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N在內容產業中到底扮演啥角色,爲什麼微博要拿30億扶植MCN?

黑馬哥這幾天一直泡在微博主辦的V影響力論壇,聽了很多場關於紅人和自媒體的論壇,感悟良多,對微博平臺和網紅產業,又有了全新的認知。

黑馬哥首先說說自己對本屆V影響力峰會的觀感,除了現場比較火爆以外,黑馬哥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一下本屆影響力論壇。這三個關鍵詞分別是:垂直、變現MCN

垂直指的就是垂直精細化內容運營。垂直和細分,這一點從峰會的簽到處就能感受到。在簽到臺,分別陳列著娛樂、體育、科技、科學、讀書、軍事、直播等各個類別的標識牌,分別用來接待各個類別的博主。分論壇的組織,也是按照各個類別來進行,幾乎每一個領域都有自己專屬的分論壇,幾乎每個論壇都爆滿。

V影響力論壇,不就是一個會議嗎,微博為什麼把峰會分拆的這麼細?在黑馬哥看來,峰會關於垂直論壇的安排,跟微博的垂直化運營的策略是一脈相承的,符合現在社交媒體的發展趨勢和規律。

微博經過8年多的發展,用戶需求越來越呈現垂直化、細分化的趨勢。原來,大家來微博上大多是關注一些幽默搞笑、星座、娛樂等大眾化的內容,現在用戶雖然對這類內容依舊感興趣,但是對一些自己實用型垂直內容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別是一些90後、95後,他們的興趣愛好更為寬泛,遍及二次元、旅遊、遊戲等各個領域。

正是基於這種用戶趨勢,今年以來,微博啟動的垂直化運作戰略,卓有成效。在微博垂直化運作的領域中,單月閱讀量超過百億的達到25個,較去年增加6個,分別為遊戲、攝影、時政、互聯網、旅遊和情感領域。在垂直領域中,遊戲、區域博主、電視劇、旅遊、綜藝節目、母嬰育兒等領域的閱讀量增幅均超過了100%。

內容和用戶採用垂直化運營以後,除了用戶更加精準以外,還有一個好處是變現容易。正如微博CEO王高飛所調侃的,在微博上只要有粉絲,不管顏值高低都可以變現,顏值高的可以通過直播和電商去變現,如果長得實在拿不出手,還可以通過知識付費去變現。

峰會自從舉辦以來,商業變現一直是要議題。在2017年峰會上,微博發佈的自媒體變現成績單很亮眼:2017年自媒體通過微博賦能而獲得的收入超過207億元,其中內容付費收入13.3億元,較去年增長明顯。

MCN在内容产业中到底扮演啥角色,为什么微博要拿30亿扶植MCN?

今年以來,微博已推出微博問答、V+會員、淘寶客等商業賦能工具,幫助一些知識型、專家型垂直型大V變現。微博的知識付費產品,為原創作者提升變現能力和規模,與此同時為用戶提供獨家、優質的付費內容。

舉個例子,科學領域博主@科學家種太陽 曾在微博曬圖,其單月V+會員流水達100萬,月新增會員超過3000人。醫療博主@營養師顧中一 甚至辭去在三甲醫院的工作,專職在微博上從事健康傳播。2018年微博將繼續在知識付費領域發力,V+會員計劃覆蓋2000個頭部作者,涉及20個領域,預計為自媒體帶來收入達5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知識付費以外,在微博賦能的自媒體收入中,電商收入達到了187億,佔了整個微博自媒體收入的很大比重。這裡指的電商,就是微博一直重點孵化的“紅人電商”。在剛剛過去的今年“雙11”中,微博紅人電商出盡風頭,4個紅人店交易額過億,紅人店首次進入全網女裝行業交易額前十。淘寶女裝行業交易額排名前10的紅人,全部來自與微博有深度合作的紅人電商機構。

在紅人電商產業鏈中,你就不得不提另外一個關鍵詞MCN。這裡說的“MCN”不是那個曾經紅極一時的通訊軟件,而是一種依託網絡平臺的商業變現模式。MCN英文全稱是“Multi-Channel Network”,是一種多頻道網絡的產品形態,將PGC內容聯合起來,在資本的有力支持下,保障內容的持續輸出,從而最終實現商業的穩定變現。

在今年的峰會上,微博官方最看重、提及最多的就是“MCN”,這當然跟微博今年的MCN戰略息息相關。今年5月,微博推出垂直MCN合作計劃,開啟各個垂直領域MCN機構的接入合作,共同發展建設各垂直領域的微博帳號和內容。微博通過資源傾斜和政策傾斜的方式,幫助垂直機構建設旗下優質帳號矩陣,包括帳號推薦、內容推薦、開放特定功能權限以及特定權益等深度合作模式,加快機構發展速度。

截止目前,微博合作的MCN機構已超過1200家,較去年增長268%;共覆蓋1.6萬個帳號,較去年提升305%;月閱讀量達1210億,同比大幅提升410%。微博與MCN的合作已經覆蓋到53個垂直領域,幾乎涵蓋微博用戶所關注的所有興趣領域。

最為重要的是,微博將拿出30億,從資金、創意、商業化等多重維度,在內容電商、優質短視頻、泛文娛方向,深度扶持生產優質內容的MCN機構。

MCN機構到底是什麼?在微博生態中扮演什麼的角色?為什麼微博要在MCN上砸30億重金呢?

