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2400億的航母,第一次出海就被美軍魚雷擊沉,所有人全部遇難


美國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美軍航母的先進性不僅僅體現在技術的領先上,而且基本結構也是也是花了大力氣,通過對廢棄航母的抗毀試驗,美軍獲得了很多第一手資料並把它應用到下一代航母的建造中。

航母最大的航行能力就是在軍艦進水後還是能夠迅速的進行迅速的補救措施,來維持航行的穩定,而且尼米茲還具備一些儲備彈藥和裝備的儲存空間,還有鋼板進行防禦,整體的作戰水平很高,防護能力在其他國家作戰水平的3倍以上

二戰後期,為了躲避美軍空襲,日本打算把信濃號航母從橫須賀港開到防空火力更密集的吳港避避風頭。總計2500多人奉命出發,離開東京灣,開始了它的處女航。在航行中,信濃號採取了嚴格的保密措施,還進行了燈火管制,但即使是如此隱蔽的行動,依然被美軍一艘名叫射水魚號的潛艇發現。


日本的航母經過數次海戰之後,幾乎消耗殆盡。正在建造中的信濃號航母,是一艘排水量高達71890噸的巨型航母,裝有12座主鍋爐,四臺蒸汽輪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信濃號的飛行甲板鋪裝了75毫米厚的裝甲,同時還覆蓋了200毫米厚的鋼骨水泥層,僅僅是加裝的防護裝甲就消耗了1.7萬噸鋼材,可謂是堅不可摧。

1944年11月19日,航母下水試航,11月27日,滿載2500多人的這艘航母就匆匆結束了試航,投入到了海上戰場使用。還不到20小時,這艘航母就被美國一艘潛艇盯上了,一個貓抓老鼠的好戲就此上演。

1944年11月28日凌晨,被美軍魚雷擊中的日本航母失去了全部動力。10時18分,阿部俊雄大佐下令棄艦,同時3艘驅逐艦開始轉移“信濃號”艦員。三十分鐘後,信濃沉沒,“信濃號”的2515名船員只有1080名被救,有1435人喪生。

它被四條魚雷命中,由於此時信濃號實際上處於未建造完成的狀態,因此存在著大量問題,菜鳥損管隊員像無頭蒼蠅般在甲板上跑來跑去。到了上午10點37分,艦長下令棄艦,20分鐘之內這艘鉅艦就沉入了海底,此時距離它出港僅僅過去了17小時!

造成1400人當成喪命,成為了世界上壽命最短的航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