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立体高效 服务增值便民——绍兴港航应用船联网动态监管平

点击标题下「浙江港航」可快速关注

执法立体高效 服务增值便民——绍兴港航应用船联网动态监管平
执法立体高效 服务增值便民——绍兴港航应用船联网动态监管平

“东区海事所,‘浙萧山货13155’轮一直停在钱陶线与绍海乙线交叉口,该船进港报告单显示是沈樊仓储码头,所停位置附近有多处建筑工地,有违章装卸嫌疑,请你们赶赴现场调查。”6 月的一个清晨,浙江省绍兴市港航部门直属处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应登超,通过信息化系统发现有疑似船舶违章行为,他立即向基层站所发出协查通知。越城区直属地方海事处东区海事所立即赶赴现场,经调查,违章行为证据确凿,最后按规定向该船处以违章罚款5000元。

日前,东区海事所对“浙萧山货13155”轮船主未按规定报港的违章行为进行了结案处理。这是绍兴港航部门借助船联网动态监管平台这一信息化手段,协作办结的案件之一。近年来,绍兴港航在基层工作面大量多、人手有限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化的投入、建设、应用力度,实现了工作提质增效。

执法立体高效 服务增值便民——绍兴港航应用船联网动态监管平

立体信息网络实现24小时监控

执法立体高效 服务增值便民——绍兴港航应用船联网动态监管平

“今年我们执法工作改变了以往只依靠现场巡查的单一模式,更多地开始应用非现场执法模式。”绍兴港航直属处副处长陈卫刚介绍说,非现场执法模式使得辖区执法效率大幅提高,仅直属处1至5月就办理处罚案件80件,同比增加25%。“越城区首次船舶防污染违章处罚、首次船舶进出港报告违章处罚等,都是通过非现场执法发现的。”陈卫刚坦言。

执法立体高效 服务增值便民——绍兴港航应用船联网动态监管平

信息化手段解决问题的突出成效还体现在泥浆船舶的管理上。绍兴市越城区有泥浆船舶112 艘,主要为建筑工地运输建筑泥浆。过去十几年中,巨大的经济利益使得偷排漏排行为屡禁不绝,河水污染让市民意见很大。为此,绍兴港航制定了定点装卸、定船载运、定线航行、定点处置“四定”管理机制,并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了24 小时监管,堵塞了以往晚上监管不到位的漏洞,近三年未发现一起偷排泥浆等违法现象,相关投诉举报等应声而停。

据统计,绍兴港航目前在全市建成航道监控点280个、VHF(甚高频通讯系统)基站12 个、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站10 个、船舶流量自动观测点3 处,413 路航道视频监控网络;另建设完成水位监测点16 个、流速监测点10个、自动气象站1个。立体的监控网络、及时的信息数据,为船舶安全预警、违章查处、事故判定、事故救援等提供了保障,也协助公安等破获涉水案件提供可靠证据。截至目前,全市高效处理违法违章行为208起、应急救助出警38次。

执法立体高效 服务增值便民——绍兴港航应用船联网动态监管平

海事人员利用海事通APP进行检查

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为服务增值

“利用信息化提高服务的附加值,经过实践检验已经形成了共识。”绍兴市港航管理局副局长郑毅彪如是说。近几年,绍兴港航努力提高信息化应用,为辖区82家水运企业、863艘营运船舶和1616 名船员提供便民利民服务。

2016 年年底,绍兴港航在浙江省率先研发、启用船舶检验服务App,船户在线上就可办理船舶检验预约、结果查询、证书领取通知等各类业务,实现船舶检验“零”次跑;在基层执法人员中推广“ 海事通”执法掌上App,通过手机账号登录实现在执法现场即时查询船舶和船员证书、电子船名牌、进出港报告及违章等各类信息,免去管理对象提供各类证明文件的麻烦。

执法立体高效 服务增值便民——绍兴港航应用船联网动态监管平

船舶进出港报告系统APP

据了解,绍兴港航正在开发港口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兼顾服务管理部门和企业,实行“两版两终端,一表一系统”,“即企业和管理部门两个版本,电脑版和手机版两个终端操作。该系统以各类台账数据为基础、各项业务流程互联互通,形成以企业信息、业务管理、台账数据为主的港口水运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满足管理部门和企业自身需求。”郑毅彪解释说,建成后,统一的表格和数据录入将帮助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进一步规范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