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你們對動漫有何理解或者看法?

吖吖看動漫


在漫漫的動漫觀賞之路上,總是聽到有人詢問,或有人質疑,什麼“動漫都是給小孩子看的”,什麼“看動漫的人都沒有長大,都很幼稚”等等問題,筆者作為一個有著二十來年漫齡的動漫老鳥,一箇中年動漫愛好者,來談一談對這個問題看法。

寫下這篇文章,不僅對於那些抱著類似疑問的人進行回答,也是對那些提成這些問題的人一種反駁,為我們的愛好正名!

好了,言歸正傳。既然說到動漫,就先論述一下什麼是動漫。

動漫,簡單的講就是動畫和漫畫的合稱。 我國60、70年代及之前出生的人(80後同輩應該算是能夠理解看動漫這個問題),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動畫片就是給小孩子看的,且不論這是不是正確的動畫片定義,或者這種看法算不算上是一種偏見。

姑且認為動畫片是給小孩子看的,但動漫並不等於動畫片。

在筆者看來,動畫同文字、電視劇、電影、舞臺劇等,只不過是敘述故事的一種描寫手段而已。而動畫有著其得天獨厚的表現能力,尤其是在表現人們想象出來的一些東西的時候。

小說寫得再好,許多畫面需要腦補才行,而其他的幾樣東西則受制於現實所沒有,無法直接拍攝,需要電腦合成才行,像一些科幻劇情,其本質上的手法其實就是電腦動畫。

而動漫正是通過畫筆或者電腦製作,將現實作品難以直接描述的畫面展現給觀眾,在各種大作越來越貼近人們生活的今日,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人歧視動漫,覺得動畫片幼稚?

這大概是受故事本身內容的影響吧。

我國的動畫片絕大多數的觀看群體是小孩子沒錯,但那都是過去式了,如今有大量的國產優秀作品湧現,其本身就不是給小孩子看的。還有那麼多家長投訴暴力血腥,殊不知這些作品本身就應該是16+或者18+,不是給你家小孩兒看的。

即便是所謂的給小孩子看的《喜洋洋》、《熊出沒》等等,如果我們仔細去看其中的劇情的話,會發現,有許多打打殺殺或者宣揚的思想根本不適合兒童觀看。

要給兒童觀看,還是《小豬佩奇》、《超級飛俠》這一類的動漫比較合適。

說了這麼多,就是想講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一部動漫是不是幼稚,是不是給小孩子看的,要看它的劇本如何,講述的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跟動漫本身這種表現形式沒有半毛錢關係,不能一竿子打死一片。

值得慶幸的是,許多優秀的動漫作品,無論是國內外的,所講述的故事都十分精彩,而且絕不是給小孩子看的,其中蘊含的意義和作品所要表達出來的主題,即便是成年人觀看,也不是簡簡單單一遍就能GET到的。

比如《EVA》這部現象級作品,小孩子能看出點兒什麼?跟《奧特曼》一樣的樂趣,機器人大戰嗎?

再比如《蠟筆小新》,成年人GET到的和小孩子去看理解的東西完全是兩碼事。

在此就不再一一羅列各種優秀的動漫作品了,無論國內外、無論是TV、漫畫、電影還是劇場版,好的作品數不勝數,近些年我國電影票房上不斷出現動漫作品拿下高票房就是絕佳的證明。

筆者的愛人原來是不看動漫的,有一天筆者在看一部國產佳作。

她過來說了句“幼稚”。

我沒搭理她,結果她貓了幾眼,問我看的是什麼。

“不良人”,然後我遞給她一隻耳機。

十分鐘以後,“快!切下一集!”

“沒了,等下一週吧。”

“真好看,不過癮,還有什麼?”

“要不我陪你從頭看......”

其實筆者大概上初、高中的時候追動漫追的比較多,那時也經常被家長懟,現在自己也成為了一名家長,慢慢的也能夠理解了。

其實說你看動漫幼稚的,很大程度上都是關心你、和你關係親近的人,比如你的父母,換做二家旁人,你就算是看動漫看到廢掉,和他們又有什麼關係。

他們擔心的不過就是你玩物喪志罷了。

中國家長有一個誤區,那便是一個孩子不努力,而沉迷於某樣東西,總是把責任推給這種東西,而並非不努力這件事本身。

如果不解決根本的問題,不看動漫、還有小說、還有遊戲、還可以談戀愛等等太多可以讓人沉迷消耗時間的東西了,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不去深究根本,從本質上改變,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還讓動漫來背鍋。

還有一點便是,他們說完孩子,自己卻去看什麼抗日神劇、家庭肥皂劇、各種雷劇、爛劇樂此不疲。

借用動漫裡的一句話,那些連爛片都看得津津有味的人,憑什麼來質疑我去看世界公認的佳作呢?

