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乃祛病健身之「良方」

散步乃祛病健身之“良方”

李玉華,張波,解放軍306醫院,中醫科

散步是體育健身中最簡便易行的運動。在我國民間有許多諺語指出散步與健康的關係,如人們常說:"要長壽,多舉步","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沒事常走路,不用進藥鋪"等,可見散步是古今長壽的妙法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步行是最好的運動。這也是對步行良性作用的充分肯定與認可。

散步的確是人們應該選擇的最佳運動,步行的好處有很多,它可以調節身體,增強入體的心肺功能,增強肌肉、骨骼的力量,可以緩解人的緊張情緒,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從而達到祛病防病的目的。

散步乃祛病健身之“良方”

散步應掌握的要領

1. 散步的要求:散步前要讓全身放鬆,首先適當地活動一下肢體,調勻呼吸,平靜而和緩,然後再從容展步。若身體拘束緊張,動作必僵滯而不協調,影響肌肉和關節的活動,則達不到鍛鍊的目的。散步時步履宜輕鬆,狀如閒庭信步,周身氣血方可調達平和、百脈流通。悠閒的情緒、愉快的心情,不僅能提高散步的興趣,對養生來說也非常重要。散步宜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做到形勞而不倦,勿令氣乏喘籲,年老體弱者尤應注意這一點。

2. 散步的速度:(1)快步;每分鐘約行120步。長期快步走,能興奮大腦,振奮精神;使下股嬌健有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快步並不等於疾走,只是比緩步的步履速度稍微快一點。(2)緩步:每分鐘約70步。緩步可使人穩定情緒,緩解疲勞,同時也有健脾胃、助消化的作用。這種散步方式適合年老體弱者最為合適。(3)逍遙步:這是一種且走且停、且快且慢散步方式,行走一段距離停下來稍作休息繼而再走。或快走一段,再緩走一段。這種走走停停、快慢相間的散步,適用於病後康復和體弱多病的人。另外,步行運動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一日的適動量不得少於1000步,根據不同的身體狀況及年齡,可以選擇不同的步行速度。步行過程中要抬頭、挺胸、收腹,兩手放鬆擺動,腳跟著地要實。

散步乃祛病健身之“良方”

3. 散步的時間: (1)食後散步:飯後散步能健牌消食,延年益壽。(2)清晨散步:早晨起床後,或在庭院之中,或在林前大道等空氣清新、四周寧靜的地方散步,有益於養生。由於清晨溫度較低,所以要注意增添衣物。(3)春月散步:在初春的清晨早起散步行走,是適應時令特點的有效養生方法,因為春天是萬物爭榮的季節,人亦應隨春生之勢而動。(4)睡前散步:《紫巖隱書》雲"每夜欲睡時,繞室行千步,始就枕"。這是因為"善行則身勞,勞則思息",睡前散步有助於睡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