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耽美同人文化?

夢迴蘇州ZH


最近很火的227事件才讓我注意到耽美同人的群體是很大的,確實在我們不知道的角落,每一個群體都是不可忽視的存在。對於任何關於內容的小眾文化,我們不應該開始就去以一種和現代價值觀不符合的角度去否定他,而是從多元化的角度,試圖去理解並且接受他的存在。

(1)什麼是耽美同人

對於耽美,我最開始理解為同性戀,男男,女女,對於同人就是將某些角色動漫化的男男女女。當我查詢相關資料之後,才知道認知稍微有一些錯誤。

耽,沉溺入迷。耽玩是耽於幻想的意思。

美,則指美好的事物,這裡特指美少年。

耽美,最開始是沉溺於美少年之戀,是某些電視或者電影故事裡讓人看了賞心悅目的事物。現在目前逐漸指向描寫男男戀或者女女戀的小說或者動漫。但耽美文學和同志文學的不同之處在於耽美文是以美形男之間的愛為基準,也有如同志文學般寫實的風格。

同人是將別人作品中的人物拿來寫或畫,進行男男配對,是一種表達喜愛的方式。

所以就是耽美還需要你長得帥才行,還需要你美才行,不然同人畫畫寫作變成故事的時候就沒有美感了。都是看臉的世界,哈哈😃。。

(2)我的態度對於現實中的同性戀

我個人不接受現實生活中的同性戀這些,也許那個男人很帥很有錢還是霸道總裁還是小奶狗,我想想那畫面我就起雞皮疙瘩,好吧,總得來說我就是個直男。

但是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他們喜歡男男,喜歡女女,那是人家的事情,所以只要不來找我就行。

別人的生活只要不影響我,他存在與否,不需要我有意見,我也不會職責,最多嘴裡說一句牛逼。

(3)我的態度對於耽美同人文化

首先一種文化的存在是因為它有需求有市場,就像最開始227事件前,他的大量存在我其實是不知道的,而且喜歡的群體不在少數,也有很多創作者喜歡遊客。

另外和同性戀的角度一樣,你的存在不影響我,耽美同人的存在完全成立,不需要我覺得你應該怎麼樣。它本事就是文化的一種,也許會讓人覺得小眾,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是有人喜歡就好。

其次,中國其實一直是一個包容的世界,從古至今就是諸子百家多種學問,多種民族,你存在,即合理。

所以,最後的最後,作為一個不甚理解耽美同人的圈外人,說了這麼多,只是想告訴大家,不管你喜歡與否,討厭與否,只要他不影響你。沒必要去苛責一種文化的存在,讓它就在那裡就好。



寫下一縷月光


耽美看起來在講同性戀,實際上描述一種精神肉體都高度契合的愛情—這是年輕人永恆追逐的主題。八九十年代瓊瑤承包了這個內容,再往後韓劇出馬塑造了一代少男少女的理想型,再如今,耽美承包了這個嚮往。

耽美之所以現在有著不可思議的廣大的閱讀群體,也是有著現實的基礎。

君不見大多耽美愛好者竟是女孩,而且是異性戀的女孩!這本身非常的矛盾,事有反常須得好好分析分析。

首先,少女及青年女孩很難在同齡的同性身上看到理想的異性形象—這個生理發育使然,沒得辦法,誰讓女孩從小就比男孩早熟呢?這時,愛情的嚮往載體找不到了,文藝作品出來填充順理成章。

其次,經過一代一代的發展,愛情類所有的題材早都寫遍了,瓊瑤是那些、韓劇是那些,然而為什麼現代孩子們對愛情的美好向往不能通通用紅樓夢來滿足呢?因為和生活脫離啊!和實際生活脫離,和他們的精神感受更脫離!衣食無憂的人生在困苦什麼?也許在長輩看來都是無病呻吟,但任何年紀精神都需要表達啊!

第三,在大多數國家,同性戀仍是禁忌。這一點實在符合了當下年輕人的內心拼圖。

當父母決定婚姻的年代,只要戀愛自由便能吸引觀眾。戀愛自由的年代,必須得愛的高級愛的和普通人不同、越浪漫越奢華越流行;然而時代飛速發展,現在富裕了,搞情調我們也負擔得起,自由早就有了。耽美出現了,隱秘的卡在了這個點上—突破禁忌—譬如在同性婚姻合法的國家,耽美遠沒有這麼流行。

第四,若有一天全是合法了,這事兒不是禁忌了,這個潮流也就過了。那會是什麼流行呢?說不定人類與機器人戀愛的故事、與虛擬人戀愛的故事會拔得頭籌呢?

誰知道呢?

鐵打的愛情,流水的主人公。

能不能把握住時代的脈搏就看作者的功力了。

至於同人,除了對美好感情的嚮往,還有很大的自戀滿足。同人,更像是作者和讀者藉著主角的樣子,演了一出自己想演卻無法出演的戲劇—寄託的東西更多更復雜。



暖之城堡


從心理上來說,我們現實生活中存在很多的遺憾,耽美、同人可以把我們的願望投射在這些作品人物事件上,畢竟耽美在腐女看來就是極致的美,無法用語言訴說(我也喜歡耽美,不排斥這些的)。

從藝術角度來說,文化的魅力就在於多樣性,一枝獨秀不如百花齊放,有的人喜歡細水長流,有的人喜歡熱烈奔放。耽美同人文化流行說明有適合這種文化生長的土壤,不能單一的論斷說是糟粕或精華。



康安樂


這是兩個範疇,時有交集。耽美是一種題材,內容大多聚焦同性戀這種亞文化,而同人是一種創造形式,是建立在原作之上的衍生創造 ,也是一種亞文化


我承認我不再年輕


每一種文化之所以存在,那肯定是有支持,滋生和培育它的土壤,耿美同人文化之所以存在是因為社會中有供它紮根的土壤,存在即為合理,對於耿美同人文化來說,肯定有它的優勢所在,每一種文化都有精華和糟粕,所以我們要客觀的看待!


文化傳承界的小學生


耽美是耽美,同人是同人。


看故事的小孩兒


這應該是對一種美好愛情的嚮往,一種跨越了性別,跨越了所有的存在。正因為太美好了,所以只能存在,而難以真實。[快哭了]


腐阿姨


耽美同人文化是一個小眾文化,但這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大眾文化和小眾文化共同組成的文化,才是一個健康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