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新政落地 新能源企業如何尋求各自生存空間?

摘要:內有612補貼新政施壓,外有強鄰環伺,新能源車企、電池行業龍頭企業及中小企業該如何尋求各自的生存空間?引發新一輪的產業思考!

612新政落地 新能源企業如何尋求各自生存空間?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約局”系列活動第六站(杭州站)

電池百人會-電池網7月11日訊(張倩 巒水 浙江杭州報道)7月11日下午,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約局”系列活動第六站(杭州站)在杭州西溪賓館召開。來自電池新能源產業鏈:遠東福斯特江蘇、天能集團、寧波容百、武漢惠強、遼源鴻圖、中化藍天、五星鋁業、大族激光、博睿斯重工、鉑納特斯、聯贏激光、金帆電氣、大族展宇、時空能源、寧波力神、捷能科技、邦禾檢測、南京深思得等近30家包括政府、聯盟、上市公司、新三板、上市公司控股子公司、主流企業大咖及高層等就“612”新能源補貼新政落地下,新能源車企、電池行業龍頭企業及中小企業如何尋求各自的生存空間?補貼新政實施後的政策與市場走向探討;鋰電池行業向中高端領域挺進,電池企業及材料企業如何應對新一輪洗牌;補貼退坡、外資入華、雙積分實施在即,國內車企在汽車電氣化時代如何活得更好等行業熱點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612新政落地 新能源企業如何尋求各自生存空間?

本次“約局”活動由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電池網、我愛電車網、能源財經網聯合主辦,寧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寧波容百”)協辦、大族激光冠名支持。鋰電“達沃斯”論壇組委會/電池百人會/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網創始人/董事長於清教表示,“約局”系列活動是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電池百人會/電池網/鋰電“達沃斯”組委會繼全國巡迴調研行、“問道”等品牌活動後新的嘗試和創新,“約局”活動旨在通過座談交流、學習參觀、加強上中下游之間產業整合、投資重組;約政策之局、約市場之局、約公司之局、約智慧之局、約人脈之局,是一場電池新能源產業鏈圈子的企業家、大咖的正能量“約局”,和有影響力的人一起影響更有影響力的人;活動每次鎖定一個城市和一個核心主題,與行業企業家當面悟道,深入交流技術與行業熱點、焦點話題。“約局”2017年12月正式推出,目前已成功舉辦過青島、深圳、南京、北京、新鄉五站,整合一百多家上市公司和主流企業。

6月12日,新能源汽車補貼過渡期結束,新政落地,鼓勵高續航車型發展,300公里以上續航提供更多補貼,300公里以下補貼大幅減少,150公里以下續航的車型則取消補貼,且以“電池能量密度”和“能耗”進行補貼係數考核。

補貼新政的“低退高升”,對新能源汽車行業及產業鏈各細分領域都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整個產業將向中高端領域進軍。動力電池企業頭部效應漸顯,已由初期的“百花齊放”過渡到“寡頭競爭”。去年,國內動力電池配套企業已由2015年的大約150家降到了100家左右,1/3的企業已被淘汰出局,裝機量前五的動力電池企業市場份額已達61%,預計今年將提升到71%,中小企業破局突圍待解。

補貼新政落地,車市迎來洗牌,儼然已成為“300+時代”的助推器。高續航里程電動車競相上市,低續航電動車面臨停產停售,微型車迎來了“淘汰”還是“升級”的抉擇,車企迎接新一輪大考。

612新政落地 新能源企業如何尋求各自生存空間?

鋰電“達沃斯”論壇組委會/電池百人會/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網創始人/董事長於清教

於清教表示,受補貼新政落地影響,新能源車產銷量開始下滑。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6萬輛和8.4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31.7%和42.9%。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4萬輛和6.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8.6%和29.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均完成2.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3.8%和102.0%。

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41.3萬輛和41.2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94.9%和111.5%。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1.4萬輛和31.3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79.0%和96.0%;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0萬輛和9.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70.2%和181.6%。

以2020年作為時間節點,受新能源汽車補貼結束漸進、新能源車衝刺年產銷200萬輛、動力電池成本競爭加劇、新能源車監管力度趨嚴等因素推動,企業感受到了空前的壓力。與此同時,瞄準外資投資逐步放開及補貼退坡的窗口期,跨國車企在華投資建廠熱情高漲,日韓電池企業也大有“捲土重來”之勢。

內有612補貼新政施壓,外有強鄰環伺,新能源車企、電池行業龍頭企業及中小企業該如何尋求各自的生存空間?引發新一輪的產業思考!

會上,於清教總結了,在補貼新政下,新能源車企、電池行業龍頭企業及中小企業如何尋求各自的生存空間的四點看法:①首先企業要擦亮眼睛,辯清目標和方向,尋找屬於自己的藍海;②要打造超越客戶需求的高性價比產品;③在新能源市場“倒春寒”來臨的時候一定要做三件事:首先要儲備足夠的食物(訂單),要多走出去引進來,要有禦寒的棉衣在技術、資金、人才等領域具有一定儲備;④要打“價值戰”少打“價格戰”,價格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傷害的不僅是企業的利潤,整個行業也不會長久發展。希望接下來的日子裡大家抱團發展,共同支持。

612新政落地 新能源企業如何尋求各自生存空間?

寧波容百副總裁劉德賢

在寧波容百副總裁劉德賢看來,新能源補貼政策推動國內電動汽車發展的同時也造成行業“魚龍混雜”的局面,由於補貼政策不斷調整,導致各個企業的發展策略也不斷調整。並且補貼發放越來越晚,造成行業內的很多企業,不管是車企、電池企業、還是材料企業甚至設備等領域的經營現金流出現問題。劉德賢建議,補貼可以慢慢取消掉,隨著企業間優勝劣汰的沉澱,市場會逐步變成健康的市場。

寧波容百是由北京容百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控股的高科技新能源材料企業,是一家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專業化研發與經營的跨國型集團公司,前身為寧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於2014年9月重組建立。自重組以來,公司已完成北京、湖北、貴州、韓國等地佈局,實現研發、生產雙重飛躍。

作為國內最先實現高鎳三元材料量產的企業,截止2017年,寧波容百已有三款材料量產,其中拳頭產品高鎳811材料由初時的小規模生產快速躍居全球出貨量第一。公司去年三元正極材料總產能達1.6萬噸、三元前驅體總產能1.7萬噸,實現營收20億元,居於國內行業領先位置。2018年,容百鋰寧波容百完成C輪融資,估值超過16億美金,成為寧波第二家獨角獸企業。

結合韓國先進的研發水平和銷售渠道,加之中國國內龐大的生產規模,寧波容百的三元正極材料已進入世界一流的電池材料供應鏈。未來,隨著動力鋰電池整體產能過剩與優質動力電池及原料的產能落後的矛盾進一步加深,公司將繼續狠抓技術驅動,穩固其在高鎳三元材料領域的先發優勢。此外,公司將通過加快佈局產業鏈上游,構建“從廢電池中來,到新電池中去”的資源回收循環與電池材料再製造的穩定安全供應體系。

(更多與會企業家、專家觀點陸續推出,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