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狗的故事告訴你: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

家有兩條狗。我給它們取名:一隻叫聰聰,一隻叫笨笨。

“聰聰”這隻狗較為聰明,它的主要工作就是預測我的行動。我如果一直向前起走,它就步步跟隨,我如果停下來,它就止步。我左拐,它也左行。我奔跑,它就狂追。它這叫“趨勢”。有時我在電腦前坐著,它判斷按照以往的規律,我睡覺的時間到了,於是它就跳到床上等著我。這就是“左側交易”。有時它在門口等我很久也不見我來,於是它就轉身離開。這就是“時間止損”啊。它的行動主要理論依據就是歷史會重演!

“笨笨“這隻狗就沒有那麼聰明瞭。它一般不追隨我,它一般會在吃飯的時間找我妻子,我妻子總給它骨頭。它這叫“獲得分紅”。它的原則就是找一個好主人,獲得穩定的“分紅“”。它顯得我“智慧”哦。

如果有一隻狗既如“笨笨”那麼智慧,又如“聰聰”那麼聰明。那麼是否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愛”呢?

其實無論它們多麼聰明和智慧也總有失手的時侯,就比如我現在坐在這裡,一個小時以後我去哪裡,然後什麼時侯回來,我都不敢保證…………。

兩隻狗的故事告訴你: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

那麼在股市中修行的我們,在兩隻狗身上,可以看到我們在股市中的蹤跡,可以看出兩隻狗不一樣的方式,聰聰的聰明,笨笨的智慧,雖然它們的“獲利”不一樣,但有收穫是可以肯定的,只是聰聰收穫可能大,但不穩定,而笨笨在沒有特大突發狀況發生時,就能夠有穩定的收入。這不就像是在股市中,我們人人期望成為的一種人嗎?


兩隻狗,兩種人呀?

不。其實它們是一樣的,它們有它們自己的交易策略,並堅持去執行的一種人。

首先他們回去預測,預測“莊家”主人的動向(行情)?

不。預測自己可能得失的地方,在得的地方穩,在失的地方迅速放手。

兩隻狗的故事告訴你: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

但交易中重要的不是預測——這句話真的不是為了裝酷!在交易中就必須做到這點,而且這是基礎。絕大多數的股民每天的大部分精力都是用在了預測行情漲跌或走勢上。其實這是事倍功半的事。

其實預測只佔交易中極少的一部分並且是不太重要的部分。交易策略才是最重要的。一次交易可以沒有預測部分,但是絕不能沒有策略部分。

高手重要的不是預測的準不準,而是要提前想好交易中出現問題時怎麼解決。

我舉個例子:在2015年5000點頭部時,一個女股民多次買股票都比我賺的要多,她最後一次的賺錢交易是買了一隻股只一週賺了50%!而我同期只賺了20%多。

兩隻狗的故事告訴你:中國股市最賺錢的一種人!

可是那又能怎麼樣?最後她還是虧了。她預測股市還能繼續大漲。而我則應用的是止損策略。我不知道大盤能否再漲,我只知道最後一次短線交易必須止損10%以內出局。所以我4700點時最後一次短線交易虧了近10%就清倉了。而她由於繼續看好,最後大盤崩盤,不但她以前所賺的化為烏有,最後反倒虧了30%!而我則由於提前二天清倉,帶著總體獲利二倍多的收益驚奇的看著眼前的大盤的天天慘烈的跌停。

我們單位有個賭神,打麻將都賺了一套房子。別人都以為他逢賭必贏,都以為他有一套看牌絕技。其實並不是這樣。他輸的時侯也不少!只是他輸錢時控制住了虧損額,只是一次虧千八百元的小輸。而賺錢時,他一鼓作氣卻是數萬元的大贏。這樣累積下來他就賺了大錢。每次當他運氣不佳時必有電話打來,他接過後馬上就告訴牌友自己家中有急事,於是就走了。每次當他運氣大旺時,必有電話打來,他接過後就淡然一笑,告訴大家:我們繼續戰鬥。

有人聽到這裡可能還是不死心,他會想預測準確率高一點總不會是壞事吧?

