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寶的英雄落魄路 是敗在政治 還是敗給了技術

夏日炎炎特工準備去買瓶飲料解解暑,看到貨架上琳琅滿目的飲品,正在耐心挑選之時,卻被眼前的健力寶深深吸引,原來健力寶還存在呢,這麼多年沒喝了還以為早就倒閉了呢,於是乎買了一瓶嚐嚐,不只是自己的嘴叼了,還是真的是品質不如以前了,口感酎時沒有了兒時回憶的美味。

健力寶的英雄落魄路 是敗在政治 還是敗給了技術

記得孩提時代的我要有在過年時才能喝到健力寶,健力寶可以說是當時飲料界的number one,健力寶在巔峰時期,為它發家的三水市貢獻了 50% 的稅收,養活了半座城市,時任市委書記曾說:三水人每發 100 元,就有 46 元來自健力寶。1994 年,健力寶的創始人李經緯花 500 萬美元買下帝國大廈一整層,設立了紐約辦事處,當時他告訴美國記者:在中國,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加起來賣得都沒有我多。

健力寶的英雄落魄路 是敗在政治 還是敗給了技術

曾經的英雄就這樣落魄了,現在的健力寶再也沒有那種自信與底氣,這個 " 民族品牌 " 被擠到邊角,不再主流。

讓文明看看靠奧運會迅速崛起的民族品牌,如何走入窮途坡路

健力寶的英雄落魄路 是敗在政治 還是敗給了技術

神奇的 " 東方魔水 "健力寶成立於 1984 年,這一年,聯想、海爾、萬科等公司相繼創立,誕生了許多 " 中國標杆性企業 "。而健力寶,是當時熠熠生輝的一顆明星。因為在上個世紀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健力寶一直是中國飲料市場上知名度最高的品牌。這一切要從那年的奧運會說起,1984 年,第 23 屆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中國射擊運動員許海峰實現了奧運金牌 " 零的突破 "。中國前所未有的奪得了 15 枚金牌,創始人李經緯很巧妙的將健力寶定位在 " 運動飲品 " 上,贏得了那年奧運會飲品的贊助權,在休息間隙,運動員都會喝一款色澤光亮的飲品,就是最初的健力寶。

就這樣健力寶的銷量直上雲霄,1984 年,健力寶銷售額為 345 萬元 ;1985 年則達到了 1650 萬元 ;1986 年達到 1.3 億元 ;1988 年達到 3.24 億元。

三水因三條江而得名,而 90 年代當地人給了新的詮釋:水稻、水泥和魔水健力寶。

健力寶不僅是三水人的驕傲,更是一代人的記憶,90 年代,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剛來到中國時,健力寶還不曾受到衝擊,反而還漂洋過海去了美國,成立了分公司,打出佔據美國市場的口號,還花大價錢買下了紐約帝國大廈 1000 多平方米的辦公室。

鼎盛時,李經緯還讓可口可樂的廠商為健力寶代加工。

五次易主,兩任掌舵人身陷囹圄,

健力寶,時也命也

1997 年,健力寶的銷售額突破了 50 億大關,達到了健力寶曆史的高峰。

1997 年,38 層的健力寶大廈在廣州落成,李經緯計劃把公總部從三水遷至廣州,並啟動上市計劃。

但是,也就是這一年,李經緯與三水政府的關係嚴重惡化,三水政府怎麼可能放棄這麼大一棵 " 搖錢樹 "?

