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一邊瘋狂攬儲,一邊鬧著錢荒,錢都去哪兒了?

互聯網金融的興起,打破了以往大家都把錢存銀行的習慣。互聯網理財產品以收益高,靈活方便就取代了銀行的存款,銀行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為了拉去客戶存款,各大的銀行之間也開始了激烈的攬儲大戰。

保本理財退出市場後,銀行開始推出結構性存款吸引儲戶;另外銀行一再的提高大額存單的利率吸引客戶。

銀行一邊瘋狂攬儲,一邊鬧著錢荒,錢都去哪兒了?

在大額存單利率上浮到頂的同時,銀行定存突然開始發力。數據顯示,6月各期限存款利率均較5月份上漲,相比於2年期及以下期限的僅上漲1—2個百分點的漲幅, 3年期、5年期存款利率分別上漲了7個百分點和8個百分點的漲幅。

可以看到,各大銀行為了進一步攬儲,都開始提高定存的利率來吸引顧客了。在銀行攬形勢嚴峻的情況下,央媽還一再的對銀行放水,但銀行依然鬧錢荒。

據查詢,6月29日-7月5日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共2240款,較上週減少了50款;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78%,較上週下降了0.03個百分點,創近九周新低;平均期限為179天,較上週縮短了12天。

銀行一邊瘋狂攬儲,一邊鬧著錢荒,錢都去哪兒了?

我們的錢去哪兒了?

目前我國10年期國債利率在3.54%的水平,美國是2.82%,理論上,由於資本的逐利性,中美利差收窄會引起資本外流壓力,因為兩邊利率差不多,資金會更趨向於往國際化程度高的美元跑。

樓市吸走了大量的流動性。看看5月份的經濟數據:除開樓市的經濟增長速度保持平穩之外,其他全部都在處於降低的局面。看來樓市吸金的力量還是很強大。

從2008年到今年,在這10年當中,樓市經歷了大概4輪週期,從幾千漲到現在的幾萬甚至十幾萬,幾十萬。

10年前,投資房地產的人,現如今都是富豪級別的人物,如此的賺錢怎麼能讓人不紅了眼?最後的結果就是一大部分人瘋狂的拿錢砸向房地產。資金被樓市吸走應該是銀行鬧錢荒最大的原因所在了。

還有一部分錢就跑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畢竟這類產品的收益率高,像股權類的,高達25%了。

點擊鏈接獲取更多資訊

銀行一邊瘋狂攬儲,一邊鬧著錢荒,錢都去哪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