當然,誰都想預測的準確率高一點。但是即便是高手,他的預測準確率比普通股民也高不了多少。高手的預測優勢並不明顯。而且在預測準確率上下功夫是事倍功半的,就如一個小孩子在比較兩個差不多的雞蛋哪個更大,好把大那麼一點點的留給自己吃一樣意義渺小。

與其侷限於微毫且容易出錯的預測,不如把自己放在廣闊的交易空間上,以大視野、大格局、大策略去看待市場中的起伏。使自己處於進退自如的境地,而不鑽在哪個更好的牛角尖裡。

大智若愚些比做精準預測要好的多!與其費心費力的預測下個板塊熱點哪個更好,還不如做好倉位配置、資金管理、設立好止損位置。。。這些才是真正更有意義的。


倉位管理

就是在你決定做多某個投資對象時,決定如何分批入場,又如何止損/止贏離場的技術--是的,倉位管理不涉及選股選時技術,甚至有倉位管理專家試驗過,通過拋硬幣決定做多還是做空,在這樣的隨機決策下,依託好的倉位管理技術依舊可以賺到錢。

資金管理

資金/風險管理經典理念

a,在確定進入交易前,瞭解自己所能承受的損失(風險)。

b,進入交易前確定止損價位。

投資者應該首先權衡可能的損失,使用走勢圖表及工具進行分析,然後確定合理的止損位,確定將要持倉的數量。

c,只以合理價位買入。

以交易系統確定合理的買入價格,是克服虧損交易的好辦法。不能隨機增加持倉成本,任何不負責的增加持倉成本都是加大交易風險的表現。

d,交易確認後立即啟動止損。

e,如果成交盤獲利比預期大,可以將止損位升高,以確保不會轉盈為虧。

f,遠離成本後迅速確定順推止損。

g,只參與那些行情趨勢強烈或者說行情主要走勢正在形成的市場。

資金管理的3條原則

1. 下任何一張單,都要有止損。

2. 風險/獲利的比例至少應該是1:1.5。

3. 不要讓你的賬戶負荷過重。

設立好止損位置

時間止損(個人比較常用的)

【在文章開頭,當中有隻叫聰聰的小狗,有時它在門口等我很久也不見我來,於是它就轉身離開。這就是“時間止損”啊。】

止損不一定要根據市況或你所願意接受的損失決定。你也可以設定時間的止損,一筆交易只允許在某特定時間之內出現預期的走勢,否則就出場。我個人很喜歡採用時間止損。理由?對於一些無效交易,我的持有時間經常過久。止損的時間長度,當然取決於個別情況。對於那些極短線交易者,止損長度可能只有 10 分鐘。某些當日沖銷者,可能會採用 45 分鐘的時間止損。對於採用 60 分鐘走勢圖的當日沖銷者,或許會把止損設定在收盤。至於短線交易者,或許可以採用 5 天的止損。如果交易者發展很順利,交易就不需要受限於時間止損。上面提到的時間長度,只代表我個人認為合適的時間止損。當然,每位交易者都有自己覺得適用的時間止損。一旦設定時間止損之後,進行不順利的交易,就必須在時限內出場。


將實踐與藝術、演繹與歸納、智力與直覺很好結合起來的交易才能獲得成功。“感覺交易”不是普通的“感覺”,感覺交易存在於方方面面,每時每刻,真正的頂級高手才能深刻體會,就是“盤感”。

技術分析,別主觀固執按趨勢信號操作,什麼趨勢就做什麼操作,無對錯之分。如果剛分析完趨勢多頭,如事實是馬上大跌,那麼我的操作馬上就進行修正,往往盤中操作修正的次數大於盤後的分析,勤勞交易的方法成功與否,看能否適應現在的市場為背景,檢驗就是盈利大於虧損,不斷增值。帳戶增值如不適應市場就應停下來,直到你找到盈利大於虧損的交易方法。想永遠戰勝市場是不可能的,用技術方法做股票的最終目的,就是階段性的戰勝市場。

一輪大趨勢的運行過程中,多空搏殺要多次才能徹底打垮另一方,面對每一個小型波折,每一個人包括我都會動搖無數次。趨勢的真正徹底轉變卻只有一次,如果期間不停的“預測分析找底”,可能要失敗數次才最終換來最後的一次正確 。在交易中只有一個根本的原則:順趨勢而為,絕不用預測來代反應,用臆想分析代替實際走勢,絕不盲目“抄底”“逃頂”。 有句古話“賺錢不吃力,吃力不賺錢。”賺大錢的人是用屁股坐著賺來的,不是用腦子想著賺來的,既會思考又能坐住的人實在太少了。在實戰中總是在超賣或超買時先把獲利的單子平出來看看,等反彈或回調時再補回,但是多數人(包括我)都一再地犯同樣的錯誤,就是反彈起來(或回調下來)時我們總覺得沒有反到位結果在猶豫中,最終忍不住大膽地重倉介入時往往行情已經到底或到頂了。我一直追求坐著賺錢的境界而不是跑著賺錢,但真要做到這一境界實在太不容易。