因此,在三水市政府的阻撓之下,李經緯不得不放棄上市計劃,錯過了這個時機,健力寶的命運從此被改寫。

2001 年,健力寶啟動改制,三水政府決定賣掉健力寶,可健力寶就像李經緯的孩子一樣,怎可能拱手讓給他人?但李經緯一時也拿不出那麼多資金用於收購。於是,他向三水市政府提出 4.5 億元 3 年分期付款的收購方案。

三水政府沒耐心等李經緯籌錢,2002 年賣給了浙江國投,張海成為實際控制人。

健力寶的英雄落魄路 是敗在政治 還是敗給了技術

失去健力寶的李經緯

賣身之後,健力寶沒過上一天消停的日子。

張海這個人,接盤健力寶之後,大刀闊斧的一通亂改,一步步把健力寶 " 金字招牌 " 給毀了。

他看不起健力寶這個 " 老土 " 的品牌,放棄掉了城鎮市場一頭扎進一線城市,當時北京上海已經擁擠著眾多的跨國品牌,競爭空前激烈。而健力寶愣頭青一樣扎進這片光鮮而又慘烈的 " 紅海 ",能有什麼好的結局?

除此之外,張海操盤下的健力寶,營銷渠道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辭去了八成營銷老員工,為了學習可口可樂的營銷套路,對渠道和市場進行精細化管理。

這樣,營銷隊伍一下子從原來的 500 多人擴充到 6000 多人,營銷成本陡增數倍。許多新手像蜜蜂一樣地奔赴全國市場,除了賣力地張貼海報、安裝涼篷之外,百無一用。

當然,為了追求轟動效應,張海還沒少在廣告上投錢。廣告資金揮霍得太快,收到的成效反而不比當年的 " 奧運魔水 "。

2004 年,張海被強行擼下臺,並且在次年的 3 月,因涉嫌職務侵佔罪、挪用資金罪被刑拘。

健力寶的英雄落魄路 是敗在政治 還是敗給了技術

接著 2005 年,統一集團收購健力寶貿易公司,獲得健力寶品牌。

賣身給統一之後,健力寶的營收逐年下滑,一點好轉的跡象都沒有。據工商資料顯示,2013 年至 2015 年期間,健力寶貿易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約為 19.33 億元、17.85 億元和 16.82 億元。

2016 年,統一集團宣佈將佛山市三水健力寶貿易有限公司 100% 的股權以 9.5 億元的價格出售給廣東健力寶集團,實現了對健力寶的 " 大撒手 "。

而廣東健力寶集團的 9.5 億元提供者,正是其背後的央企中信集團旗下的醇信資本。

5 次易手,健力寶這一老牌 " 民族飲料 " 的經歷確實坎坷和厚重。而當年一手創辦健力寶的李經緯,結局也是相當悽慘。

2011 年 11 月,佛山中院一審判決,李經緯貪汙罪成立,判有期徒刑 15 年,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 15 萬元。

那時,李經緯早已一蹶不振,在病榻上多年,2013 年 4 月 22 日,李經緯病逝,從未認罪。

背靠 " 中信系 " 謀求上市,

是風燭殘年,還是老當益壯?

在中信集團旗下的醇信資本入住之後,為了提振渠道和提升經銷商們的信心,健力寶重啟了上市的工作。

上次健力寶謀求上市,還是一個正當年的 " 壯漢 ",時隔 20 多年,經歷了多次改制和易主的健力寶已不再是當初的 " 東方魔水 ",像極了一個風燭殘年的 " 老爺爺 "。

近幾年,健力寶不論在品牌塑造,還是渠道運營上,都跟不上年輕人的步伐,儘管健力寶也在嘗試通過加強推廣和多元化來重振企業士氣。

如今,在健力寶的官網上產品介紹主要 9 個,分別是健力寶、第五季、妙泡、爆果汽、香草冰淇淋、元動力、健力寶天然水、休閒食品、荔枝風味飲料。

健力寶的英雄落魄路 是敗在政治 還是敗給了技術

但是健力寶旗下的這幾款飲料在市場上表現平平。

時代造就英雄,但那是很多的大企業都是國企,由於管理制度等問題,註定了它成為一個時代的犧牲品,然而現在的健力寶能否憑藉著情懷繼續生存乃至壯大還要看技術改革的創新,最終群眾看到的還是產品的質量,希望這個民族品牌能夠再創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