關於教育的問題,筆者不在這裡討論了。觀賞動漫,不過是一種消遣方式罷了,即便能從中學到東西,但是即便看得再多,也不會推動你的人生向前發展。就像是看成功學的書籍、讀別人的雞湯文章,看再多,自己也不會成功。

正所謂凡事都應該有個度,看動漫也是一樣,消遣要以不影響你的正事為前提,正事幹完,之後才是消遣。

動漫容易被貼上幼稚的標籤,很大程度上在於其描述的人物大多數是年輕人或者小孩子,而且充滿了中二、青春、活潑、幻想、不切實際等要素,還有那誇張的配音方式,讓你有時候怕引起誤會,不得不戴上耳機。

不過這些,都不過是動漫的表現手法而已,畢竟動漫有相當一部分觀眾都是年輕的群體,去迎合他們有什麼不對,再者和無厘頭搞笑一樣,只不過是一種慣用的手段。當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日本人的惡趣味。

文章的最後,向那些對質疑動漫,對動漫存有偏見的人送上一席話:

如果你因為對動漫的偏見就對其不屑一顧的話,我想說,你真的錯過了太多太多有趣的東西了。看一看吧,沒準兒你會喜歡上,觀念會有所改觀,否則,真的是你的損失,雖然你可能覺得無所謂。

但你是否知道,對我們動漫愛好者來說,看完一部絕佳的作品之後,我們多麼想睡一覺,就把它忘掉了,然後就又可以重新跟沒有看過一樣再看一遍,能獲得的滿足感是有多麼幸福啊。

人總是要消遣的,除非你不娛樂,否則,為何不能嘗試一下另一種輕鬆又不怎麼花錢的方式呢?

人到了一定年齡,就容易固執己見,何不放下成見,給彼此一個機會,在動漫世界裡,無論是什麼類型,一定能找到你喜歡的作品。

相信我,試一試,不用說多,當你看完動漫史上公認的幾大佳作之後,如果還是抱著同樣的看法的話,就當我什麼也沒說。


娜娜子說動漫


動漫,聽著或許給人以幼稚的名頭。

在我看來。第一,揭示了部分現實,如貓和老鼠那一段,傷透了湯姆的心。從此頹廢不已。有前車之鑑的意義。[捂臉][捂臉]

第二,開心呀,很多動漫賊搞笑,可以笑半天。

第三,拉進跟小孩紙的關係(本人暫無[流淚][流淚])。強行多加一條,哈哈。



DOMyself56357465


動漫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很幼稚的行為,應該是小孩才看的。可我卻不怎麼認為因為動漫帶給我們很多童年回憶!陪我們哭過,陪我們笑過,陪我尋找自己想要的夢想過!這就是動漫(二次元)[微笑]



果染詩亦嘉


不請自來,隨便聊聊。

動漫,是二次元的一部分。

不同於現實世界裡的條條框框,對它創作的限制是沒有那麼嚴格的。

嚴格的只是各個地區對於播放的標準而已。 但,動漫也是創作者思想意識的載體,它或多或少會體現成人世界中可悲可嘆,或者少兒不宜的一些東西。我們並不應該因此而遏制它們。

對於一些戰爭,血腥的動漫,我們不能覺得它不和諧就不準播放,不能覺得一血腥就暴力,一暴力就會產生壞的影響,會讓觀看者產生激動行為,這樣的想法在生活中太多太多了,以至於磨滅了好多優秀的作品。

我們的現實並不是安然無恙,也是戰火紛飛,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只是運氣好,生在中國而已。當我們有一天要走出國門時,就會發現,世界並不是我們單純的認為那樣和諧。而如果缺少了這樣的教育,可能會真的導致我們的“單純”。

可能有人會說,我們有愛國主義主義教育,不需要這些。那麼我想說,多少個小學生會感受到那份痛苦,多少個初中生會認識到戰爭的慘烈,很少很少。因為我們的電視傳媒宣揚的並不是戰爭的慘烈,而是濃厚的英雄主義,戰爭很少痛苦,只有榮耀,我們的先輩都像主人公一樣無所不能,那麼,對於孩子們來說,會模仿,不是單純的形態上模仿,更是心理上!

而動漫,可以突破這一限制,用其特有的誇大手法,能夠較好的描述戰爭的慘烈。對於戰爭的痛恨,表達的也比電視更為強烈。對於戰爭的思考,也比電視更為深刻。 可是,我們卻拒絕了這種教育方式,一刀切,認為其不健康,宣揚暴力。 可是如果不讓他們瞭解暴力,又該如何讓他們去制止暴力!

