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韩文公秦岭遇雪来,简单探讨学佛、修道之意义所在

话说大唐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下旨迎法门寺佛骨入宫供养,当时整个长安城震动,所有王公、士民们争相奔走欢庆,纷纷前来瞻礼。韩文公有鉴于"迎佛骨"之荒谬,并给黎民百姓带来一阵骚乱,人人各弃本分事业,严重影响正常行业秩序。于是上书进谏。此便是有名的《论佛骨表》文,其中有一段云:

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又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事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惟恐后时,老少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

孔子曰:"敬鬼神而远之。"古之诸侯,行吊于其国,尚令巫祝先以桃茢祓除不祥,然后进吊。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巫祝不先,桃茹不用,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使天下之人,知大圣人之所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岂不盛哉!岂不快哉!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无任感激恳悃之至,谨奉表以闻。臣某诚惶诚恐。

表上之后天子震怒,立马将文公贬至潮州,即今时广东一代,那时尚为边远蛮荒之地。韩文公有感于宦海沉浮,以及千万里之遥远奔波,再加上沿途困阻于风雪,而有诗云: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此诗前两句“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便是叙述此次事件来龙去脉,早上一封奏折上去,晚上圣旨便下来,将其贬至遥远的潮州。接下来的两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便是表明自己的决心,为了国家、为了社稷、为了对君王的尽忠,不惜拼上自己的老命,来触怒龙颜。

由韩文公秦岭遇雪来,简单探讨学佛、修道之意义所在

但接下来的便是流传最广的两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表面上是说路途的艰难,从陕西的长安到达广东潮州,需要穿越秦岭。“云横秦岭”便是说山势险峻行走艰难,“雪拥蓝关”便是形容天冷、雪深,马不能行,可谓吃尽苦头,受尽艰难。事实上这两句诗,据说还另有一段典故,也就是关于学佛、修道的意义所在。

由韩文公秦岭遇雪来,简单探讨学佛、修道之意义所在

而就在韩愈被贬潮州前的不久,恰逢他过大寿,由于他官做的大,名气也很大,后世将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苏东坡曾称赞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因而在满朝文武百官中,好多人因为恭维他文章,所以都来给他祝寿,场面热闹,称得上是宾客云集的大盛会。这时他那自幼离家出走的侄儿——韩湘子,突然回来给他祝寿,韩愈当然很是高兴,算得上是双喜临门,同时也教训侄儿以前之不务正业,并劝戒其努力上进,荣华富贵并不困难。

由韩文公秦岭遇雪来,简单探讨学佛、修道之意义所在

其实,这个韩湘子不是别人,而是与吕洞宾等人相类似的神仙,也是八仙之一,当时便给他的叔父留下一句诗,便是此诗中的这句“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那时的韩愈正值他官场得意,自然不明白这句诗的含义。然而,不久之后突然被贬潮州,路过秦岭、蓝田,身临其境,突然醒悟这句诗的含义。此刻他也不由的又有想到他的侄儿。这句“知汝远来应有意”,便是说他的侄儿大老远跑来给他祝寿,应该不是偶然,大概早已知道今日之事。最后这句“肯收吾骨瘴江边”,便是形容他前路茫茫的未卜前途,“瘴江”便是形容南方多瘴气,水土不服,容易生病,认为这一去大概是再无还乡之望,只能靠你给我办理后事了。

由韩文公秦岭遇雪来,简单探讨学佛、修道之意义所在

由此可知,所有功名富贵都是靠不住的,等到“云横秦岭家何在?”的时候,又有什么是可以倚仗的呢?所有的繁华景象,都不过是过眼云烟,毕竟不能长久,总有散去的一日,而学佛、修道的意义正在于此,要独具慧眼,不为眼前虚幻的景象所骗,要知“生者寄也,死者归也”,人生本就是寄居天地之间的一过客,哪里又是真正的家呢?正是那:

百代繁华一朝都,谁非过客?千秋明月吹角寒,花是主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