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點評道歉,網絡用戶還有多少隱私可言?

相信昨天關注大新聞的差友們應該都還記得,大眾點評下架了剛上線不久的:“ 展示好友去過的餐廳 ” 功能,並且還在微博上公開道歉了。

大眾點評道歉,網絡用戶還有多少隱私可言?

關於這件事吧,後臺有很多差友們瘋狂吐槽。

世超也是選了幾條好玩的留言跟差友們分享一下:

差友空白:

有一天,你和你女朋友去開房,回來以後發現室友都知道了。因為在美團訂的。

差友薛定諤的貓:

想當年,我們在美團上看到室友揹著女票稱別的小姐姐是女朋友評價點評外賣,看到的那一刻,讓我有種覺得自己是福爾摩斯的錯覺。

差友Eric:

大眾點評帶你一條單身狗交友,戀愛,結婚,出軌,再回到單身狗。容易嗎?

沒錯,這些你以為是段子的事情,都是真真實實發生在差友們身邊的事情。

而且拿著用戶隱私去吸引人眼球,賺取大家認同感的事情並不止大眾點評一家,美團也進行過類似的騷操作。

大眾點評道歉,網絡用戶還有多少隱私可言?

要知道像大眾點評、美團這樣,跟我們生活契合度非常高的平臺,增加 “ 好友去過的餐廳 ” 這樣的功能,透露我們個人隱私的信息量實在太豐富了。。。

舉個例子:如果有一位對你不死心的前男友,在你的大眾點評上看見了你曾經去過的餐廳,猜測你很可能還會再次光顧這家店,於是每天在店門口蹲點守候。巧的是你們還真遇見了,並且你還帶牽著你現任的男朋友。

然後故事會怎麼發展呢?差友們可以自行腦補一下,後果可能是不堪設想的。。。

大眾點評道歉,網絡用戶還有多少隱私可言?

這就是,大眾點評未經允許暴露我們個人隱私存在的安全隱患。而這些問題卻很容易被大家忽略。

相信大家還記得不久前微信上線不久就急忙下架的:公眾號好友留言置頂功能吧。

這個功能最大的作用就是把公眾號朋友的留言置頂出來,並且這些留言是不需要經過公眾號的精選也能看到。

圖片來源網絡

大眾點評道歉,網絡用戶還有多少隱私可言?

不知道差友們在見到這些朋友留言的時候,會不會有一種被偷窺的感覺。這種感覺就像你用微信跟別人聊天時,你朋友卻一直在背後盯著你看一樣。

這樣的用戶體驗,實在是太差了。這大概也是微信急急忙忙下架了這個功能的主要原因吧。

除此之外,微信還搞了些類似:你朋友讀過的文章、你朋友看過的廣告、你朋友玩過的小遊戲,這樣的操作。

大眾點評道歉,網絡用戶還有多少隱私可言?

無論是微信也好,大眾點評也罷,這些 App 的初衷大概都是為了增加大家的認同感吧。但是卻用了一種出賣我們隱私的方式,世超覺得這樣的方式還是有待思考的。

同樣是用戶隱私,差評君曾經給大家科普過蘋果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態度( 傳送門 )。

在蘋果看來,蒐集用戶數據是被賦予的一種特權,那麼蘋果公司應該儘量剋制自己,減少數據採集量,添加擾動,不惜犧牲一點點數據可靠性也要保護用戶的隱私。

大眾點評道歉,網絡用戶還有多少隱私可言?

我們的生活不是段子,我們的隱私也不應該以這樣一種方式被出賣。無論你是大眾點評也好,還是微信也罷。

你們都抱著增加用戶好感度的初衷設計了這樣的功能,可是我們最基本隱私問題得不到應有的尊重,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