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農貼心人:張近東

果農貼心人:張近東

“球進了!比利時隊2:0!”

解說員激動地嘶喊著。聲音從南京蘇寧總部大樓前廣場傳來,時至深夜這裡依舊人聲鼎沸,廣場LED屏上正在直播巴西對戰比利時的戰況。

鄭之碩是比利時隊的球迷,同時也是蘇寧易購中華特色館項目的負責人。他滿臉通紅,嗓子喊得有些沙啞。為了慶祝,他給在場的每一桌都點了一份果盤。同事們邊談論剛剛的賽事,邊享受著夏日裡冰鎮水果的快意,餐桌上的水果很快被哄搶一空。

這樣的果盤在中國各地隨處可見:世界盃期間,蘇寧易購在全國43個城市的5000家蘇寧廣場和蘇寧影城推出世界盃線下觀賽專場。

世界盃開幕當晚,球迷們還在北京競園藝術中心的“大咖派對”上見到了蘇寧易購代言人江疏影和著名足球解說員黃健翔,與二人一同觀看世界盃,短短一晚,現場球迷就消耗了6000只小龍蝦和5000份水果。已經開業的500家蘇寧小店,在世界盃期間,也通宵達旦24小時供應零食水果和外送服務…

很少有人在世界盃的狂歡下注意到這一盤盤水果背後的故事,但鄭之碩最清楚不過。這裡面的哈密瓜來自新疆吐魯番盆地,黃桃來自湖南省懷化市中方縣、菠蘿來自海南省海口市三門坡鎮……

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張近東派他去幫扶的時候給他下了死命令,盡一切可能利用蘇寧的平臺優勢幫助貧困地區解決農特產品銷售難的問題。

在幫扶的過程中,他見到過太多令人心疼惋惜的被積壓的水果,也見到過太多在蘇寧的幫扶下水果銷售一空後農民臉上感激的笑容。

看球吃瓜的人們,很少有人知道,這果盤裡的每一個農產品背後都有一個扶貧故事……

故事,要從2016年的春天說起。

這一年的春天,對44歲的河南靈寶市果農薛竹霞來說,異常煎熬。

眼瞅著天氣越來越暖和,但家裡的近2萬斤蘋果,一個都沒有賣出去,再這麼放下去,好好的蘋果都要壞掉了。

有此憂愁的,不止薛竹霞一家。在“蘋果之鄉”靈寶,幾乎家家戶戶遭遇蘋果滯銷,再不想辦法賣出去,豐收的蘋果就要爛在冷庫裡了。

“堆成山的蘋果,急需賣出!幫幫那些辛苦可憐的果農們吧!”河南靈寶市出現蘋果滯銷困局的報道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看到果農那一雙雙焦灼的眼神,張近東急果農之所急,第二天一大早緊急召開了蘇寧易購高管會議,討論如何解決果農的火燒眉毛之急。

蘇寧易購300多家中華特色館同時發起“拯救”行動,首批採購15萬斤滯銷蘋果,上線“蘇寧易購”電商平臺,兩天銷售一空。

緊接著,山東煙臺、山西祁縣、陝西旬邑、甘肅靜寧等地也傳出蘋果滯銷的消息,張近東義不容辭,極速響應農業部、商務部和國務院扶貧辦的號召,第一時間在蘇寧易購大聚惠頻道、中華特色館同步發起愛心公益活動,並用網站最好的首頁資源位推薦果農們的滯銷蘋果。

與此同時,在線下,陝西、山東多地的蘇寧門店、蘇寧易購直營店,也同步發起了“愛心助農、果斷行動”活動,通過現場售賣,用實際行動愛心助農。

結果,僅僅三天時間,蘇寧易購線上線下平臺總計賣出600萬斤蘋果,讓果農嚐到了互聯網銷售的甜頭。

同樣的故事,同樣的銷售奇蹟,在蘇寧不斷刷新上演……

同一年的春節前夕,湘西州鳳凰縣菖蒲塘村的蜜柚喜獲豐收,金燦燦的蜜柚在枝頭上排著隊,卻鮮有果農採摘。

原來,早產的福建蜜柚2個月前就已經塞滿了全國大大小小的水果櫃檯和倉庫,湘西鳳凰蜜柚因為品種和氣候原因,花期長、下樹晩,生生錯過了採購黃金期。往年前來鳳凰縣菖蒲塘村的採購大軍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零零散散的批發商,價格也壓得很低。蜜柚滯銷的困境,成了壓在村民心頭的一塊大石頭。

“去年果子的下樹價格是2元錢一斤,今年的價格是去年的一半還不到,只有8毛錢一斤了。不過只要賣得出去,我們虧了也就虧了,但是8毛錢一斤還有很多賣不出。”湘西州鳳凰縣菖蒲塘村村民丁青樹無奈地說。

