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中西部经济将与东部并驾齐驱

巨变!中西部经济将与东部并驾齐驱

以腾冲至漠河直线为界,人口稠密度泾渭分明

1935年学者胡焕庸发现,中国的黑河—腾冲一线以东与以西地区存在着巨大差距,该线以东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36%,人口占96%,而该线以西地区国土面积占64%,人口占4%,此线后来被称为“胡焕庸线”。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由于行政区域调整等变化,“胡焕庸线”两侧数据更新为东南半壁以42.9%的面积占据94.4%的人口、而西北半壁以57.1%的面积占据5.6%的人口。

到了今天,随着武汉长沙郑州成都等省会城市的兴起(GDP超过宁波无锡等传统华东城市),中部地区的崛起,西部地区如贵州等地的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和东部增速,“胡焕庸线”以及其代表的东西中差距正在缩小和改变!

这得益于中国的发展规划和区域发展思路调整,如果说一带一路让各省市受益,那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崛起等规划策略就为中西部的发展注入了宏观动力!——这是史无前例的!中国从南宋以来,以东部经济为重心的经济格局正在改变!

在2004年之前,中国的区域协调战略忽视了中部地区,带有明显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色彩。

2004年,国家明确的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可以概括为16个字,即“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这是第一次将全国不同地区纳入了协调发展的战略框架之中。

东部地区整体已经步入成熟期,许多城市地区已经步入成熟后期,增长速度趋缓难以避免,也就是说东部地区增长几乎接近极限,不能希望其以高速增长维护全国的中高速增长。

中西部地区还存在大量的现代化前区域,其中有一些地区基本具备了转化为年青区域的基础。以贵阳为例,贵阳城市人口从年龄上看,14—60岁人口340万人,占总人口75%;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70万人,只占总人口15%左右。而先富城市上海,老龄人口占到了35%以上。

贵阳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7.96亿元,同比增长11.3%,尽管这已经是贵阳过去5年最慢的增长速度,但放在全国来看,依然是高增长。

未来中国要保持中高速增长,潜力最大、回旋余地最大的是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将成长为中国发展的中坚。

随着中西部城镇化,工业化和就近利用第五次科技革命的优势(中国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地区之一),大量年轻人口劳动力的迁移,中西部经济发展有可能与东部并驾齐驱,胡焕庸线可能改变,东西部差异也有可能彻底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