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吧!關於跨省異地看病結算報銷怎麼做?全在這裡!

在我們仁本的後臺,被問到最多的恐怕就是關於異地就醫看病的問題了,所以小編專門整理了一些你需要了解的知識,建議這篇收藏一下,以後遇到問題找起來就方便啦:

俗話說得好,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平時有個頭疼腦熱還好說,要是真的生病住院了,花費都不會太少。所以,這個時候有醫保首先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恰好生病的時候你在外地,不管是外派常駐還是短期出差甚至是回家探親,這就醫報銷的問題就會很麻煩。

收藏吧!關於跨省異地看病結算報銷怎麼做?全在這裡!

6月初,人社部公佈過一個數據:截至4月30日,我國跨省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已達9280家,實現異地就醫直接結算40.3萬人次。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這件事,並不是說你人在外地,生病一刷社保卡就可以結算,而是需要先申請就醫備案的。

哪些人可以申請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1、異地安置退休人員

即退休後在異地定居並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員

2、異地長期居住人員

即在異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參保地規定的人員

3、常駐異地工作人員

即用人單位派駐異地工作且符合參保地規定的人員

4、異地轉診人員

就是符合參保地轉診規定的人員

怎樣辦理異地就醫備案手續?

以北京為例:

​登錄“北京市社會保險網上服務平臺(網址:www.bjrbj.gov.cn/csibiz)”,在通知公告欄閱讀《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知情同意書》。

由參保人填寫《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備案登記表》(以下簡稱“直接結算備案登記表”)一式兩份,當地定點醫療機構和醫保近經辦機構無需蓋章,單位蓋章後可直接辦理。

​應填寫《北京市基本醫療保險跨省異地就醫醫療費用手工報銷備案登記表》(以下簡稱“手工報銷備案登記表”)一式兩份,且當地定點醫院和醫保經辦機構均需蓋章。

如果是新農合的參保人,需要去衛生部門申請獲得批准後,才可以報銷異地就醫的費用,或由醫院出具轉診證明。

收藏吧!關於跨省異地看病結算報銷怎麼做?全在這裡!

如果找所在單位去備案,你可以:

請用人單位經辦人員攜帶上述表格及你的社保卡向所屬到社保經辦機構為參保人辦理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備案申請。

經申請檢測通過的,社保經辦機構辦理異地定點機構變更手續,同時通過異地結算平臺在人社部提供的“持卡庫”進行社保卡鑑權。

鑑權通過的,社保經辦機構進行變更人員類別,進行異地持卡就醫實時結算確認。

上述備案流程說起來簡單,但是要注意,辦理異地安置就醫的手續是不能個人去辦理的。在職長期駐外人員需要向單位提出申請,退休異地安置人員則需要向社保所提出申請。之後,單位或者社保所的工作人員就會下載相應的表格,在表格中變更個人參保信息,由在職或退休,更改為在職長期駐外或異地安置,並登記參保人居住地、銀行賬號等信息。填寫好相應信息,選擇好定點醫療機構,將資料送到當地醫保部門和選定醫療機構分別審批蓋章。而且,在職長期駐外人員所選擇的當地定點醫院級別需要是二級及以上,退休異地安置人員選擇的定點醫療機構級別需要是一級及以上,如果當地有的社區醫院未評級,是不能選為定點醫療機構的。隨後,單位或社保所的經辦員就可以攜帶上述表格到社保中心辦理信息變更。信息變更完成後,參保人在異地發生的符合條件的醫療費用就可以報銷了。

備案後幾天生效?

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備案完成後,次日生效。

異地就醫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帶社保卡!

收藏吧!關於跨省異地看病結算報銷怎麼做?全在這裡!

在相關部門進行登記後,您在指定的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就

可以跟在本地就醫醫院一樣,只需出示社保卡,然後繳納自付部分就好啦~

​注意:沒做過登記備案的話,只能報銷急診醫療費,其他費用是不能報銷的。辦理過登記的,在異地對應辦理的醫院住院也是可以直接結算的哦!

那麼跨省就醫時,你的醫保如何結算?

收藏吧!關於跨省異地看病結算報銷怎麼做?全在這裡!

