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又雙叒叕過去了 你有沒有認識到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是什麼

春節又雙叒叕過去了 你有沒有認識到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是什麼

春節的假期又這麼順遂的從我們身邊流淌而過,在這個階段中,作為一年一度的人類大遷移,中國人以小家庭、大家庭為核心經過了各種人情世故的碰撞。

在這個階段裡,我們會經歷各種內心的考量。

已婚人士常常會為去誰家裡過年,拜年這個流程怎麼走而糾結,往往在這樣的端口,可能會造成日常積累的小摩擦的集中爆發。

而何種取捨,只不過是平時家庭生活的一種展現縮影。如何去處理,如何去避免,都不是一兩句好話、一兩封紅包能夠解決的。

春節又雙叒叕過去了 你有沒有認識到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是什麼

這需要我們認識到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關係是什麼。

家庭中最為重要的關係是什麼呢?

不是父母關係、不是子女關係,而是夫妻關係。

中國人歷來講究血緣,這是一種從小就耳濡目染的傳統。我們與自己的父母有血緣關係,與自己的子女有血緣關係,唯獨與自己的愛人沒有這種羈絆。

對於父母、子女如何去相處在血緣的羈絆下甚至不用主動學習,我們的基因會告訴你怎麼去做。

然而,對於另一半來說,他(她)是在我們成年後進入我們生活和我們共同生活的人。

我們從小的生存環境、教育背景、生活理念都會有較大的不同。就像是兩隻刺蝟各有各的稜角,在相處的過程中必然會有摩擦、刺痛。

這是無法避免,更是一定會遇見的情況。

春節又雙叒叕過去了 你有沒有認識到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是什麼

所以我們要學習如何去相處,而不是簡單用一個愛字來用浪漫的籠統去概況。

如果非要用一個詞去概況“相敬如賓”可能最為接近吧。

為什麼要強調這種狀態呢。

回溯一下,這幾年結婚的這一波,基本成長於物質逐漸豐裕的時代,我們的父輩給與了我們更多的選擇的權利,也鍛造了我們更強於前人的自主意識和自我意識。

同時因為,缺少親兄弟姐妹,我們在家庭範圍內做決策很少會有機會去考慮對方的感受。我們往往更在乎自己的感受。

春節又雙叒叕過去了 你有沒有認識到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是什麼

長大後,組成新家庭後,我們的行為模式依舊如此。而這種行為模式往往會導致雙方的利益衝突。

如果雙方只是站在自己的利益上,我們的矛盾會顯得不可調和。

如果試圖說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那更多的只是一句惺惺作態、騙騙自己、無法長久的話語。

因為我們根本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去站在對方角度去感受對方的情緒。

春節又雙叒叕過去了 你有沒有認識到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是什麼

我們沒有在對方父母照顧下生活十幾二十年,我們如何瞭解他(她)對於自己父母的情感。

我們沒有在對方生活中生存十幾二十年,我們如何體會他(她)對於親朋好友的情感輕重。

對於各類事態的判斷分辨,內心情感的複雜程度豈是一句:對你的情緒,我感同身受。所能夠說到做到的。

既然不可能,沒有必要硬著頭皮勉強嘗試。

換個角度來看看:我們必須瞭解到成為家庭後夫妻間的關係才是最為重要的。

我們要重新組成一個新的家庭單元,在我們通過生活的日積月累去在愛中添加親情。

我們需要以兩個人的最小單元確定我們的家庭奮鬥目標,我們家庭在未來幾十年內的成長意義,我們要共同去感受體驗什麼樣的人生。

只有認識到夫妻兩人是我們未來生活旅途中的最小單元,才能體會到夫妻雙方對於彼此的重要性,才能認識到夫妻的共同利益是什麼。我們一起開心的時光才會多於一起難過日子。

我們有了共同的目標,才能夠主動的在可能產生摩擦的地方給與雙方更多做選擇的餘地。這不是“讓步”,而是讓雙方擁有更多歡愉的基礎。

而其他的關係的正常化只是夫妻關係美好化的基礎上所衍生出來的。

春節又雙叒叕過去了 你有沒有認識到家庭中最重要的關係是什麼

如果你組成了家庭之後,單純的把父母、子女擺在家庭關係的首位,那麼夫妻之間的摩擦只會更多,你又哪有精力去維護別的關係呢。

我們只有做到一個好丈夫(妻子)的角色,才有可能做到好子女,好父母。不能本末倒置。

而這個學習的過程可能需要幾年或是幾十年,但這就是愛情走向婚姻乃至終身的陪伴所需要的。

未婚的,受限於篇幅限制,我會放在下篇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