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翔短篇文集《海子的启迪》(诉问)道德是什么

点击上方关注,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彭翔短篇文集《海子的启迪》(诉问)道德是什么

(诉问)道德是什么

许多年来,我一直困惑:

为什么道家推崇无神论与个人人权的道德观,会被某些人扭曲?

为什么儒家保护老少的孝悌道德观,会成为某些人独裁的工具?

为什么法律法规制定的基本正当人权,常常被某些人说不道德?

为什么道德二字,会成为某些人泛滥不休地侵犯人权的理由?

为什么道德二字,会成为某些人脱罪的借口?

为什么道德二字,会成为某些人为了逃脱自己的罪行,而反倒加罪于人的依据?

后来我推断,大概是因为古代王朝的政治独裁渗透到宗教,然后渗透到家庭,家庭独裁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这样封建制度才能长久。

今天我终于知道,最重要最直接的原因是,清朝将宗教道德主义作为绑架的工具,对普遍的民众进行控制。同时,族长权力也因政权的支持而变得牢固,结果就是朝廷的独裁专制与宗教的独裁专制连成一气。

革除在风俗习惯中的宗教专制,要比打败一个王朝复杂、艰难得多。所以,虽然中国封建主义已经被推翻一百多年,但是封建思想与封建风气仍然根深蒂固。

在道德与法制的漫长辩论里,正是道德至高无上、高于法律的观念,导致许多泛滥不休的身心暴力出现。道德本是一种宽容,法制便是这种宽容的保障。但是,现实中,道德常常只是一种肆意妄为、逃脱罪责的工具,而漠视忍受内心暴力的人。

那些秉持道德肆意妄为、加罪于人的人,哪里体现了道德?连自己的罪责都不敢承担,只会拿道德作为借口,反倒制裁与加罪于人,甚至企图超越法律、打破法律的最底线,这样的道德是否过于虚伪。

道德的作用,不仅是防止暴行,也是给有罪的人一个机会。受害者的伤害不应该被忽视,施害者悔悟所忍受的苦楚也不可忽视。但是,忽略受害者的伤害,一味的用道德作为借口,强调施害者超越法律的至高权力,不仅破坏了法制,更体现了这种道德的虚伪。

纵观中国古今,这种道德观念不仅严重迫害许多人的身心健康,压制许多人的身心与精神发展,更导致专权恶习的口口相传、代代相传。直到今日,虽然封建主义专制已经被推翻一个世纪,但是这种本末倒置、是非不分的道德观,仍然无处不有、无时不有。

从古至今,道家与儒家很大程度上是对立的,法家与儒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立的。道家把儒家的道德观念称为狭隘,法家把儒家的道德观念称为虚伪。其实,问题并不在于道德的存在,而在于道德宽容的本质和初衷被曲扭、被利用。

而这一曲扭,最严重的,就是清朝统治者在广阔的社会上,赋予宗族族长专制的政权,企图用道德作为工具,对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进行专制。清朝统治者认为,有了道德的这种制约,就不会有人反叛。

如果为了控制他人的精神、思想、心理和行为,以满足自己的心理或目的,而不惜以道德为工具和借口,那么何必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沦陷在那虚伪、可笑、邪恶的道德主义里?历史的发展变迁,是一个思想对抗、言语对抗和武力对抗的过程,在道德统治与追求真我之间,一直都需要一较高下。

欢迎继续关注,并留言和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