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尽青春付笛箫赠与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的玉屏箫笛制作师姚茂顺小记

穷尽青春付笛箫赠与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的玉屏箫笛制作师姚茂顺小记

玉屏箫笛为传统“贵州三宝”之一,是中国著名的传统竹管乐器,以音色清越、雕刻精致而著称。姚茂顺这次制作的这套箫笛珍品,选用五年以上、千里挑一的紫竹作为竹材,箫选用九节竹,这在以前非贵为“九五至尊”的皇室不能使用。微雕工艺,选用象征崇高吉祥的龙凤图案精琢细刻,箫为“九凤朝阳”,笛为“九龙戏珠”。音质音色,姚师傅使出看家本领精心调试,做到了最佳。此外,姚师傅还将吟笛咏箫的唐诗选刻在了箫笛上。一箫一笛,充满众多中国元素,中国传统工艺、传统器乐、传统文化,融为一体。箫笛声起,怀古追昔,诗情画意油然而生:“谁家吹笛画楼中,断续声随断续风”;“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姚茂顺生于1976年,15岁开始跟随爷爷学习箫笛制作,爷爷姚本林是那时玉屏的知名箫笛艺人。一开始爷爷并不支持孙子做这一行,觉得既辛苦又不挣钱。但姚茂顺当时深深地迷上了箫笛,一天不吹箫弄笛就觉得浑身难受,有时还逃课回家练手艺。早上,姚茂顺很早就起床,一边放牛一边坐在草地上吹箫,晚上,为了研习雕刻技艺,经常一做就到凌晨。“当时还没有槽刀,用单刀雕刻常常把自己的大拇指戳得皮开肉绽。”看着自己磨出厚厚老茧的左手大母指,姚茂顺回忆道。三年后,18岁的姚茂顺已可以独立完成单支箫笛的制作。从此,姚茂顺就一直在箫笛制作上,用青春,追求着自己儿时酷爱的梦想,执着坚韧,精益求精。

制作箫笛要经过70多道工序,主要有选材、烘烤、校直、打孔、上漆、雕刻等。姚茂顺说,做箫笛最难的是打孔,要计算音孔距离的比例,这关系到箫笛的音准、音色 、音质,还要具备相当水平的箫笛演奏和音乐鉴赏能力。“音不准,什么都是废的。”姚茂顺说。再就是雕刻,须具有一定的书法和绘画功底,非多年勤学苦练难以有所成就。姚茂顺小时跟爷爷学艺主要是磨练雕刻手艺。2001年,姚茂顺到江苏省扬中市,师从上海民族乐器厂厂长、国家高级工艺师常敦明深造。“那一段,我对箫笛制作音准、音色、音质的把握有了质的飞跃。”姚茂顺说。

姚茂顺的家是一栋约300平米的四层小楼,一楼安装机床,上边供生活起居。三楼客厅,安置沙发、茶几的地方被摆放箫笛竹材、漆料、成品与半成品的竹板床取而代之,窗户边是一张老旧的抽屉桌,桌上放着槽刀、单刀等雕刻工具和一本王羲之的书法集,桌上的电脑用于对外联系和获取外界信息。这个家,与其说是家,不如说是一间箫笛作坊。

一年365天,姚茂顺不分周末节假,几乎每天都耗在箫笛上。平时吃穿没什么讲究,没什么嗜好,闲暇就喜欢研究一下书法,为的也是长箫笛雕刻的本事。除了箫笛,姚茂顺心无旁骛。

“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不觉得苦吗?”记者问。姚茂顺回答,每天从早上起床到晚上上床睡觉,满脑子都在琢磨怎样做箫笛,干活很享受,所以谈不上“坚持”,更没有觉得“苦”。 姚茂顺说,平时邻居因为连续几天看不到他,还以为他经常出差,其实他哪也没去,一直“宅”在家里做箫笛。

“我就是纯粹喜欢做箫笛,能做多好做多好,能做更好做更好。”3月16日,姚茂顺接受记者QQ采访时说。在玉屏,老一辈箫笛制作师,要么善于调音,要么擅长雕刻,如今的姚茂顺,两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理想的平衡。这,就是张维良教授选中他制作走进伦敦唐宁街10号箫笛的原因。

“姚师傅制作的这一对箫笛,工艺和音准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特别是微雕工艺,狭小空间雕刻出活灵活现的九龙九凤,的确让人惊叹。”张维良教授接受电话采访时告诉记者。

中国新闻社发 记者:羲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