丁青樹已年過7旬,兒子和媳婦長年在外打工,4歲的孫女與他相依為命,本指望靠著自家500多斤的柚子添置些年貨,可是因為柚子賣不出去,年貨也沒了著落。

丁青樹所在的鳳凰縣菖蒲塘村,是一個以土家族為主的小山村,全村906人,人均只有半畝水田、一畝多旱土。這個村地處武陵山區中心地帶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而武陵山片區是我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

以前,村民主要靠稻子、玉米維持生計,年人均純收入才600元,日子過得緊巴巴。當地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句話:“有女莫嫁菖蒲塘,塘上只長菖蒲草。”

得知湘西鳳凰蜜柚滯銷的消息後,張近東再一次伸出援助之手。在蘇寧易購2016年超級年貨節期間,蘇寧易購大聚惠頻道開啟了鳳凰蜜柚的預售,通過PC端、移動端、門店端三大端口密集曝光,精準導入採購流量。結果,前期預售加上5天正式銷售,共計賣出60萬斤湘西蜜柚。

不僅是鳳凰蜜柚,石門大棗、從化荔枝、贛南臍橙、雲南紅米等農特產品,這幾年也紛紛在蘇寧O2O扶貧模式的搭橋引線下,“觸網”熱銷。

蘇寧與扶貧的不解之緣,得從2015年9月25日說起。

當日,蘇寧作為全國第一家民營企業,與國務院扶貧辦簽署了全國電商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完扶貧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僅18天,全國首家“電商扶貧-蘇寧示範店”便迅速落戶北京蘇寧雲店。

隨後,安徽碭山、貴州劍河、河北沽源、湖北秭歸、江蘇泗陽……這些相隔百里千里、遠在祖國大江南北的地區,都有蘇寧人精準扶貧的身影。

2015年5月份上線了“中華特色館”,幫各地區的美食、特色工藝品、旅遊等項目在網上找到“婆家”。通過蘇寧中華特色館搭建的電商平臺,贛南的臍橙、湘西的臘肉、雲南哈尼的紅米等這些“藏在深閨人未識”的優勢土特產,通過一根細細的網線,走進城市人的餐桌。

“幫人幫到底”。一直以來,一向追求實幹的張近東,經常對員工們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振興鄉村,不僅要扶貧,更要扶智。

2016年,作為政協委員的張近東,提交了一份關於《建設教育培訓孵化體系,加快推進農村電商發展》的提案。在蘇寧的電商人才培訓機制上,他提出提升貧困縣電子商務發展能力,培養農村電子商務人才隊伍,加速農產品電商化進程的工作思路。

蘇寧還專門成立了農村電商學院,以此為載體培養農村電商發展的專業人才,旨在將蘇寧在農村電商發展過程中的專業化積累,通過這些人才向廣大的農村市場進行推廣和複製。截至目前,該學院培養農村電商人才超20萬人次,培養對象包括農村社區致富帶頭人、政府官員、農戶和青年學生等。

蘇寧投身精準扶貧事業的腳步並未停歇:就在6月23日,全國工商聯副主席、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紅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作為江蘇民營企業決勝全面小康社會精準扶貧基金的倡議發起人,分別代表蘇寧控股集團、紅豆集團,共同向該基金捐資1億元人民幣,以進一步加大對江蘇省內經濟欠發達地區產業扶貧和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的資金投入,著力解決當前產業扶貧面臨的資金投入不足問題,進一步提高產業扶貧效能。

蘇寧從骨子裡就有著‘送溫暖’的基因和傳統。致富要思源,做慈善不應該僅僅成為一個企業的責任,更應該變成一種習慣。”張近東希望,通過授人以漁,讓更多的受益者,帶著他們自己的感悟與經驗,一起再去傳遞、再去幫扶,從點到面,面面開花。

他說,蘇寧的精準扶貧將有一個新的方向,那就是資助創業者,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企業家,“這條路,我會一直走下去”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張近東對互聯網扶貧的思考和建設始終走在了全國前列,利用集團O2O渠道、物流配送、眾籌平臺等資源優勢,探索出了電商扶貧、產業扶貧和公益扶貧“三合一”的新路徑,開創了“互聯網+精準扶貧“新模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電商扶貧的樣本。

相關數據

蘇寧O2O助力精準扶貧模式取得超出預期的成績——在國家級貧困縣開設蘇寧易購直營店超200家,線上中華特色館42家;精準扶貧到貧困村和貧困戶的村級加盟服務站685個、1030名鄉村聯絡員,覆蓋184個國家級貧困縣;物流可送達745個國家級貧困縣,覆蓋率達89%。通過蘇寧全渠道累計實現農產品銷售超60億元,惠及200多萬農民;在全國舉行農村電商人才培訓超千場,培訓農村電商人數超20萬人次,帶動回鄉創業就業青年超過1萬人,為1500多萬農民提供了高效優質的服務。蘇寧的O2O助力精準扶貧模式,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電商扶貧的樣本,各級政府對蘇寧電商扶貧的給予充分認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