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圖文興邦、嘔心瀝血被毛澤東稱爲萬世師表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不懂的事情或者事物就會去請教別人。於是就稱這個人為導師。什麼人都稱導師,教人唱歌、跳舞、創業和成功。所有人都稱為導師,導師這個詞多少恐怕已經受其汙染了吧?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被後人尊為‘萬世師表‘的第一人!

他圖文興邦、嘔心瀝血被毛澤東稱為萬世師表

教育乃強國之基,立國之本!這是陶行知的名言,這句話我們小學就知道了。他的一生都在傳揚平民教育,主張民主教育。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他圖文興邦、嘔心瀝血被毛澤東稱為萬世師表

他先後在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立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等職。主修教育。

1917年一個成功的中國知識分子從海外留學回來,他那個時候並沒有享受著成功,而是重新定義何為成功!他要讓自己和祖國重新建立關聯,與此同時,他意識到當時中國有兩億文盲,有七千萬兒童沒有任何機會接受教育。那時候的陶行知以他之所知,以他之所學,本可以轉身而為人上之人,而他並沒有這麼做。他深知這個國家以農立國,當時人們十之八九生活在鄉下,所以中國的教育必須要從農村興起。揚言要培養100萬農村教師,他這麼說於是就這麼做,毅然辭去自己原在南京的大學教授職務,同時邀請自己的朋友,學者一起去到南京北郊曉莊的一個小村落任教,傳播新的知識和觀念。包括那些年邁的爺爺奶奶們,那些富人家裡的傭人,那些財主家的幫工,那些貨場的腳力,那些街頭的打雜者,那些拉黃包車的師傅們,都識字。

他為中國教育的崛起一直在路上,只要有陶行知所在的地方就有平民教育的希望。

他圖文興邦、嘔心瀝血被毛澤東稱為萬世師表

陶行知以赤子之忱表達的思想和實踐,代表了近代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近代中國的危機多難,又使“教育救國”成為許多知識分子的夢想,陶行知正是其中最為傑出的人物之一。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忱,為中國教育探尋新路。最可貴的是,他不僅在理論上進行探索,又以“甘當駱駝”的精神努力踐行平民教育,30年如一日矢志不移,其精神為人所同欽,世所共仰。在長期的艱難跋涉中,陶行知逐步認識到,不改造舊中國黑暗的政治,就不可能真正繁榮中國的文化教育。因此,在四十年代中期他發表了《民主教育之普及》等文章,揭露和抨擊國民黨推行的法西斯教育,提出了生活教育的四大方針,這就是民主的、科學的、大眾的、創造的教育。這一思想,同毛澤東提出的新民主主義文化已是精髓相通。由於思想上的一致,他和許多知識分子一起不約而同地站到了人民革命力量的一邊,成為周恩來所讚譽的“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

陶行知的教育活動是在當時民族危亡、國難當頭的社會環境中進行的,因此他的教育實踐是與民主愛國的活動相伴而行的。早年他曾投身於辛亥革命,“九·一八”事變、“一·二八”事變後,積極從事抗日救亡運動,參與發起上海文化界救國會,組織國難教育社等。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長期勞累過度,突發腦溢血,不幸逝世於上海,享年55歲,他的葬禮上在南京舉行,場面極其隆重無論是老幼婦孺還是皇親國戚都有到場。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陳賡、鄧穎超,彭德懷等諸多大將和元帥也到了現場。輓聯上則有幾幅的親筆提名

萬世師表—— 宋慶齡

當今聖人——董必武

而後人對他的評價也頗高,兩千年前孔仲尼,兩千年後陶行知—— 郭沫若

現如今全是發財的師傅,全是教人營生的導師!而陶行知他以他的生命質量重新撐起導師這兩個字的隆重分量。他以他自己的生命光亮重新點亮導師這兩個字的生命光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