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兰州 新征程 全力打造现代化高质量宜居、宜游、宜业的兰州新区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将质量强区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面加强质量监管提升质量水平,充分发挥质量发展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快培育经济竞争新优势,着力将新区打造成为现代化高质量新区。

新兰州 新征程 全力打造现代化高质量宜居、宜游、宜业的兰州新区

一、加快建设检验检测园区。在食品药品、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环境监测、装备制造、建筑材料等重点领域着力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国家级、省级检验检测机构和技术有特长、服务有特色的专业化检验检测机构,不断满足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加快推进新区公共检测平台建设项目和甘肃省食品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项目的建设步伐,支持推动甘肃商业科技研究所、兰石检测中心等检验检测技术服务机构由提供单一认证型服务向提供综合检验检测服务延伸,逐步打造布局合理、辐射作用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区域检验检测园区。

新兰州 新征程 全力打造现代化高质量宜居、宜游、宜业的兰州新区

二、打造高端新区品牌。深入贯彻实施新区品牌发展战略规划,加快推进“新区产品”向“新区品牌”转型升级,集中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肃品牌产品,大力宣传甘肃自主品牌的良好形象,讲好品牌故事,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提品质、创品牌的浓厚氛围。组织企业、园区积极创建质量提升示范区、知名品牌示范区,探索开展品牌价值评价,推广品牌先进理念和质量方法,切实发挥品牌产品的质量示范和引领作用。

新兰州 新征程 全力打造现代化高质量宜居、宜游、宜业的兰州新区

三、深入推进标准化发展战略。建立健全技术、专利、标准协同机制,推进农业标准化,对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实行综合标准化管理,促进农产品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支持企业引进、转化先进旅游服务标准,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标准体系,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为手段,打造行业知名品牌。推进工业标准化,组织工业企业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相配套的企业标准体系,提高工业企业标准化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重点围绕关系民生和安全的公共服务,建立健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组织开展物流、医疗服务、社区管理、政务窗口服务等标准化工作,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新兰州 新征程 全力打造现代化高质量宜居、宜游、宜业的兰州新区

第二十四届兰洽会

四、高质量发展重点产品。开展标准宣传贯彻、技术培训、质量分析提升、计量能力提升、产品检测等活动,推动产品供给向“产品+服务”转变。探索建立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控及风险调查制度,全面推动新区消费品生产、经销企业落实质量主体责任,稳步提升消费品整体质量水平。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不断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深入推动农业标准化发展,全力提高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着力发展优质、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健全完善园区—镇—村三级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名特优新”“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农产品和休闲农业上网销售规模。扎实推进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食品安全示范街、示范店、示范学校创建率实现逐年提升。加快药品标准提升及工艺技术改造,健全完善药品追溯体系,强化药品安全风险管控。扎实推进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努力将康复辅助器具产业打造成为推动新区经济转型升级的先导产业。

新兰州 新征程 全力打造现代化高质量宜居、宜游、宜业的兰州新区

五、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大力开展旅游、快递物流等重点服务行业质量提升活动,全面实施优质服务承诺标识和管理制度,遴选服务业质量标杆单位,实施服务质量升级试点,切实提升新区服务行业质量和水平。强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驻区企业达成深度合作,重点在研发设计、第三方物流、融资租赁、信息技术服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品牌建设、创业孵化等领域发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现代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新兰州 新征程 全力打造现代化高质量宜居、宜游、宜业的兰州新区

六、全力提升工程质量水平。持续开展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不断完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认真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和明察暗访检查制度,强化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实施工程质量不良行为记录管理。深入推进绿色建筑行动,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以学校、医院等大型公共设施和保障性住房、商业房地产开发项目为重点,确保新建建筑设计阶段100%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施工阶段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不低于98%。

新兰州 新征程 全力打造现代化高质量宜居、宜游、宜业的兰州新区

七、高质量建设生态环境。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着力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全面推行排污许可管理,监督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行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狠抓山字墩水库、石门沟水库等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巩固和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新区土壤环境质量管控,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积极引导开展第三方环境治理。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全域无垃圾创建工作,切实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化生态新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