異地醫保報銷比例是多少呢

1、門診報銷的比例

普通門診不設起付線。全體參保居民均享受普通門診待遇。一個醫療保險年度內,普通門診不設起付線,進入門診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內的醫療費用按60%的比例報銷,統籌基金年度個人最高支付限額為400元。

2、住院報銷比例

連續參保時間越長報銷比例越大。參保居民連續繳費每滿5年,醫保基金住院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累計不超過10個百分點。如果從2007年連續10年參保,那麼在三級、二級、一級醫院的住院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0%、80%、90%。

3、二次報銷比例

“二次報銷”後還可能有“再次報銷”。在參保居民單次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中,屬城鎮居民基本醫保統籌基金支付範圍內的部分,在基本醫保統籌基金按比例支付後,其個人負擔超過8000元以上的部分,由大病保險資金對超過部分按55%的比例給予“二次報銷”。

參保居民個人年度多次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在基本醫保及“二次報銷”支付後,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住院醫療費(含合規、合理的自費部分)超過2.5萬元以上的部分,由大病保險資金對超過部分按55%的比例給予“再次報銷”,大病保險資金年度個人最高支付限額為25萬元。

4、報銷額度

每年最高可報銷37萬元。參加我市城鎮居民醫保的居民,其基本醫保的年度支付限額為12萬元,大病保險的支付限額為25萬元。因此,參保者每年最高可報銷達37萬元。

需要變更、取消異地就醫備案,該怎麼辦?

變更、取消異地就醫備案,也不能個人辦理,需要你所在單位根據實際情況分別填寫“直接結算備案登記表”,“手工報銷備案登記表”和定點醫院“跨省異地就醫備案登記表”一式兩份,報社保經辦機構變更、取消異地就醫備案。

收藏吧!關於跨省異地看病結算報銷怎麼做?全在這裡!

這裡還有一些注意事項

1.報銷範圍,以就醫城市為準

在異地就醫時,報銷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服務設施能不能報銷,以就醫的城市當地報銷範圍為準。

2. 報銷多少,參保地說了算

雖然報什麼,要按就醫地的標準來,但報多少,得按參保地的報銷比例。比如報銷的起付線、報銷比例,以及最高報銷限額,要看患者參保的“本地”標準。

這樣做是為了避免過多異地就醫行為,瓜分就醫地的城市基礎醫保基金,而導致出現不公平的現象。

因為大部分異地就醫會出現在醫療資源相對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大多在醫保政策上屬於“交的多報的多”,如果允許異地就醫人員以原來自己城市更低水平的醫保繳費標準,享受異地同樣的報銷比例,是有點不公平的。

3. 異地就醫,有問題,找“異地”

去外地看病,如果服務過程中,醫療行為和費用等出現問題,可以找回異地經辦機關。異地的醫院有責任為外地患者提供和本地患者一樣的服務,包括信息記錄、醫療行為監控,醫療費用的審核等。

然鵝,大家遇到的也可能是沒有備案過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甚至連社保卡都沒帶的異地就醫突發情況,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看病報銷呢?

其實,有幾種在異地就醫時未使用社保卡或無法使用社保卡的情況,是可以手工報銷的。

什麼情況下在異地沒有社保卡也可以報銷?

1.新參統社保卡未下發,使用臨時卡片就醫;

2.社保卡丟失、損壞,掛失後使用補換卡領卡證明就醫;

3.異地安置人員在安置地所選擇的2家定點醫療機構就醫;

4.手工報銷期間(做手工報銷期間社保卡壓在社保中心,員工去又就醫)發生的就醫費用;

6、員工在出差或探親期間因急性病發生的急診費用或急診入院發生費用;

異地就醫去哪報銷?

1、特殊情況下,出差、探親、休假等原因在異地發生的緊急住院醫療費用,應按照參保所在地醫療保險辦法的具體規定進行費用報銷。一般在急診的情況下,允許就近診治。治療後,憑治療醫院出具的有效憑證回所在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報銷。

2、另外如果已經退休的,身邊子女在北京定居的,回參保地的醫保中心申請退休人員異地安置,辦好後就可以在外地選擇一到兩家定點醫院就醫,費用先自己墊付,然後回參保地醫保中心報銷。

因特殊原因導致異地就醫時未能在醫療機構現場直接結算的,在已選定的異地醫療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由個人全額墊付,應在出院後60天內持以下資料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辦理異地住院報銷,需要攜帶的資料有:

(1)住院醫療收費收據原件;

(2)住院疾病診斷證明原件;

(3)住院醫療費用明細彙總清單原件;

(4)出院小結或出院記錄的複印件;

(5)入院記錄複印件(如急診或外傷入院需提供);

(6)《市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異地就醫批覆意見》的原件及複印件(限2010年1月1日後辦理的異地就醫登記)或《市基本醫療保險長期外地(工作)人員申報表》複印件(限2010年1月1日前辦理的異地就醫登記);

(7)本人的社會保障卡或身份證原件及正反兩面複印件,他人代辦需同時提供代辦人的身份證或社會保障卡原件及正反兩面複印件;

(8)社保部門規定的其他資料。

說了這麼多,小編還是得提醒你,異地就醫這種事,還是要記得帶!社!保!卡!最!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