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中华文明起源!这项中华文明成果,在教科书中如此呈现!

5月28日上午,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成果有关情况。教育部教材局巡视员申继亮在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发布、发表,教育部正在积极对接,把这些新的成果及时反映到教科书里面。

如何把这些成果在青年学子群体中更好的普及?让我们一起听听申继亮在发布会上怎么说↓↓↓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中华文明起源!这项中华文明成果,在教科书中如此呈现!

教育部高度重视,

把这次工程的一些成果及时反映到教科书中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中华文明起源!这项中华文明成果,在教科书中如此呈现!

教育部一直很重视历史教育,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开始就介绍一些重要的历史知识,初中、高中设有必修的历史课。特别在初中根据学生认知理解能力,介绍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内容。

现在的教科书里面,无论是小学的道德与法治、初中和高中历史,还是大学里用的教科书,对于已经确认的一些重要成果,都有所反映。比如在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现在就有关于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齐家文化等等。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发布、发表,教育部也在积极对接,把这些新的成果及时反映到教科书里面。

现在初中用的历史教科书对照文明探源工程的成果修改方案已经确定,基本内容也基本确定下来了,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根据工程新成果,增补了一些知识。比如像石峁文化、屈家岭文化、宝墩遗址等,这些过去教科书里是没有的,根据这些工程的成果,补充到教科书里。

二是根据工程新成果,在原有的表述中又进一步细化。像良渚遗址中发现的大型水坝、古城遗址。

三是根据工程新成果,更新教科书里的一些图表。原来有一些遗址图里没有,现在做了修改补充,有些照片采用新的考古照片。初中教科书已经修完了,高中历史必修教科书关于中国史这部分也编完了,也对照研究成果进行了充实。

高校《考古学概论》教材也做了适当的调整。

总之,教育部高度重视把这次工程的一些成果及时反映到教科书中。因为教科书是最重要的传播载体,现在中小学在校的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就有1.5亿,普通高中大概3000万,加起来这个人群是非常庞大的。如果说大家从教科书里面能系统了解,传播面是很广的。通过老师的系统讲解,学生的理解会比较深刻。历史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尊、增强文化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也一直努力遵循这样一个原则,不断地充实更新历史考古和研究成果。

关于历史教科书这两年有不少的议论,比如最近几天有人说教科书里关于文天祥的内容没了。事实是七年级下册第十课有专门介绍文天祥的内容,说教科书把文天祥给删了,这个信息是不准的。历史教科书从编到审都是经过很多专家系统论证定下来的。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中华文明起源!这项中华文明成果,在教科书中如此呈现!

统编《历史》(七年级下册)有关于文天祥的内容

经过修改,希望能使学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早期农耕文明对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作用,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阅读链接

2001年,“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项目被正式提出,简称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截至目前,探源工程在以下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首先,以考古资料实证了中华大地5000年文明。其次,丰富了对人类文明起源的认知。第三,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有了总体认识。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中华文明起源!这项中华文明成果,在教科书中如此呈现!

设计:周 丹

主编:吴海涛

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中华文明起源!这项中华文明成果,在教科书中如此呈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