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的「重生」之路

有色金屬的“重生”之路

有色金屬的“重生”之路

近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會長王吉位在出席相關論壇分析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發展情況時表示: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中產量同比增長顯著,增長空間巨大。

現狀:再生有色金屬產業處於何種環境下?

2017年,我國再生銅鋁鉛鋅產量達到1375萬噸,同比增長10.44%。再生有色金屬產量佔當年有色金屬總產量的比例達到25%,國內廢有色金屬回收量同比穩步增長,其中廢銅和廢鋁金屬量分別為200萬噸和400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1.7%和9.2%。可見,國內回收量呈現出繼續增長的態勢。相應地,2018年我國進口原料相比於2017年出現了明顯下降。據統計,2018年一季度,我國廢銅、廢鋁的進口量分別為55萬噸和48.65萬噸,同比分別下降39.36%、7.65%。

有色金屬的“重生”之路

對於我國近期再生有色金屬產量提高、原料進口量下降的情況,王吉位認為,這一變化的產生有其特定的環境。首先,原料結構的根本改變。隨著可持續發展建設的推進,“綠色”、“環保”一度成為產業發展的高頻詞彙,國內回收體系建設也隨之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進而導致了再生資源進口加工企業和園區轉型速度加快。其次,技術水平的快速升級。

2018年,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再生銅、鋁、鉛冶煉行業都必須要獲得排汙許可認證。在這樣的形勢倒逼下,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得不加快技術裝備更新,提高環保投入,這無疑會推動行業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和趨勢,比如兩化融合不斷升級、“機器換人”技術紅利逐步顯現、精細化程度提高等,這些新變化對新產品開發、資源綜合利用、協同處置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最後,產業格局的深度調整。目前,我國有色金屬產業的產品鏈、產業鏈及功能鏈都在逐步延伸,有色金屬行業也將會在這一過程中探索與實踐有效的經驗和模式,推動生產方式向智能、柔性、精細化轉變,進而建立“互聯網+”協同製造的產業新模式。

前景:再生有色金屬產業規模還會擴大嗎?

對於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發展前景,王吉位表示,產業規模還有很大增長空間,我國銅鋁消費量累計超過3億噸,隨著報廢週期和進口政策調整,2018年我國將進入廢金屬回收高峰期。預計2025年我國廢銅資源超過300萬噸、廢鋁資源超過1500萬噸,為再生有色金屬產量增長奠定了基礎。同時,再生有色金屬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顯效期,產業結構正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的深度調整。

有色金屬的“重生”之路

《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再生銅鋁鉛佔銅鋁鉛供應的比重分別達到27%、20%、45%,預計到2025年上述比例還將進一步提高。據此可以預測,我國對產業發展質量的高要求還將進一步導致再生有色金屬產業規模的擴大。

行動:怎樣推進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發展?

有色金屬工業是製造業的重要基礎產業之一,是實現製造強國的重要支撐。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發展迅速,基本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科技工業建設的需要。但與世界強國相比,在技術創新、產業結構、質量效益、綠色發展、資源保障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對此,王吉位對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提出幾點建議:

其一,要正確認識廢金屬的資源環境屬性,加快構建競爭力導向的政策體系,繼續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

其二,進一步強化稅收優惠政策的槓桿作用,提升國內廢金屬回收利用水平,加強政府和行業協會引導,推動跨區域共建園區;

其三,加快研究多元化廢金屬回收體系,加強頂層設計,加快回收體系建設的服務鏈和功能鏈培育;

其四,引導回收體系與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綠色消費、綠色製造以及國民教育體系和文化體系銜接,切實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化。

有色金屬的“重生”之路

機遇與挑戰總是並存的,我國再生有色金屬產業的發展正處在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和重要戰略的機遇期,只要我們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循環發展之路,必將開創再生有色金屬產業新局面,為推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綠水青山”、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

本文由礦冶園原創,歡迎關注礦冶園公眾號,我們帶你一起長知識!

有色金屬的“重生”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