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羅伯健 讓藏品活起來

热点|罗伯健 让藏品活起来

本刊記者 王中鴻

2017年11月6日,中國收藏家協會第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換屆選舉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收藏界的會員代表近120餘人出席了會議。大會經過採取無記名等額投票方式,羅伯健連任新一屆會長。

羅伯健在致辭時代表中國收藏家協會新一屆領導班子表示,中國收藏家協會未來將在中直機關行業協會商會工作局和民政部的指導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圍繞著中共中央的中心工作核心,以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收藏文化為宗旨,加強收藏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普及鑑藏知識、推進收藏隊伍建設等方面工作,為我國收藏文化建設作出積極的貢獻。

當記者在深圳收藏文化月暨第十七屆全國民間收藏文化(深圳)高層論壇、“一帶一路”非國有博物館合作發展論壇再次見到羅伯健時,他已繼任中國收藏家協會會長整整7個月了。在交談中,謙遜、儒雅、睿智是他給記者最深刻的印象。談文化、談收藏、談未來,他的觀點是犀利的,解讀是精準的,濃濃的文化收藏情懷滲透在每一句話中。

热点|罗伯健 让藏品活起来

羅伯健(左二)在廣東梅州考察

打造全國文化收藏行業誠信建設

《中華兒女》:一直以來,在堅守和追求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進程中,中國收藏家協會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文化自強精神,勇於擔當,有所作為,為推動中國民間收藏事業的繁榮與發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績與經驗。作為新時代下新一屆協會的工作重心是什麼?

羅伯健:中國收藏家協會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團結、誠信、創新、服務、發展”的辦會方針,對內練好內功,創新管理機制,自我監督、自我管理與自我完善相結合提升自身形象;對外營造規範的收藏環境,服務會員、服務收藏事業、服務社會,促進中國收藏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經過這些年的努力,中國收藏家協會已在國內外收藏界成為有一定影響,受到社會各界信賴和支持的國家一級社團組織,為推動中國民間收藏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人無信不立,業無信難興。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明確將“誠信”列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按照國務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年)》戰略部署,國家發改委牽頭部級聯席會議成員單位,依託國家信息中心,選擇基礎工作較好、參與信用建設積極性高的全國性協會合作,建立了國家信息中心、協會、徵信機構三方合作機制,為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奠定了基礎。

2017年以來,中國收藏家協會作為國家信息中心主要合作協會之一,紮實開展誠信建設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和階段成果。一是組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信息中心、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學者,成立了“全國文化收藏行業誠信建設”課題組,加強行業誠信建設的理論研究和制度研究;二是在全國範圍內走訪文化收藏行業的從業企業和人員,實地調研,為文化收藏行業誠信體系建設提供參考依據;三是起草了《全國文化收藏行業信用體系建設方案》,此方案已提交國家發改委審核;四是配合國家信息中心積極參與“全國性行業協會商行行業公共信用信息平臺”的建設,並提出文化收藏行業的需求和建議;五是舉辦了全國金融文化收藏行業高峰論壇,組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信息中心、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及中大信信用管理公司相關領導、專家,結合各自領域進行了大會交流發言;六是舉辦了兩期文化收藏行業誠信建設研修班,為企業現場授課,培訓合格率100%,初步取得了良好成效。

《中華兒女》: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中國收藏家協會新徵程的開局之年。今年的工作重點有哪些?

羅伯健:今年協會按照國家信息中心要求,以信用信息平臺建設為重點,上下協同、縱橫聯動,進一步完善行業信用體系建設。一是加強“全國文化收藏行業誠信建設”課題專項研究,制定文化收藏行業信用信息的採集對象、內容和標準;二是組織協調各專業委員會和省市區兄弟協會,建立企業信用檔案,力爭將行業優質企業的信息錄入國家信息中心數據平臺。3月份已經下發了《關於協助落實收藏行業信用體系建設共建成員單位的通知》,希望兄弟省市協會繼續支持此項工作;三是配合國家信用信息中心,研究制定文化收藏行業紅黑名單、失信行為、聯合懲戒等方案,並選取部分省市區開展試點,運用數據管理手段監測行業信用信息;四是與第三方徵信機構合作,為優質企業提供信用管理、信用評價、信貸評估、激勵懲戒等服務,為推進文化收藏信用體系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中華兒女》:您之前提到的“全國文化收藏行業誠信建設課題組”設立初衷什麼?

羅伯健: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社會誠信體系建設,明確將“誠信”列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當前,國內文化收藏逐漸升溫並已成為時代熱點,社會各界紛紛加入收藏熱潮,參與文化藝術品的收集、珍藏和投資,文化收藏行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與此同時,個別從業企業和人員,利用廣大群眾專業知識匱乏、盲目跟風的特點,在利益驅使下以次充好、以假亂真,欺詐消費者甚至是實施詐騙違法犯罪,給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帶來極大危害,推行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勢在必行。

為此,中國收藏家協會本著強烈的主責意識,5月27日,在北京舉辦全國文化收藏行業誠信建設高峰論壇,目的就是要積極構建行業誠信行為準則和誠信建設體系,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秩序,維護來之不易的發展環境。讓全體行業從業企業和人員在緊緊圍繞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強化責任擔當、加強行業自律、堅守誠信原則、堅持守法經營,共同打造誠信經營的行業準則,促進文化收藏行業健康發展。

