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大附中第十一届科技节开幕 机器人、无人机受青睐

中新网内蒙古新闻5月14日电(记者 张林虎)“广阔的宇宙,等待着探索者的足迹;无垠的海洋,希冀着科学家的探秘……”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浓郁的校园科学氛围。14日,内蒙古农大附中第十一届科技节暨第五届科技创新大赛正式拉开帷幕。

内蒙古农大附中第十一届科技节开幕 机器人、无人机受青睐

开幕式现场科技表演环节丰富多彩,精彩纷呈。内蒙古天源国际创新业态园展示了3D打印科技,现场进行3D打印,将 3D打印科技知识更直观带入校园。同时展区还设有3D打印水晶内雕技术、虚拟演播技术、无人机组装技术、机器人 组装技术、NOC活动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现场还进行了无人机展示,通过无人机航拍、无人机装载技术携带科技节条幅庆祝活动开幕,并进行了无人机高难度飞行展示。

内蒙古农大附中第十一届科技节开幕 机器人、无人机受青睐

学生家长伍先生表示,这些精品科技活动表演,充满科学元素,以壮观的视觉效果,活跃了开幕式现场的气氛,激发 了同学们科学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亲近科技、体验科技,不仅开拓了视野,还能引起了小学生的兴趣,很不错。”这样的活动应该成为中小学校常态化的必不可少的项目就更好了!伍先生说。

学生贺兴旺告诉记者,他最感兴趣的就是无人机。“我觉得科学并不神秘,科学离我们也并不遥远,做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也不是高不可攀,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科学家。”

在内蒙古天源国际创新业态园副总经理贾爱楠看来,通过科技进校园活动促进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发展,推进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活动深入展开,增强现代科技的普及性,打造校园科技特色教育。“科技进校园可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兴趣,让学生从小培育科学素养,树立科学技术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会学生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因为在未来的工作及人活中时刻都离不开人工智能。我公司将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将科技创新实践进校园活动在呼和浩特各大中小幼学校进行常态化开展,我们想通过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课堂、科技比赛,让青少年从小就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爱上人工智能、推动承载未来人工智能在中国在世界的新作为和大使命。”贾爱楠如是说。(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