在做盤和買賣時要靈活應戰,該出手時就出手,要相信自己。 密切關注並高度專注於市場中主流熱錢動靜及動向,熱錢不動我也不動,熱錢不來我空倉,永遠都愛市場熱錢。熱錢的異動與流向,是市場中最有價值的指標。要通過不斷實踐,努力培養髮現熱錢的能力 (需要耐心及專注),對以各種方式新到的熱錢流,對其強度進行及時迅速的評估,同時依照能量流動永遠尊循阻力最小的路徑流動的原則(技術形態分析、籌碼穩定度分析、及獲利空間評價),快速決策(思考),最後要實現手腦合一,先人一步跟上熱錢流從而實現不斷的穩定的獲利之目標。

成功不需要去做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不管你的資金有多大,在這個市場中,都應習慣做好每件小事,堅定不移、樂此不疲地做下去,形成好習慣。虧錢與賺錢,都是來源於自己的交易習慣,只不過有好壞之分,由此也就有不同的結果。

因心態不穩,影響看盤能力和分析時,最好選擇空倉:

當環境不利時,能夠信心十足等待或有條不紊地出局,使損失降到最低,無論行情如何波動,心態都會非常平穩,從容不迫。 如此,離勝利就不遠。股市中投資,要清楚自己,既不會絕對看多,也不會絕對看空,在盤面形勢急轉直下時,還是急轉直上時,憑盤面感覺和實戰經驗見機而行,順勢而為。

資金量大小與自身狀態要一致,自身狀態是自己的興奮週期,注意力集中程度等,當然還包括看不見,摸不著的運氣,自身狀態是一個非常容易忽視的問題,在投機活動時,似於長跑比賽,需要耐力支持,非一朝一日可以完成的,所以必須學會保持體力,在保持體力和自身狀態去完成投機活動全程的前提下,為了爭得領先,還必須有一定的爆發力,以便在關鍵時刻進行衝刺,看看高手比賽時,總能在比賽前把自己各方面狀況調整到最佳狀態,在股市中也確實有此需要,運氣是個不能不講卻又不好講的問題,但它確實存在, 其實運氣就是各種因素在大環境中的綜合體現。一旦手風不順,需要趕快警惕起來,離場休息,是個不錯的辦法,離市場遠一些也許看得更清楚。

資金市值可以連續上升,也可以連續下跌,但不會永遠只有一種趨勢,賺錢是一個階段內的事,短期的虧損和盈利不應擾亂操作者的思路,無論什麼時候,都應保持平常的心,要客觀地對待資金增值,研究其中的規律,畫龍點睛。如股市中的漲跌和大海的波浪一樣,帳戶中資金市值的變化也是漲跌有序。

資金市值增減10%是一道成功失敗坎,正常情況下,帳戶上下波動區間為盈虧10%,所以10%是操作好壞的一道坎,若帳戶的資金市值贏利超過10%,則說明操作得當,應加大努力,而若虧損超過10%,則說明操作產生失誤,應停止操作,此時一定要勇於承認錯誤,不要一錯再錯。資金增減20%或是20%的倍數,會遇到阻力或支撐,當盈利達到20%時,操作者易產生自傲心理,會自覺不自覺地忽視風險控制,故此時就要多加謹慎,而當虧損接近20%時,操作者會變得沮喪,稍有不慎就會再也做不好,故此時必須停止操作,進行休整和總結,資金增減20%的倍數,也需要引起同樣的高度警惕,如40%,60%等,操作時,在資金市值逐步接近這條線時,贏利者需要戒驕戒躁,失敗者需要勇於面對,要麼承認自己不適合做股票退出,要麼認真總結教訓從頭再來。

因自己無法控制市場的走向,所以不需要在自己控制不了的形勢中浪費精力和情緒。 不要擔心市場將出現怎樣的變化,要擔心的是你將採取怎樣的對策,回應市場的變化。 判斷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當你正確時,你獲得了多大的利潤,當你錯誤的時候,你能夠承受多少虧損。

穩定的心態和良好思維,再加選擇良好目標個股。只做龍頭,只做領漲,只做超級強勢 。資金只在這幾個品種中運做,簡明額要。在大行情時,做短線股票,更重要的就是平時做功課做的怎樣,我從不去想中長線,只會每日不斷分析,如短線還有機會,就會不斷持倉。我從不去預測大盤的方向,對於大盤的分析,就是安全和不安全這兩個觀點。在安全的時候,放心去操作。

弄通技術分析非要三年五載難竟其功,但是要學會一種能賺錢的技術操作10分鐘就夠了,學完之後呢?操作性格決定你是否能成為贏家,這是絕對正確的。沒有最低層面的技術分析,只有最高境界的內功修練。在股市中贏家的特質並不在學識、智商、或技術,而在於性格。股票沒有高手,只有贏與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