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航香港航班機組吸菸早有先例?細思恐極的CA106

最近這段時間國航真是不太平,前兩天剛發生深航飛機降落滑出跑道的事兒,這不是香港-大連的航班又出現了氧氣面罩脫落事件。

有一種傳聞,是機組在飛行的過程中抽菸,誤把兩個組件當成再循環風扇關掉導致座艙釋壓所致。

国航香港航班机组吸烟早有先例?细思恐极的CA106

當然對於事情的真相國航目前並沒有說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只是給出了回應:針對7月10日CA106香港到大連航班發生的氧氣面罩脫落事件,目前機組正在接受民航局相關部門的調查,如果調查發現機組存在違章違規行為,公司將以零容忍的態度對責任人嚴肅處理。

雖然我不抽菸,但我也能理解菸民的痛苦。細想一下,如果機組裡面有煙癮比較大的朋友,要是一直不能抽菸的話, 可能還真對飛行安全有一些影響。

試想一下,一個幾十年的老菸民,突然一下禁止在駕駛艙吸菸了,在工作了6、7個小時之後,你所乘坐的航班的飛行員在焦慮,易怒,心煩,焦躁,甚至伴有腸胃不適和關節痛的情況下落地。


要不還是給大哥點一根兒吧……

我隨便找了一張飛機駕駛艙的照片,國航的空客A319,這應該沒有點菸器吧?前兩天還有群友跟我槓說機組可以在駕駛艙抽菸的。我沒開過飛機,所以也不太懂……

国航香港航班机组吸烟早有先例?细思恐极的CA106

那如果沒有點菸器,他們是怎麼點菸的呢?我腦洞了一下,可能是因為飛上天以後陽光比較好,在自動巡航的時候,機組可能會使用折射現象,採用光線通過放大鏡聚焦加熱物體的原理,點燃香菸。

不過這應該不可能,飛行的過程中應該是需要避免明火的吧。也可能他們抽的是電子眼?由於不是菸民,無法把自己帶入到相應的環境中,我只能這樣瞎猜一下。

相對來說,這兩年國航的安全記錄保持的比較好,所以可能產生了麻痺大意的情況。只是這次連續兩次事件的出現,會給國航的相關管理人員敲響警鐘。相比於這次的吸菸事件,經常被人吐槽的穿著國航制服的空乘經常會在外站免稅店大肆代購的事兒,其實也就顯得平淡無奇了。

国航香港航班机组吸烟早有先例?细思恐极的CA106

6月2日一班從香港飛往北京的中國國際航空公司航班,懷疑有人在駕駛艙吸菸。後來空姐向投訴者道歉並指會調查事件。有乘客質疑為何有人可用明火在空中點火吸菸,指相關舉動很危險。


當時在航班坐頭等艙的一名男乘客表示,在6月2日他在從香港前往北京的CA108航班上,他與其餘3名乘客在起飛10分鐘後聞到濃烈煙味。於是他和另一名乘客向乘務員查詢,乘務員兩度進入駕駛室後,向他們道歉。他們致歉後不停勸乘客別把事情搞大。


該名男乘客表示,乘務員答應事件抵京後會通報公司處理和調查。因此包括該名男乘客在內的4名乘客都填寫了“客艙安全報告書”。他們認為乘務員態度誠懇,故本著剋制態度等待結果。

國航香港航班機組吸菸早有先例?細思恐極的CA106

他又說,事後與當時坐在他後方,一名經常搭乘國航來往京港兩地的乘客聊天。該乘客向他表示,就有人在來往京港航班上吸菸,他已先後向國航投訴達8次


其中一名投訴者日前收到國航回覆,指煙味是“飛機受潮起飛時氣流流出”所致。投訴者表示國航敷衍他們,又認為機上禁菸眾所周知,質疑禁菸條例是否形同虛設。該投訴者又說:“飛機裡唯一能抽菸又不會引起警報聲響的就是駕駛室了吧!”

注意一下兩起事件的關聯性,從香港出港的航班。難道從香港出港,可以在駕駛艙裡面抽菸了?

国航香港航班机组吸烟早有先例?细思恐极的CA106

對於這起事件,民航東北局迅速成立調查組,於第一時間開展調查。調查組對飛機狀態進行了檢查,對相關數據和資料進行了封存,對機組成員進行了調查筆錄。

目前,東北局已將飛機的飛行數據記錄器(FDR)和駕駛艙語音記錄器(CVR)送往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進行譯碼分析,後續將依據分析結果,進一步展開深入調查。

不過搜索了一些資料,發現一個問題,對於駕駛艙,之前一直沒有明確的禁菸規定,而2017年的規定中,其實也有一個兩年多的緩衝期。

国航香港航班机组吸烟早有先例?细思恐极的CA106

但細思極恐的是,錯關空調組件導致座艙釋壓,隨後,機組以增壓系統故障為由宣佈MAYDAY緊急下降。在下降階段,機組還與緊急避讓的相對飛行航班VPCJY(杭州-香港)觸發RA警報。VPCJY在避讓過程中兩機最小水平間隔約6KM,高度差約100米。

国航香港航班机组吸烟早有先例?细思恐极的CA106

這次的事件看幾個關鍵詞:想抽菸,所以調整風扇排風,結果按錯,導致失壓,嚇個半死,險些空中相撞。差點又是一部《空中浩劫》……

1982年,在中國的某班次航班上,有乘客把菸頭落在了座椅的空隙裡,造成火災,25人死亡,次年,中國的航班全面禁菸,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在飛機上全面禁菸的國家。不過駕駛艙抽菸的事兒,就像上面的文件中顯示的一樣,潛規則,沒有全面執行,也不好取證。

其實抽菸也好,誤操作也罷,這次最大的問題是,氧氣面罩都掉下了,又爬上去接著飛,萬一真的遇到意外,10分鐘的備用氧氣已經耗盡,怎麼辦?

出了這樣的事情,以後我們是不是需要儘量避免搭乘國航的航班呢?

  • 2017年6月,從法國巴黎飛往中國昆明的東航MU774航班在飛行途中突遇氣流顛簸,經初步核實機上旅客有26人受傷。

  • 2月25日,從廣州白雲機場飛往上海虹橋的CZ3539次航班,在登機過程中,一名已登機旅客所攜帶的行李,在行李架內冒煙並出現明火。

寫在最後

只能說,每家航空公司都有做的不夠完善的地方,這次是國航趕上了。相比於國外的航空公司來說,國內的幾個航空公司都還湊活。相信國航這次事件之後,整個民航行業也會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提升到一個新臺階。

願大家每次出行,都平安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