動漫的出現原本可以很好的配合教育,可是,卻在無形中被人拋棄。

動漫,在一代代人口中,都是幼稚,無聊,玩物喪志的體現。

可是他們不知道,動漫可以啟迪。多少人因為安西教練,三井壽,愛上運動。 多少人因為火影,而不再妄自菲薄。多少人因為數碼寶貝,而擁有了數不勝數的友情。

他們都不知道。

動漫,不僅僅是簡單的動畫,也是作者對於美好事物的嚮往,對於現實中不好的憤憤不平。 我們看動漫時不僅僅是消遣,也是和作者交流, 我們的想法,作者的想法都在一次次換看中交融,一次次上升。 我們對於我們看的動漫或許不再是一開始看時候的那份衝動,更是有了一份思考,這份思考是難能可貴的。 但是,很可惜,很多人都被剝奪了。

動漫的好看與否,不僅僅是劇情人物,還有製作手法,相關歌曲,這些都是一個動漫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條件。

對於配樂,我們耳熟能詳的數碼寶貝butterfly,青鳥,世界盡頭等等。在國外都是演唱會的歌曲,可是在國內呢,除了部分80後,90後以及00後,都知道,可是當我們談論這些歌曲時,當週圍的人會說不知道沒聽過,我們很失落,他們說不就是動漫歌曲嘛。我們就會很生氣!我們大眾對於動漫的看法並沒有大範圍的改變。

誒!

動漫,這個話題太大,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談了。我對動漫很喜歡,也想通過自己對此的喜歡,讓更多的人喜歡,讓更多的人改變對它的偏見。

我很喜歡日漫,它們所傳遞出來的情感總是很濃烈,無論是夏目那濃郁的溫柔,灌籃高手那青春的熱血,七龍珠那冒險的刺激,等等。都比國漫要強太多了。但是,我也期待國漫的崛起,近年來的國漫可謂是雨後春筍,層出不窮,大有趕超之勢。 繼續期待吧!








墨明棋妙112514


動漫是一種藝術表現,是藝術的載體,它可以將很多這世界上不存在的東西以畫面的形式表現出來。


幻夢與少年


動漫,未來是趨勢,現在電視年麻木了,有些東西旺極必衰


銀行有錢花


動漫不僅僅是屬於小朋友的,優秀的動漫應該屬於熱愛次元的童鞋們!


仗劍江湖快意人生


動漫是青春的回憶[贊]



循環浪


跟很多人一樣從小開始看動漫,什麼類型都有,有柯南、犬夜叉、還有某個黑色小本本等等。在我看來,動漫是一種載體,就像小說、散文一樣,看動漫也是一種審美

一部動漫的核心是它帶給我們的意象,每一部優秀的動漫都有它創造的意象世界。雖然一部動漫由人物、劇情、音樂等構成,但意象是一部動漫的關鍵,我們聆聽動人的主題曲、片尾曲、插曲,欣賞著精美的畫面,看著角色表現著喜怒哀樂,我們不僅在聽音樂,也不止是看畫面,我們能感受、體驗到一種無法指明,不可言說的自由時空,它是一部動漫的靈魂,讓我們魂牽夢繞。如果一部動漫不能提供給我們這樣的東西,無法創造令人沉迷醉的意象世界,可以說,在我看來並不是一部好的動漫。

更直觀一些,我比較注重一部動漫裡營造的特殊的氛圍,比如生活的氣息,一部動漫,如果觀看者能體會到角色身上的生活氣息,那就能感到這個角色是活的,也就有了代入感,對角色的感受也更深刻一部動漫被製作出來,總該有能被觀看者讚賞之處。觀看者根據自己的審美需求選擇適合的動漫,雖說劇情很重要,但動漫的劇情也是由畫面表現出來的,畫面一定要能看,裡面的一切都要能看,能入得了人的眼睛,這與畫風無關。如果是人物,除了畫風獨特的之外,角色的顏值真的很重要,沒有顏值就沒有代入感,這一點可以代表我對國內某些動漫的看法。曾經有小孩說動漫是小孩子看的,聽到成年人說這句話,我是不置可否,聽到小孩這麼說,倒是叫人十分羞愧了;不過現在倒不必為此羞愧,因為現在對於我來說,那除了娛樂之外還是自己的一種審美,更何況不管是書還是音樂還是動漫,二次元還是三次元,都是通的,都是現實中人的映射。首次就寫到這裡,看看可以不,匆忙註冊的百家號,要去想靈感了


誠大白話


沒有年齡的界限是對青春的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