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博士回貴州做醫生:「回來,沒有後悔可言」

“回貴州的工作已經定了嗎?”“定了定了,馬上回去7月份就要上班了。”面對記者的鏡頭,他難掩喜悅。

复旦博士回贵州做医生:“回来,没有后悔可言”

近日,一則“復旦博士放棄海外名校博士後,回貴州做醫生”的新聞,感動了很多人,微博話題閱讀量高達1.4億。今天,貴陽網記者獨家訪談這位博士畢業生,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的故事。

他叫胡馗,生於1986年10月,是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心臟外科專業2015級博士研究生,也是歐洲心臟病協會會員,發表過SCI論文6篇,申請專利6項。

复旦博士回贵州做医生:“回来,没有后悔可言”

胡馗出生在貴州的偏遠農村,一路攻讀到博士。面對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後和上海的工作機會,他選擇回貴州老家,做一個“赤腳醫生”。

為何回貴州,胡馗說——“君子出言,一諾千金”

記者在訪談中瞭解到,經過嚴苛的考試、面試,胡馗在2014年以研究生身份考進貴州省人民醫院最優秀的心外科科室。之後又決定繼續讀博。臨走時,胡博士對醫院說,畢業了我一定會回來。君子出言,一諾千金。2018年畢業,2018年迴歸。

复旦博士回贵州做医生:“回来,没有后悔可言”

值得一提的是,胡馗和妻子是高中同學,相戀10年,本科異地,研究生開始都進入了復旦醫學院,碩博期間一起學習,彼此照顧。接下來,兩人還將一同在貴州省人民醫院工作。

面對質疑,胡馗說——“回來,沒有什麼後悔的”

复旦博士回贵州做医生:“回来,没有后悔可言”

胡馗在此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覺得貴州更需要我,哪怕只有一點點促進或帶動作用,這於我而言就是有意義的”。

有網友留言說,美國、上海的工作條件,比貴州好,可以肯定的說,他一定會後悔的。面對是否會後悔這個問題,胡馗坦然一笑,在採訪中表示:“在選擇讀博這條路的時候,就跟導師講明,讀完我要回貴州。回來這個行為就好比當年導師們學成從國外歸來,想的更多的是付出與奉獻,回來這個行為不只是現在,還是20年後。沒有什麼後悔的。”

寄語年輕人,胡馗說——“想好自己要做的,堅定走下去”

复旦博士回贵州做医生:“回来,没有后悔可言”

訪談中聊起自己的導師時,胡馗侃侃而談。“我的導師王春生對我的影響非常大,他已經54歲了,但依舊堅守崗位,在臨床奮戰,完全以病人為中心,仔細為病人考慮。以他的社會地位根本不需要如此勞累,但他還在堅持。我想這就是真正的喜歡了。”

在談到人生目標時,胡馗說,“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成為一個優秀的外科醫生。”最後的訪談中,胡馗也給貴州的年輕人送了寄語:“想好自己要做的,然後堅定的走下去。”

人物名片

复旦博士回贵州做医生:“回来,没有后悔可言”

胡馗,復旦大學中山醫院心外科專業2015級博士研究生,中共黨員;

歐洲心臟病協會會員,中國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青年會員;

以第一作者(含共同)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其中SCI論文6篇,累計影響因子42。申請專利6項。

受邀在ESCCONGRESS (歐洲心臟病協會年會),AATS Annual Meeting(美國胸外科協會年會)等心血管及心胸外科領域國際頂級學術會議做大會發言,多次受邀在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分會年會做大會發言;

主持省級課題1項、院級課題1項,參與國家級課題7項;

擔任SCI收錄期刊《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雜誌Section Editor,《Journal of Surgery andPerioperative Care》雜誌編委;

榮獲2018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復旦大學楓林校區研究生第四屆“楓林之星”, 光華獎學金,第一三共製藥獎學金,“探索臨床研究前沿”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二等獎等榮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