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人均交易額17.5億、業績在當地同行業排名第一

年人均交易額17.5億、業績在當地同行業排名第一,你沒有看錯,這是樓盤網的團隊

先看一組數據

樓盤網廣州站去年交易新房4700

全年營業額100億

相當於一個一億流水的電商平臺公司,且是廣州唯一能做起來的

業績列於全市行業第一

一個4人團隊所負責的樓盤年交易額70億

年人均產能17.5億,是同行業水平的3倍以上

全年客戶報備量超過10萬,上訪量2.8萬,成交率近17%

去年下半年起,樓盤網在廣州市的市場份額達到10%

即廣州市每賣出10套房子,就有1套是通過樓盤網成交的

年人均交易額17.5億、業績在當地同行業排名第一

何新(左一)在2017年樓盤網廣州站年會上

這算得上一個有點牛X的團隊了。

我們想知道他們是怎麼做的。

本文,我們以這個團隊中的何新為例,講述一個樓盤網人的日常。

何新,男,30出頭,廣東人。大學讀的師範類專業, 沒想“誤入”了幫開發商賣房子的行當。原本是破釜沉舟拼一把,結果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去年他的4人團隊,創造了以下數據:

全年交易新房3000餘套,年人均創造了17.5億的交易額,是同行業水平的3倍以上。

光鮮的數據背後,是常人無法企及的內驅力、高效率和對自身所從事行業的執著:

分秒必爭,每天奔波兩三百公里,週末及法定假日幾乎無休,每天服務案場16小時,週末人均加班時間全年累計超過1568小時,一直在工作,一直在工作......

何新工作照

以下為與何新對話實錄

從事房地產行業多久?怎麼入行的?

何新:我入行比較晚,我是從師範學校畢業的,剛踏出校門時還是想從事教育行業,直到2014年在開始從事房地產行業,也算是機緣巧合吧,其實有時候就是覺得機會適合,就去開始幹了。幹了再說。

去年做得最好的項目全年一共賣了多少套?佔比多少?

何新:我們做的最好的一個項目,幾乎每個月成交100到200套,高峰期有達到300套,廣州來說,與這個項目差不多的樓盤相比,我們的交易套數算比較高的了。去年一年該項目整體銷售總額為46個億,我們大概佔了六七成,30個億左右。

聽說你帶領的團隊創造了公司大部分的業績,怎麼做到的?

何新:我現在的團隊人是比較少的,4個人左右,正因為我的團隊人數較少,所以我還是以人性化管理為主。

我與員工的關係主要是工作中的夥伴,生活中的好友。

我們沒有太多條條框框的制度,但也會以業績為目標,一起制定近期的工作計劃。

像你們這種工作性質的人,日常是怎樣的?

何新:以平時比較忙的週末為例吧。早上9點到項目地點,首先與開發商、代理商進行溝通,瞭解項目發展方向,以及銷售人員的安排;

其次跟進渠道方面的推廣力度,在報備群裡瞭解報備量,有多少上訪客戶;

最後根據這些來安排現場的同事今天的工作,也包括場內外的秩序維護,主要是走走停停,把控全局,掌握進度。

我們團隊是比較團結的,到了中午會頂替案場的同事工作,讓他們先去吃飯,在高峰期客戶量比較多時,有些同事一般下午2點才吃上飯。

看房買房不像是買衣服,需要再三的斟酌和比較,所以我們同事都會在案場陪客戶留到很晚,我最遲有快凌晨2點鐘才離開,但我一般在八點多左右會讓同事們先回家。

一些在現場的開發商們經常笑稱我一個總監卻在做著最基礎的事。我也曾在現場等待到凌晨時有感而發的寫下了這樣一條打油詩在朋友圈:“一入地產深似海,從此假日是路人,加班熬夜負良辰。”

印象中最困難和最容易的一次成交分別是?

何新:我想想。最困難的一次吧,應該是在去年中秋節,當時這一位客戶是很有意向的,也看得差不多了,各方面都很滿意。

但在開發商處報備了不到兩個小時,由於業務人員的出錯,按照規定,得再等兩個小時,當時案場的銷售人員就拒絕了這位客戶。我到了現場後,還是決定繼續等待,最後等到凌晨才成交,我們的中介和客戶也一直堅守到凌晨,甚至客戶的家人也陪在現場等待。

但是戲劇性的是,過了幾天後,客戶卻放棄了這次交易,現在想想這不論是對誰都是一次艱難的買房經歷。

最容易的一次是在南沙,客戶是被別人介紹過來,他當時甚至把客戶的名字都記錯了,但是還是正常報備,這位客戶是滿足購房資質的,客戶也比較爽快,最後順利的成交了。

有人想問,為什麼他連客戶的名字都記錯,卻還是成功了呢?其實幸運之神是會眷顧勤快的人,我看到的是在炎熱的天氣裡四處奔波的他,所以,他是幸運的,努力和幸運是成正比的。

何新生活照

個人興趣、業餘愛好是什麼?

何新:在沒有進入樓盤網之前,我經常會去打羽毛球和游泳,之後工作繁忙就很少再去了。但偶爾還會約上朋友來一個羽毛球對戰。我們有一個羽毛球群,之前每週一或週三會約個球。最大的興趣愛好還是游泳,之前還做過游泳教練呢,嘿嘿。只是現在業務繁忙一年也很少再去一次了。

對事業的規劃和願景?

何新:其實沒有太遠的目標和規劃,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做好當下,活在當下。

我看著樓盤網一路走過來,也是見證了它的成長的。我跟我的團隊夥伴說過,我希望你們在樓盤網的這幾年有所成長,自我升值,做好自己,在房地產行業打好基礎。

有什麼話想對同行說?

何新:勤快,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這個。多積累人脈,多做公關,不能等到有求於他人的時候,那時就晚了。

還有一點,要多瞭解市場信息,多一些溝通與交流,從而能學到很多實用性的技巧。

接下來就要看我們的兩會開完後對我們房產的政策有什麼影響,其實大方向是健康穩定的發展的,但我們還是要做好兩手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