热点|罗伯健 让藏品活起来

羅伯健(右一)在開封收藏文化論壇期間調研

非國有博物館管理引進現代管理模式

《中華兒女》: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據我所知,您是從1978年考上大學,就讀考古專業,到後來一直從事與文物相關的工作,您與收藏結緣算起來也是40年,所以說起收藏,您一定有著特殊的情感。

羅伯健:是的,從1978年考上大學,就讀考古專業,到後來一直從事與文物相關的工作整整40年。當初選擇報考這個專業時,其實並不知道考古是要幹什麼,因為文科可選擇的專業很少;但以後從事這個職業,就要端好這個飯碗。

這40年,正好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黃金時代,是中國收藏業飛速發展的時代,到處充滿著機遇和誘惑,我幸運地趕上了這個時代。說起收藏,中國曆代收藏者不外乎皇室、貴族、官僚、文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很少有老百姓搞收藏的。但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個人財富的快速積累,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加入到收藏大軍,收藏面也越來越廣泛。比如說,紅色收藏,從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後,關於共產黨的物品,專門就有了紅色收藏品門類;改革開放40年,像銀行卡和專門推出一些具有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的卡種,卡一時成為收藏界的“新寵”。隨著電子支付方式的普及,銀行卡終將會退出歷史舞臺,因此收藏價值與日俱增。後來就成立的集卡專委會,這就是改革開放的結果。隨著品類越來越多,人數不斷增加,尤其是一些企業家們的財富積累到一定程度,為了提高企業的文化品味和自身素養,他們開始進入收藏領域,創辦各種民間收藏博物館。這也不失為一件樂事,至少能提升企業的品牌知名度,但關鍵是要保證博物館的內容質量。

《中華兒女》:本屆深圳收藏月中另一個主會場的主題就是“一帶一路”非國有博物館合作發展論壇,請您談談非國有博物館下一步的發展。

羅伯健:民間收藏有一個豐富、多元、系列化、專題化的特點,所以它成為了我們國有收藏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輔助部分,而民間的收藏者來辦的民間博物館,也是對國有博物館一個很重要的補充。一些藏家把藏品拿出來陳列共享,對社會公眾開放,這一直是收藏家協會鼓勵和倡導的方向。還有藏家將藏品捐贈給公立博物館,將自己的藏品變為社會共享,這是藏家的楷模,對藏品而言也是終極歸宿。任何收藏的真正價值體現,均在於向公眾開放,這既是一種化私為公的精神境界,也是一個社會的文明水準。國有博物館是這樣,非國有博物館也是這樣。事實上,國外的一些著名博物館都是私人博物館,如意大利的貝利尼博物館,美國的亨廷頓藝術收藏館、蓋蒂博物館等,均以藏品豐富而聞名於世。

但民營博物館、藝術館面臨著諸如“鑑定”、“斷代”、“定級”、“建檔”等問題。藏品的保管、陳列、研究等需要一支專業的隊伍,但不等於非要“養”一批人,可以合理利用社會資源。對非國有博物館的管理,讓“我家的東西”成立博物館後成為社會的,因此,非國有博物館要具有獨立的法人,和企業管理一樣,它們有匯合的地方也有區別,下一步非國有博物館的管理應多引進現代管理模式。

如今,中國倡導“一帶一路”建設,正是沿線國家新的創富機遇。我們在瞭解收藏家的需求以及“一帶一路”上的國家收藏情況,通過文化交流等活動方式來結合,慢慢由點及面,把我們的文化滲透到“一帶一路”中。

《中華兒女》:本屆高層論壇在深圳舉辦都有哪些亮點?

羅伯健:以前我們說深圳是“文化沙漠”,一座沒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但根據文物工作者發現,這座一夜崛起的現代化都市並非只有40年文明,在深圳的地下擁有先秦文化遺址100多處,證明深圳歷史有近7000多年;深圳有明清古城,有發生過重大的歷史事件。

這次活動可以看出深圳民間收藏對於保護我們民族不朽歷史文化做出的努力,以後每年一度的“文化收藏月”,深圳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的文化產業將跨越式發展,文化產品爆發式增長,未來深圳也將成為中華文明走向世界的橋頭堡、大本營。

本次展覽活動展出陶瓷、銅鏡、佛像三個系列的藏品共400餘套/件,全部由深圳民間收藏家提供,並經過文博系統專家嚴格審查,藏品內容、質量等方面堪稱上乘。像楊傳耕先生收藏的銅鏡,有不少精品,他更是細心地為每一面銅鏡賦詩一首。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讓文物活起來”。收藏是靜止的、沉睡的,讓文物活起來,需要讓文化資源在更大程度上為人們的現實生活作貢獻,讓更多人走進博物館;使文物與參觀者,在形式上推陳出新,靈活運用當代人熟悉、喜愛的傳播方式,講好中國故事,從而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彰顯文化自信。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新一屆中藏協不忘初心,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為新時代社會主義文化收藏發展譜寫新的篇章。

热点|罗伯健 让藏品活起来热点|罗伯健 让藏品活起来

中華兒女

家國天下,民族脊樑

長按二維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