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领取社保集中认证 大伙以后不用那么累啦

社会保险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近期,“九旬老人社保年审,家人抬着爬上三楼”的新闻引发争议,针对领取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工作不够人性化的问题,人社部要求,全面取消领取社保待遇资格集中认证,构建以信息比对为主,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与远程认证服务相结合的认证服务模式,“寓认证于无形”,不再要求参保人在规定时段到指定地点进行集中认证,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目前,各地均已抓紧组织实施,全面停止了集中认证工作。

取消领取社保集中认证 大伙以后不用那么累啦

记者韩秉志报道: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7月3日召开系统行风建设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彻底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无谓证明,做到人社系统对外办理事项底数清、情况明、有依据。

会议强调,要按照“正行风、树新风,打造群众满意的人社服务”的要求,以信息化为支撑,抓住清权、减权、晒权、制权4个环节,治痛点、疏堵点,规范标准流程,提高能力素质,考核督查倒逼,切实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要切实精简流程、优化服务,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行风建设不变形不走样。

延伸阅读:社保认证是什么?退休后还要每年都认证?

社保认证是指生存认证。

国家规定退休人员每年到当地的社保局进行一次生存认证,即证明领取养老金的老年居民还健在、符合继续领取养老金的条件。国家规定凡是在社保领取养老金的企、事业退休人员及生活补助人员每年都要到当地的社保局进行至少一次的生存认证;其目的在于堵住养老金流失的"黑洞",避免冒领养老金行为的发生。

认证实行常年认证,每12个月办理一次认证,超期未认证暂停发放待遇,补认证后的次月25日左右恢复并补发待遇。

社保认证方法有:

1、现场认证。人在本地的、身体健康行动方便的人员亲自到指定机关处所当面拍照、填表、签字。

2、上门认证。人在本地的、卧床住院病人由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3、异地认证。人不在本地在外地子女处长期居住的,由原地认证部门(人事局、社保局等)发函委托居住地相关部门现场认证后资料回寄。

4、视频认证。这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方法,适用于人在外地(国外或国内)人员,在视频过程中通过对话、拍照、录相进行认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