我以我一個朋友的例子,講講到底什麼是MCN? 我在V影響力峰會上,碰到我的一個認識老朋友曠峰,他現在是蘇州大禹科技的CEO,而大禹科技就是國內數一數二的MCN機構。我在2011年的時候,跟曠峰認識,他當時還只是帶著幾個人運營幾個搞笑賬號,而現在他的團隊已經有300多人,公司已經孵化了“@一禪小和尚”、“@拜託啦學妹”、“@軟軟其實不太硬”、“@奔波兒灞與灞波爾奔”、“@野食小哥”、“low君看熱劇”等,被業內稱為“網紅界的黃埔軍校”。

MCN在内容产业中到底扮演啥角色,为什么微博要拿30亿扶植MCN?

曠峰告訴我,在早期做微博博主時,自己埋頭做內容就好了,粉絲積累起來自然會有廣告客戶來找你。而現在,個人博主很難在微博或者其他社交媒體平臺上出頭了。個人自己玩玩微博可以,但要想賺錢和商業化,必須依託相應的MCN機構。為什麼這麼說呢?原來微博內容運營很簡單,就是簡單的文字和圖片。而現在的微博內容,逐步以短視頻為主。如果沒有依託機構,單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做出高優質的短視頻的。內容做出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推廣,相比較個人而言,像大禹這種MCN機構,不僅有自己的新媒體矩陣,還有資本力量和微博政策的傾斜,優質內容在注入流量以後,很快就成為微博平臺上的頭部賬號。像“@一禪小和尚”、“@拜託啦學妹”、“@軟軟其實不太硬”等頭部網紅,都是通過這種方式來孵化出來的。

除了內容運營層面,MCN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功能是幫助網紅變現。大家都知道,現在網紅主要有三種變現方式,分別是廣告代言、電商和知識付費。在當前的商業環境下,除了內容付費以外,前兩種商業變現方式都需要依託MCN機構來進行。對於像大禹這種MCN機構,由於擁有一些頭部賬號,自然會吸引大量的廣告主和4A公司,他們通過與廣告主簽訂年框的方式,獲取與品牌的長期合作,這都是個人博主很難做到的。而對於電商變現,對MCN的要求會更高,不僅網紅的微博要運營,淘寶這些電商平臺也要運營,像服裝品類背後還需要供應鏈、物流等一系列的支撐,這都是個人網紅難以企及的。所以,電商網紅背後基本都是MCN機構在支撐,最終催生了像如涵等這些電商領域的MCN機構。

在黑馬哥看來,現在MCN機構在整個微博平臺和內容生態中扮演者承上啟下、商業樞紐的作用。一方面,像大禹、如涵這種MCN機構,通過與微博合作或者投資的方式,獲取微博平臺的政策傾斜和流量支持,讓自身的流量和品牌影響力有了保證。一方面,他們又通過孵化和簽約的方式去聚合更多的紅人,幫助微博平臺完善原創內容和內容生態,同時又幫助紅人去變現。

微博副總裁曹增輝表示,2018年,微博將進一步鞏固MCN生態,幫助MCN機構在內容垂直化、IP社交影響力,商業化等方面做出努力,促進MCN機構與微博共同成長。除了政策支持以外,微博還通過30億的聯合出品基金,從資金、創意、商業化等多重維度,在內容電商、優質短視頻、泛文娛方向,深度扶持生產優質內容的MCN機構。這表明,微博將通過投資的方式,延伸到內容產業的全產業鏈,通過MCN去佈局內容生態。

《2017中國網紅經濟發展洞察報告》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裡網紅經濟的基礎繼續擴大,除粉絲規模顯著提升外,網紅的商業化變現能力也不斷增強。同時,MCN成為網紅經濟的商業樞紐,超過90%的“頭部紅人”與MCN簽約,網紅與MCN簽約的整體比例提升到35%。MCN未來將在內容和網紅產業中,扮演者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得MCN者得天下。在黑馬哥看來,2018年微博拿30億去支持MCN,可以看出微博在網紅和內容產業的戰略佈局和決心。可以預見的是,2018年眾多MCN機構在微博的扶持下,會產生更多優質的內容,在孵化更多原創內容和IP的同時,也會產生更大的商業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