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破了脑袋的民办热,家长该如何抉择?听听民办初中校长怎么说!

浩浩荡荡的民办招生热了杭城半个教育圈,从上上周民办小学报名现场确认与面谈的疯狂排队到上周五杭州市区民办初中招生正式启动,这阵热潮始终不见消减,那么民办真的有那么好吗?家长们如此趋之若鹜,校长们又是怎么看的呢?

挤破了脑袋的民办热,家长该如何抉择?听听民办初中校长怎么说!

来看看他们是怎么说的~

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初中部校长 周虹

问:您觉得公办和民办都分别适合怎样的孩子?

周虹:

公办有公办的优势,民办这么多年发展下来也有一定的优势在,民办可能优秀的孩子比较多,所以他对学生的要求也会高一点。比如我们寄宿制学校,首先行为习惯方面、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学习态度方面、生活能力方面、团队意识方面,要求他更加独立,踏实勤奋,阳光正气。

公办的话只能就近招生,相对而言可能没有那么多选择权,那么招收的孩子水平可能也参差不齐,但公办有公办的好处,他的学生的相对水平比较均衡,那么以后对孩子保送或者知识接受水平方面要求都会降低一点,这样对于很多中档的孩子还是有他的优势的。像我们学校自主招生的一批孩子,相对来说理解力、表达力、学习力确实是比较强的,如果不是那么突出的孩子,在这样的群体里可能机会相对就会少一点。

还有一点,初中生正好处于身体的生长发育期,身心健康,心理素质好,无严重心理问题,包括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也还是蛮重要的。那么有些孩子到我们民办不一定适合,但是他到公办可能就会发展得很好。到民办因为竞争太激烈,可能很多孩子内心不是很强大的话,反而对他的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我认为还是要有一个理性的判断。

问:家长在择校的时候应该如何选择公办民办?

周虹:

我还是那句话,要有一个理性的判断,不要人云亦云。因为家长相对来说对自己的孩子应该是比较了解的,要在充分了解自己孩子和充分了解学校的基础上来选择学校。因为好学校很多,你的孩子适不适合这所学校还是需要一个理性的判断的。带着孩子去学校走走,了解一下学校,让学校招生办的老师把把脉,这也是对自己和对自己孩子的一种负责。所以还是我经常说的,在选择学校的过程当中,我们的家长要有良好的心态,要有三个不以:不以自己的良好愿望来替代孩子的实际需求,不以学校升学率的高低来简单地评判学校优劣,不以他人的人云亦云来遮蔽自己的理性判断。

归根结底选择学校要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家长的角色应该是当好参谋,而不是当司令。这里要做好引导和尊重,尊重孩子的意见,参与不是替代。家长如果可以做好参谋的话也可以降低决策带来的一些成本。很多孩子可能摇号进了这个学校,但是孩子跟不上,其实孩子也是痛苦的,家长也会很纠结。还有一个是招生季,可能很多优秀的孩子很多学校都对他抛出了橄榄枝,我觉得家长还是应该有这样的心态: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要遍地开花,把孩子弄得应接不暇,这样其实也是不利的,合适的就是最好的,不要跟风。作为家长更要关注的应该是孩子长远的发展,而不是短期的效应。

孩子应该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最好的别人。家长眼里总是最好的别人,“别人家的孩子”,我觉得家长的心态也要放正,并不是说没被民办学校录取你的孩子就不好,有些孩子在公办反而可以发展得很好。找到适合孩子的位置还是很关键的。

杭州观成中学校长 李洁

问:您觉得民办中学都有哪些优势?

李洁:

实际上,公办和民办只是特色差异吧。民办中学可能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更个性化一点,教学资源的配置可能可以更优化一点,像观成对学有余力的孩子就有一个培优计划。这就是个性化课程的体现。

问:家长比较关心孩子转到民办是否能够适应,孩子从公办小学转到民办初中,您认为他需要做哪些准备吗?包括心理等各方面,是否需要一个调整和准备的过程?

李洁:

民办学校可能在教学上还是有它的一些特点,只能说是特点,比如说教学节奏会快一点,教学的容量会大一些,在拓展延伸这方面在宽度和深度方面会更大更强一些。如果家长要选择民办学校的话可能得对孩子过去六年学业的积淀要有一个理性的评价,这是一个。

另外心理准备也是一方面,民办中学有这样一种教学的特点在,那么其实学生受到的心理压力、学业压力等显然会比在公办受到的更大一点,孩子肯定也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我们也希望家长可以综合考量。孩子他是不是“遇强则强”的这么一种性格,在过去六年的学习过程中家长应该是可以考量出来的。很多时候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原来的六年里学得不够扎实,心态也不是很好,我到中学后可以重新来过,不是这样的,我认为中学学习不是重新开始,应该是在原来六年的基础上做延展和延伸,所以家长一定要对孩子以往的学习习惯、学习结果有一个客观的分析,然后对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杭州萧山区惠立学校初中部校长 沈国强

问:惠立学校初中部的录取标准是什么呢?

沈国强:

对于小升初,家长最好要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的理念。对于申请入学惠立学校最关键的就是学生和家长要理解、认同并遵循惠立的特质(学生的培养目标)和价值观,其次是学生要具备符合惠立学校学习的必备学习能力和基础。

惠立学校初中部非常响应省教育厅关于初中入学的学习能力现测现评的要求,四月份开始的入学面谈活动中,我们着重考察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情况,而不是考量其学习知识的多寡,我们会有一整套完备的考察学习孩子学习能力的方法。同时也会考察学生以及家长对惠立价值观和特质的认同度。

问:有的家长会担心孩子到了国际范十足的学校会不会弱化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学习呢?学校在这方面在怎么做的?

沈国强:

当然,丰富学习课程内容,并不是刷几张相关试卷,我们的语文课程要真正能够把它当作语言的工具来学习,强调语文学科作为工具在交流、传承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作用,同时也把历史、地理课作为提高学生自身人文素养和能力的一个方面来学习。除了要保障、落实初中语文、数学和社会研习等优势学科的教学质量外,惠立学校还有一个办学目标:致力于建立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双语社群,在这样的社群里,让学生掌握足够的技能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社会。

大家都知道,英语语言学习相当重要,在我过往的教学经验中我的真实体会是,我们的孩子学习英语‘费时多、收效少’,英语教育我们花了孩子、老师大量的时间,但是收到的效果不甚理想。然而,充分浸润式的双语氛围能促进孩子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通过在惠立初中部的学习,要努力确保学生在高中的时候真正能够用到英语去解决问题和发展自己的才华,然后适应整个的不断发展的成长需求。

在杭州惠立学校,不仅仅是初中部,所有年段的教学团队和非教学团队的所有成员都能讲纯正流利的英语,这也是建构我们整个双语社群的一个有力的保障。此外,我们也会运用惠灵顿独特的教学方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制定适合他的全人教育课程,包括学业课程和课外拓展课程,并通过我们的幸福关怀体系和幸福课程实现个性化的教育,发展和成就孩子完美的个性。


新浪浙江教育频道

监制:毛亚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