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比大人更易中暑!這些祛暑良方,越早知道越好

最近兩週,全國各地開啟“燒烤”模式,持續的高溫好像要把人烤化了。


寶寶比大人更易中暑!這些祛暑良方,越早知道越好

在這種天氣下,連我們大人都很容易中暑,更何況是體溫調節能力相對較差的寶寶呢?so,學會正確防治中暑的方法,就顯得非常關鍵了!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預防寶寶中暑的那些事。

1

咋個就中暑了?

正常情況下,人體體溫維持在36~37℃,這是在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的“指揮”下,人體的產熱和散熱保持在相對平衡的狀態。

在高溫暑熱天氣,外界氣溫很容易超過38℃,遠高於我們的體表溫度,人體散熱就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一旦散熱和產熱的平衡被打破,體溫不斷升高就成了中暑的前奏。

接下來人體會大量出汗,也就是脫水的過程;在丟失大量水分的同時,還會失去很多鹽分,導致電解質紊亂。當體溫調節中樞失控後,人就會出現暈厥乏力、神志不清等中暑的表現。

相較於成人,寶寶天性活潑好動、精力旺盛,但體溫調節功能發育尚不完善,在高溫和悶熱天氣的“強強聯手”下,更容易發生中暑。

2

別把這些中暑症狀當感冒

很多家長認為只有在室外暴曬才會中暑,其實不盡然。如果房間密不透風,沒有空氣對流,或者給寶寶穿裹的過多過厚,亦或是長時間讓寶寶躺在嬰兒車內,導致寶寶背部等部位的熱量不能很快散出,也會導致中暑。

所以,當寶寶在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疼、發熱等症狀時,千萬不要盲目的認為寶寶就是感冒了。

那怎麼知道寶寶是不是中暑呢?我們來了解下中暑的症狀。

中暑分為三種情況:

1)先兆中暑: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體溫正常或稍高;

2)輕度中暑:除了上述症狀外,出現面色潮紅或蒼白、大汗、皮膚灼熱或溼冷、血壓下降、脈搏細弱、心率增快,體溫超過38°C;

3)重度中暑:除了上述症狀外,出現肌肉痙攣、暈厥、昏迷或高熱(體溫可超過40°C)。

毫不誇張地說,中暑如不及時處理,真的可能危及生命!

3

中暑了怎麼辦?
寶寶比大人更易中暑!這些祛暑良方,越早知道越好

中暑的正確急救方法:

1)迅速帶寶寶離開高溫環境,轉移到陰涼通風處;

2)讓寶寶平臥,並解開他的衣釦,脫去或者是鬆開他的衣服,以便於他儘快散熱,同時要注意保持寶寶呼吸道的通暢。如果寶寶出汗很多,要及時給他更換乾衣服;

3)用溼毛巾冷敷寶寶的頭部、頸部兩側、雙側腋窩、腹股溝部及大腿內側等部位,或者為寶寶洗溫水澡。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打開電扇或空調來幫助寶寶散熱,但切記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向寶寶;

4)如果經過上述處理,寶寶還是有發燒、噁心、嘔吐等症狀,但精神狀態還不錯,我們可以給寶寶服用藿香正氣口服液、十滴水或人丹等中藥;

5)如果經過上述處理,寶寶的情況還沒有好轉,或者持續加重,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

寶寶中暑了,這幾件事千萬不要做!

誤區一、服用退燒藥降溫

寶寶中暑後一般不用退熱藥,只有在高熱不退或者伴有急性感染的情況下才可以使用,但用量不宜過大,且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誤區二、稍作休息就繼續外出活動

很容易再次出現中暑的情況。

誤區三、吃生冷瓜果、油膩食物

這麼做可能會加重寶寶胃腸道負擔,引起消化不良,腹瀉、腹痛等症狀。

4

這麼做才能不中暑!

1、合理安排外出時間

首先高溫期間,不要長時間在戶外運動。如果要外出,應安排好時間。通常情況下,上午10點~下午2點之間是一天中氣溫比較高的時段,這段時間儘量不要帶寶寶外出。

2、衣著要舒適、透氣

穿著應選擇面料透氣性好的衣服,另外,寶寶穿衣量不要太多,跟大人的一樣就好。外出時,要做好太陽鏡、太陽帽、防曬霜等防曬保護。

3、適當給寶寶補充水分

夏天天氣炎熱,寶寶天性好動,易出汗,要及時給寶寶適當喝水,而不是等到口渴了才喝。

如果寶寶不愛喝水怎麼辦?不妨在水裡叫點“料”,比如給寶寶喝淡鹽水、酸梅湯、綠豆湯等清熱祛暑的“佳飲”。

4、飲食清淡,並保證蛋白質、鈣的攝入

要多吃清淡食物,多吃含水量高的瓜茄類等果蔬。少吃過於油膩的食物,比如肉湯、雞湯等,脂肪含量高、不易消化、會增加胃腸負擔,不僅不能解暑,還會因增加熱量攝入而“越喝越熱”。

此外,由於高溫會增加體內蛋白質的分解,而大量出汗會讓鈣的丟失增加,因此平時還要給寶寶適當多吃些奶製品、蛋類、瘦肉、魚蝦、豆製品等富含優質蛋白質和鈣的食物。

5、適當午睡,保證充足睡眠

夏天晝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更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部分都得到充分的休息,是預防中暑的措施之一。

6、給寶寶勤洗澡

如果條件允許,夏天可以每天都給寶寶洗澡,減少暑熱的同時,也能預防痱子等皮膚問題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