感染鄉鄰。年的味道,是臘肉掛滿樓房的繁華,是春聯映紅臉龐的喜慶。文化禮堂裡,咱們自己的“村晚”,帶著濃濃鄉土味的演員和節目,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盛大的“農民運動會”,不甘人後的競技比賽,是一場趣味十足的演出;“最美婆媳” “優秀青年”的公佈表彰,充滿著正能量,是一次移風易俗的教育……充實而快樂。慢慢地,人心暖起來了,氛圍熱起來了,感情親起來了。

小时候的春节,躲在记忆里

過一個充滿文化味的春節,你準備好了嗎?

攝影:肖斌 李志強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