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离职,会给企业带来哪些知识产权风险?企业该如何规避?

员工离职,会给企业带来哪些知识产权风险?企业该如何规避?

企业是人的组合,经营一家公司,需要所有人群策群力。

其中,就涉及到很多知识产权的问题,比如:申请的商标、发明的专利、撰写的文案等等。

这些都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未来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知识产权是由人创造出来的,在公司里面,创作者更多的是员工,而不是老板。

所以,涉及到企业知识产权的员工离职,对公司来说是会有一定影响的!

员工离职,会给企业带来哪些知识产权风险?企业该如何规避?

第一,知识产权的归属。

很多企业会注册商标、申请专利。注册商标的时候,用的是法定代表人的名字;申请专利的时候,用的是开发人员或者法定代表人的名字。

这些人在公司的时候,公司使用这些商标、专利,不会有什么问题。可当这些人离职的时候,公司如果没有与其签订知识产权转让协议书,那该专利或者商标就还是他个人的,将来公司如果要使用,还必须经过他们的授权才行,否则就是侵权。授权就意味着,公司需要向其支付相应的费用,不然员工是可以不让公司使用的。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专利,发明人和专利权人是可以分开的,可是在有的国家是不分开的。因此,公司要求员工转让专利的时候,发明人也要记得进行变更。否则,员工照样可以拿这个发明去相关国家申请这个专利。如果是外贸企业,出口的国家又刚好是员工申请专利的国家,公司要在那里销售该产品,也需要该员工授权。

员工离职,会给企业带来哪些知识产权风险?企业该如何规避?

第二,商业秘密的泄露。

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技术,这些技术可能还没有申请转变成专利。但是,它们依然属于公司的商业秘密的范畴。员工在离职的时候,很有可能带着这些技术到下一家公司任职,用这些技术为下一家公司服务。如此一来,公司的商业秘密就泄露了,竞争对手很容易抓住这个机遇,给予公司沉重的打击。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公司应该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保密协议》可以要求员工不得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竞业限制协议》可以要求员工在离职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与本企业业务相竞争的工作。

员工离职,会给企业带来哪些知识产权风险?企业该如何规避?

第三,奖励与补偿

职务发明的所有权一般是归于企业。但是,不管怎么说,那也是个人或团队的智力成果。公司提供条件,员工提供创新性的思维等。开发的条件容易有,可是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却不容易有。因此,对于员工的开发行为,公司应该对其提供一定的奖励。否则员工很有可能会因此而离开公司,投入他人的怀抱。

员工离职后,公司如果与其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公司就应当为其提供一定的补偿。因为员工为了公司而临时性地牺牲了自己的专业,影响了接下来的就业、收入等情况,公司理应为其提供相应的补偿。


原创声明:本文为讼赢法律平台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转载!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请转发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