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实现全市11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7月4日,衡水市政府新闻办就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衡水市司法局新闻发言人、市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蔺静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衡水市委外宣局副局长信志锋主持发布。

衡水市实现全市11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努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一站通”“一线通”“一网通”

蔺静介绍,大力推进市县乡村四级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努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一站通”“一线通”“一网通”。近年来,衡水市坚持线上与线下、实体与热线平行的方针,积极打造覆盖全市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有限的法律服务资源的情况下,全市11个县市区119个乡镇4994个村和103个居委会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一是打造实体平台。截止2017年底,市县两级全部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现场与预约、人工与智能、指引与受理等综合性、一站式服务。

二是打造热线平台。采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建成全市统一的“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

衡水公共法律服务都哪些有特点?

一是法律服务场所和功能的高度整合。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集公证、律师、法律援助等于一体,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性便民法律服务,基本实现进一家门,办理法律服务所有事,真正实现了“只跑一次”的高效率。

二是法律服务对象的全覆盖。针对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军人军属的法律维权等服务对象,可以分别采取人工服务、拨打热线、智能查询、智能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得便利的法律服务。教育、就业、社会保障、脱贫攻坚等民生事项纳入服务范围,实现了法律服务的普惠化。

三是法律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群众可以通过实体平台、网站在线预约、12348热线电话随时随地找专业法律服务人员在线法律咨询。各地在推进实体平台建设、落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的同时,“指尖上的法律服务”与智能机器人的应用,成功实现24小时智能法律咨询,实现法律服务群众“零距离”;将法律咨询服务延伸至节假日和“8小时”之外,实现法律服务随时在身边。

衡水市实现全市11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法律援助工作方面今年有哪些新的措施?

一是降槛扩面,放宽标准。将公民申请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放宽到低收入标准,将一审案件可能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和拒不认罪的案件纳入刑事法律援助范围,实施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在落实原有援助范围基础上,增加涉及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全年各级法律援助中心办案量要同比增长10%。公证、司法鉴定等要列入法律援助工作的范畴。

二是继续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评查活动,做到对案件质量的同步跟踪、同步监督。拓展异地协作服务领域,方便困难群众申请法律援助。推进法律援助方式创新。

四是开展针对农民工、老年人、残疾人、留守妇女儿童等困难特殊群众的法律援助专项行动,以“预防、主动、全覆盖”为重点,创新法律援助的方式,更好地满足特殊困难群众的法律援助需求。

衡水市实现全市11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下一步建设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还有哪些打算?

当今社会是一个“积极主动拥抱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时代”。我们必须适应司法行政工作智能化、现代化水平的要求,通过实体平台和网络平台的优势互补,促成传统公共法律服务方式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

一是加快完备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深度整合公共法律服务资源,推进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完善无障碍通道等便民设施。

二是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务虚拟平台。加快市县两级“12348”法律服务热线升级,同时,也要加快与省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的数据连接和市“12348”热线的并行接听。

三是强化法律服务品牌建设。以市律协专业委员会为依托,组织市级专业法律服务团队,每县市区也要至少建立一支专业团队,跟进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园区建设、重点项目建设等,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指导和监督律师做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并推动公证服务“三农”、服务精准扶贫、脱贫及“乡村振兴”工作。(记者 李凤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