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过祖峰的《面具》,是谍战剧该有的样子

回望上半年影视市场,可以用冷清二字形容,无爆款、无大剧。反倒是谍战剧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不论是开年播出的《风筝》,还是紧随其后的《和平饭店》,或是刚刚收官的《爱国者》、《脱身》,都激起了不少水花。

尤其是《风筝》更是取得了谍战剧史上不小的突破,在北京卫视播出时曾达到5.18的市场份额,位列上半年电视剧播出榜首,再次燃起了观众对谍战剧的热情和信心,当然也出现了《风筝》之后再无谍战的说法。《爱国者》和《脱身》两部电视剧更是将这一言论推到极致。

确认过祖峰的《面具》,是谍战剧该有的样子

实际上,这两部电视剧都不能算纯粹的谍战剧,《爱国者》是一部荡气回肠的东北抗日传奇史诗,《脱身》是一部有谍战元素的年代情感剧。然而,两部剧在开播宣传前不约而同主打谍战剧的噱头,又加上陈坤、万茜、张鲁一、佟丽娅等演员的人气,让冲着谍战剧来的观众不免感到失望,也引起了业内人士对谍战剧3.0时代的讨论和思考。

不过近日在北京卫视开播的谍战剧《面具》,倒是呈现出了谍战剧该有的底色与气质,烧脑的剧情、强情节的节奏、随时会到来的危机感,豆瓣一度评分9.0,被称为暑期档神剧。

确认过祖峰的《面具》,是谍战剧该有的样子

《面具》故事发生在1949年,潜伏在哈尔滨十年的国民党特务李春秋(祖峰饰)于平淡生活中被上级唤醒,除了要如履薄冰般执行残酷任务,他还不得不承受来自同事丁战国(侯勇饰)的怀疑与试探、面对来自妻子(梅婷饰)的不解与争执,由此落入内外交困的窘境,在特务身份和亲人间辗转挣扎。

确认过祖峰的《面具》,是谍战剧该有的样子

以往谍战剧中的主角,大多是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中共地下党员,或双面、多面间谍的身份,但本色是中国共产党员,要不然在审查上会有问题,而《面具》中李春秋的身份确实是国民党特务,建国后人人喊打的“特务”。如果说《风筝》已经将不同阵营中的善恶做到极致,那么《面具》中以“特务”来讲故事的视角算的上另辟蹊径,一大创新,也让看腻了谍战剧套路的观众眼前一亮。

确认过祖峰的《面具》,是谍战剧该有的样子

祖峰自《潜伏》后一战成名,随后扮演了不少谍战剧,在《面具》中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潜伏,在公安局中担任法医,技巧高超、判断准确,戴上一副眼镜,文质彬彬。谁曾想,这位专业过人、温文儒雅、家庭和睦、令人尊敬的法医,却拥有着另一重身份。

当时建国初期全面清算国民党遗留特务,并动员人民群众一起来抓特务,可以说,特务毫无藏身之地。因此,当李春秋被唤醒后,他平静的生活发生了一连串变化,他的身份随时会暴露,他的社会地位随时不保,甚至他的生命,以及妻儿也全然置于危险之中。

确认过祖峰的《面具》,是谍战剧该有的样子

谍战剧好看,在于主人公命运的不确定性,他的每次选择带来的结局都是未知,在面临危险后,他如何解除危险?一旦观众接受人物的设置,并产生共鸣后,心就会被牢牢抓住。比如,剧的开头,他被唤醒后接收的第一个任务,“假死”后离开妻儿、刺杀汉奸,怎么办?是服从,还是抗拒?他面临了第一个困境。

对于一个中年男人来说,虽然他心中仍有对党国的信仰,但让他二话不说抛妻弃子,确实难以选择。因此,他的另一个同伙老孟,选择了背叛,可以说,老孟是可怜的,他有一个干货铺子,一个温柔的妻子,不愿再去过刀尖舔血的日子了,但他无法逃离保密局的控制,最终只能反抗而被射杀,拿《我不是药神》那句台词来说,“他只想活命,有什么罪”。

确认过祖峰的《面具》,是谍战剧该有的样子

观众看谍战剧,看到的是智商角逐、针尖对麦芒的较量,《潜伏》中李崖是余则成的麦芒,《面具》中公安局的同事丁战国是李春秋的针尖,说起名字,他俩可以组个CP叫“春秋战国”。很有趣,侯勇饰演的丁战国是公安干警,也是李春秋的邻居,工作繁忙经常托他们照看女儿。

这有点像美剧《美国谍梦》中的设置,俄罗斯间谍在美国隐姓埋名,他们的邻居是一个观察力敏锐的FBI。在医院爆炸事件中,老丁亲眼看到李春秋拆炸弹,看傻了眼,一个文职会拆炸弹,而且竟然那么沉稳,对他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可以说,侯勇把这个角色演的入木三分,超强的逻辑推能力、忘我的工作态度,是一个强大的对手,但看预告,他也是一个身份成迷的人物,剧情不断反转。

确认过祖峰的《面具》,是谍战剧该有的样子

故事环环相扣,人物身份复杂,在刀尖上舞蹈,在魔窟中抽身,抽丝剥茧的推理,斗智斗勇中展现大智慧,最后被人物的奉献、牺牲而感动,这是谍战剧经久不衰的魅力,《面具》的开局看到这个潜质,希望能保持下去,不负谍迷期待。

确认过祖峰的《面具》,是谍战剧该有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