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疫苗的選擇及免疫效果的觀察

口蹄疫疫苗的選擇及免疫效果的觀察

王秀茹

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 FMD)在國內又稱“5號病”,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 FMDV)所引起的偶蹄動物傳染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 OIE)將其列為法定報告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近幾年,口蹄疫病毒在國內的流行表現由之前主要在秋冬季節發病(秋始、冬劇、春減、夏無)到現在一年四季都有發病,疫情流行逐漸呈現非季節性,多個毒株共同流行。根據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疫情監測結果,我國豬群目前主要流行O型和A型口蹄疫,自 2009年之後未見臨床病例報道。流行毒株主要有3個:O型Mya-98毒株、Pan-Aisa毒株以及A型Sea-97 G2毒株。從現有疫苗對流行毒株的保護性來看,我國現有的口蹄疫疫苗對目前的流行毒株都能形成有效保護。針對2013年新發A型疫情,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和國家口蹄疫參考實驗室聯合開展了A型AF72毒株、Re-A/WH/09毒株疫苗免疫攻毒試驗,結果表明兩種疫苗均可有效保護當前流行的A型病毒。

但是在臨床實際中,豬場口蹄疫疫情散發情況多有發生,豬場實際的疫苗抗體陽性率和保護率往往難以達到養殖戶預期水平。筆者根據自己實際工作中的接觸到的案例和豬場防疫情況,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口蹄疫免疫效果。

一、口蹄疫疫苗的選擇

口蹄疫病毒有7個血清型(O、A、C、SAT1、SAT2、SAT3、Asia-1),每個型又有多個亞型。7個血清型之間無交叉保護,同一型內各個亞型間交叉保護力不同,不能完全保證有交叉保護。當前國內豬場的口蹄疫流行還是以O型為主,A型雖有流行和散發,但具體佔有多大比例尚無官方統計數據。豬場首先必須要做好O型口蹄疫預防。當前豬用O型口蹄疫疫苗有滅活苗和合成肽苗兩種。其中豬用O型口蹄疫滅活苗包括(O/Mya98/BY/2010株)單O型苗和(O/Mya98/XJ/2010株+O/GX/09-7株)雙O型苗。因為後者的雙O型覆蓋O型毒株更廣,因此筆者推薦使用雙O型滅活苗。農業部尚未批准豬用A型口蹄疫疫苗生產,只有牛口蹄疫三價苗和牛用A型疫苗含有A型毒株。如果豬場診斷感染了A型口蹄疫或周邊環境有A型口蹄疫疫情需要防疫,可以使用含A型的牛用疫苗進行防疫。此外,豬用O型口蹄疫疫苗還有合成肽疫苗,相比滅活苗,合成肽疫苗有著抗原非常純淨,無免疫副反應等優點,當合成肽與當前流行毒株匹配度高時,同樣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保護效果。豬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多肽98+93)是第三代合成肽疫苗,肽鏈設計融入了緬甸98株、新豬毒和泛亞毒株,能充分覆蓋當前國內流行的O型口蹄疫,同時加入T-helper鏈,能刺激非特異性免疫反應,推薦使用。

二、免疫程序的制定

科學的免疫程序應該是每個豬場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而不是套用一些固定的免疫方案。首免時間選擇非常重要,一般來講,通過測定豬場的母源抗體來制定相應的免疫程序是最可靠的,在母源抗體消失的時間段進行一免是最有效的。實際生產中,由於大規模監測母源抗體的成本較高,很多豬場可能不做。筆者還是建議規模豬場根據母源抗體監測結果合理選擇首免時間,一個月後加強免疫。種公豬和母豬每年至少免疫3~4次,母豬要跟胎免疫。建議散養戶仔豬斷奶後立即首免,一個月後加強免疫。

三、免疫次數

毒株複雜性和四季多發性,免疫次數已經由多年前的兩次免疫增加到3~4次。

近幾年由於國內口蹄疫流免疫。目前來看,口蹄疫每年免疫3次是可行的,但不建議超過4次。因為免疫次數不是越多越好,機體免疫功能有一定限度,況且只要打針或多或少都會對豬有一定的刺激,而且機體的免疫應答也需要一定的實際。

四、免疫劑量

農業部規定的口蹄疫滅活苗注射劑量標準為體重10~25kg每頭接種1ml,25kg以上接種2ml;合成肽疫苗不論大小豬均注射1ml。然而在實際臨床中,一些豬場的注射劑量都超過了上述標準,25kg以上的豬注射3ml或4ml滅活苗的情況非常普遍,而合成肽疫苗注射2ml的情況也比較多。從筆者調查的實際情況看,一定範圍內的超出標準注射劑量的免疫並無不妥,有不少豬場人員反映高劑量的注射免疫效果好於標準劑量注射,尤其是保護效果。筆者建議規模養殖場口蹄疫免疫劑量應根據本場豬群的免疫抗體檢測情況進行制定,在標準劑量注射可以達到群體抗體陽性率預期的情況下,沒有必要進行高劑量注射,一方面造成疫苗浪費,另一方面高劑量可能帶入的雜蛋白更多,反而容易引起動物應激反應。

五、疫苗本身存在的問題

疫苗的有效抗原含量(146s)是最重要的,在一定範圍內,單位毫升內疫苗的有效抗原含量越高,純淨度越高,免疫效果自然會越好,否則就會差。

六、疫苗的運輸、儲存及使用方面的因素

疫苗從生產出來到使用前必須保持在其規定溫度範圍內,使用前要進行疫苗回溫。另外,注射部位、進針深淺的把握都很重要。

七、豬群體質健康狀況

豬群如果處於某種疾病的潛伏期,其機體對免疫應答反應減弱,比如豬群感染圓環病毒、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病毒、偽狂犬等病毒性疾病後,免疫能力降低,注射疫苗後可能會影響疫苗免疫效果。

八、環境應激因素

一般高溫、寒冷、驚嚇等環境變化產生的應急能抑制機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對抗原免疫應答能力下降,從而導致疫苗免疫保護力下降。

總之,在日趨複雜的口蹄疫流行現狀下,豬場在使用疫苗進行口蹄疫的防控時,選擇疫苗不僅要適合自己的豬場的實際,同時要綜合考慮豬場情況,科學制定有效的免疫程序,同時,必須認真做好防疫其他方面的工作,如對環境的要求,徹底進行消毒,注意豬舍的衛生、清潔、乾燥,冬季要溫暖保溫,才能最終達到好的免疫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