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禁而不絕的五大根源

糾正“四風”不能止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經過十八大以來五年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反“四風”取得重大成效。同時仍需看到,面上的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基本剎住,但呈現出隱形變異、窺測反彈的新特點,尤其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單位還比較突出,影響政令暢通,成為中央決策部署貫徹執行的“攔路虎”。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絕其源。推動作風建設深入開展,“開刀”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必須深挖根源,找準“病灶”。

根源一:政績觀扭曲導致脫離實際胡亂作為

俗話講,“無利不起早”,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不是憑空產生的,之所以總有黨員幹部想方設法為之,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往往能夠製造出好看的“政績”。

黨員幹部重視政績,這本身無可非議。但是,有的黨員幹部卻只重顯績不重隱績,只練唱功不練做功,只作秀不做事,抓工作只要“短平快”不要“長遠實”,更有甚者還弄虛作假,搞“數字政績”、“虛假政績”,矇蔽群眾、欺騙上級。

當政績觀發生扭曲,做工作不是為了讓群眾滿意,而是為了讓領導注意,“荒山刷綠漆”、“圍擋遮危房”、重大活動“群眾不夠幹部湊”、給貧困老人送跑步機等“奇葩”現象便會恣意生長。有的熱衷於造聲勢、出風頭,把組織媒體發新聞、上電視作為頭等大事,工作卻不了了之;有的醉心於造節辦節,靠高價請大牌明星來擴大所謂的“知名度”;有的把全村的牲畜趕到一戶,以應對上級檢查等等。對這些為了博眼球、顯“政績”的現象必須仔細甄別、堅決說“不”。

根源二:缺乏擔當、本領恐慌導致懶政怠政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產生,與一些黨員幹部懶政怠政密不可分。不分緣由的“一禁了之”,不管實際的“搞一刀切”,不問是非的“各打三十大板”,等等,都屬於此類。

懶政怠政歸根到底與缺乏擔當精神、欠缺擔當本領有關。只想攬權不想擔責,只想出彩不想出力,自然遇見好事就辦,遇見困難就拖,遇見矛盾就躲,“只求不出事,寧願不做事”。缺乏擔當本領,不會與時俱進、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就只能照搬照抄上級要求,“上下一般粗”,妄圖“一把鑰匙開各種鎖”,抑或囫圇吞棗、不求甚解,“依葫蘆畫瓢”,想要“一個藥方包治百病”。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強調“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要求增強學習本領、政治領導本領、改革創新本領、狠抓落實本領等“八大本領”,認真貫徹這些要求,才是消除懶政怠政類形式主義的不二法寶。

根源三:“官本位”思想影響導致脫離群眾高高在上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積弊甚深,與傳統文化糟粕的流毒有著密切關係,這當中,“官本位”思想和“面子”文化影響最深。

官僚主義自不必說,無論是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高高在上,還是作風霸道、迷戀特權的目中無人,都折射出權力的任性。受“官本位”思想影響,一些黨員幹部自覺不自覺地就有了“官老爺”做派和“衙門作風”,出門“講排場、耍威風”,群眾辦事“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包括“門好進、臉好看”但依然“事難辦”,“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對上唯唯諾諾,對下橫眉立目”,等等,都是這種做派的表現。

此外,“講面子”“好面子”等思想深深根植,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中國人的面子情結源遠流長,魯迅先生曾辛辣地將面子喻為中國人的“精神綱領”。現實中,“死要面子活受罪”,“寧失‘裡子’也要‘面子’”,“做足‘面子’好顯擺”等現象並不鮮見,有的領導幹部下基層調研習慣層層陪同、前呼後擁,有的習慣以開會解決問題,大會小會“各方代表”都得到齊以顯示重要重視等,歸根到底還是“面子”文化作祟。

黨員幹部是人民的公僕,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奉為宗旨,旗幟鮮明地把“官本位”思想糟粕掃進了歷史的故紙堆。同時,面子固然重要,但沒有“裡子”的“面子”根本就是“無皮之毛”,無論是領導幹部的個人形象,還是一個地方、一個部門、一個單位的形象,都不單單是靠面子撐起來的,都要建立在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基礎之上,“裝門面”“撐場面”的“假把式”最終都會淪為“遮羞布”。只有真正從思想上構築起抵制“官本位”思想和“面子”文化的堤壩,才能最大限度削減此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存在的土壤和空間。

根源四:發現難監督難導致心存僥倖少有顧忌

形式主義之所以屢禁不止,還在於形式主義的界線往往不是那麼明晰,甄別起來有一定困難,給監督和問責帶來一定難度。特別是形式主義者往往又會擺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披上各種各樣“政治正確”的外衣,具有極強的迷惑性。

儘管這些“障眼法”騙得了一時騙不了一世,但在客觀上增加了形式主義被發現的難度,造成監督難以及時到位,這讓形式主義的想法、做法在一些黨員幹部中始終存在市場。而且,有時候形式主義帶來的損失和危害並不直接,這不僅帶來監督的滯後,追責也難以及時跟上。由此一些黨員幹部索性平日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甚至聽之任之,監督和處罰都沒有動真碰硬,甚至陷入“以形式主義反形式主義”的怪圈之中,客觀上縱容和助長了形式主義。

根源五:上級罔顧實際,下級應付差事,官僚主義催生形式主義

有人說形式主義的發生,有時是被官僚主義給“逼”出來的,不無道理。有的地方和部門領導幹部不調查、不研究,拍腦袋決策,提出的要求、制定的政策脫離實際,在執行時下級只能以形式主義應付。

作為行政管理的最小細胞,基層單位人手有限,卻是“上面千條線,底下一根針”,對應著各路“條條塊塊”,上級的各類檢查督導統計等如同“走馬燈”,常讓基層幹部疲於應付。

“一天接待9撥領導,有督查組、調研組、檢查組、考察組、採訪組,各級來的都有”“一個小村一年用了三箱多紙,絕大多數都用在打印上級單位要求的各類表格上” ……曾有媒體報道,江蘇一位大學生村官每月工作用過的文件夾裡,每個大文件夾下面密密麻麻套著很多小文件夾,裡面全都是要遞交給上級“條塊”部門的表格,“我們舉辦一個有關留守兒童的活動,雖然內容、意義、流程都是一樣的,但因為涉及的部門側重點有所不同,所以每張表格要想方設法填得不一樣。”

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名目繁多,花樣不斷翻新。然而萬變不離其宗,產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最根本的還在於一些黨員幹部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漠,缺乏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不斷厚植黨執政的群眾基礎。按照十九大部署要求,不斷把作風建設往縱深推進,尤其是從源頭上校準黨員幹部的思想航標,讓“關鍵少數”帶好頭、作表率,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才最終可期。


來源:據《中國紀檢監察》雜誌2018年第1期文章《深挖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五大根源》,作者:餘哲西,有刪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