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爲「中國房顫日」|房顫本不兇險,凶的是帶來腦中風


2018年的6月6日為第六個“中國房顫日”。據統計,全球房顫人數是3350萬,中國估計有近千萬房顫患者。房顫最大的危害是引起腦卒中(中風),可造成偏癱、失語、癲癇、抑鬱、深靜脈血栓形成等,1年內死亡率高達50%。專家建議,65歲以上、有過中風或短暫性一過性腦供血不足的人要做房顫篩查,一旦確診,應接受抗凝治療或其他可行的治療手段,以防房顫引發中風。

6月6日為“中國房顫日”|房顫本不兇險,兇的是帶來腦中風

房顫屬心律失常,發病率隨年齡增大

廣東省人民醫院東病區心血管內科劉惠霞主任醫師告訴記者,房顫是一種以快速、無序心房電活動為特徵的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不協調的心房激動並導致心房無效收縮,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

年齡是導致房顫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發病率隨著年齡增加而明顯增加,80歲的發病率可達13%,房顫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

劉惠霞對記者表示,房顫最常見的症狀為疲勞、氣促、心悸、胸痛等,少數患者無明顯症狀或僅有心悸,個別嚴重患者表現為頭暈、暈厥、心絞痛、腦卒中等。

“65歲以上、有過中風或短暫性一過性腦供血不足的人,是高危人群,需要做房顫的篩查。”劉惠霞介紹,房顫篩查主要手段是做24小時動態心電圖,危險人群甚至要做72小時或長程監測心電圖。

6月6日為“中國房顫日”|房顫本不兇險,兇的是帶來腦中風

最大危害是腦卒中

“房顫本身的危害並不大,但是它最重要的併發症是缺血性卒中(中風),是患者致死、致殘及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所以還是要重視房顫的診治和管理。”劉惠霞稱,年齡越大,腦卒中風險越高,發生率越高:年齡50-59歲,年發生1.5%,到了80-89歲,年發生率高達23.5%。“房顫的發生,一是由於慢性病如高血壓、冠心病、心衰、風溼性心臟病、肺心病等,二是由於甲亢、慢性肺氣腫、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等。”

房顫為何會引起中風?劉惠霞表示,房顫者的心房快速無規則地顫動,血液不能正常排出,以致心房內血液逐漸形成血栓。血栓從心房脫落,進入血流並隨血液流動,可阻塞不同部位,造成栓塞,其90%堵在腦部,發生腦卒中,又稱“中風”、“腦梗塞”。

腦卒中常見的併發症有:偏癱、失語、癲癇、抑鬱、深靜脈血栓形成等。房顫導致的腦卒中則有“三高”特點: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複發率,1年內死亡率高達50%!

而房顫分為瓣膜性房顫和非瓣膜性房顫,其中非瓣膜性房顫佔大多數。與無房顫患者相比,非瓣膜性房顫患者的腦卒中風險高1-6倍,瓣膜性房顫患者的腦卒中風險高16倍。

6月6日為“中國房顫日”|房顫本不兇險,兇的是帶來腦中風

“預防房顫引發的腦卒中的最好方法是抗凝。”劉惠霞指出,由於抗凝治療往往帶來出血風險,因此,每位房顫患者都要評估卒中風險(CHA2DS2-VAS)評分和出血風險評分,權衡下選擇更好的抗凝強度。

抗凝一般需要服用抗凝藥。劉惠霞介紹,目前的抗凝藥物包括阿司匹林、華法林和新興口服抗凝藥利伐沙班和達比加群酯。她逐一介紹稱,目前沒有明確證據顯示阿司匹林能夠預防卒中的發生,不適合用於房顫的腦卒中預防。華法林為維生素K抑制劑,數據顯示,華法林能夠降低腦卒中發生率,且未顯著增加出血性卒中發生率,且價格便宜。但其容易受食藥相互作用、治療窗狹窄、起效慢等限制,還需要頻繁監測凝血指標INR(INR控制不良會導致卒中風險升高)。而新型口服抗凝藥利伐沙班和達比加群酯,分別為口服直接Xa因子抑制劑和凝血酶抑制劑,現用於預防非瓣膜性房顫的卒中。“瓣膜性房顫患者使用新型抗凝藥會增加出血風險,因此只能用華法林治療,而非瓣膜性房顫,國內外指南都推薦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藥。”劉惠霞稱,目前新型抗凝藥每日花費20-30元。

6月6日為“中國房顫日”|房顫本不兇險,兇的是帶來腦中風

除了服用抗凝藥,一些病人還可以選擇微創介入治療方法。

劉惠霞介紹,房顫導管消融手術是在局麻下穿刺靜脈,導管通過皮膚切口、血管入徑,送到心臟,對引起房顫的病灶進行消融,術後兩三天就可出院。消融成功者,治癒後將不再發作。一次消融不成功者可多次手術,二次消融成功率約90%。

“一吃抗凝藥就容易出血、對抗凝藥過敏、不耐受抗凝藥、不方便常來醫院、指標常浮動等的房顫病人,可做左心耳封堵術。”劉惠霞稱,左心耳封堵術也是微創手術。手術無需開胸,只要通過大腿內側的靜脈血管將導管送入心臟,在左心耳釋放封堵器,封閉左心耳口部。經過一段時間,心臟內皮細胞就會覆蓋封堵器表面,使左心耳完全閉合,絕大部分患者在術後45天后,就可終身停用抗凝血藥物了,成功率高達98.5%。

6月6日為“中國房顫日”|房顫本不兇險,兇的是帶來腦中風

Tips:

房顫需要綜合管理

對於房顫患者而言,不僅需要管理房顫疾病本身,如抗凝治療、導管消融等,更重要的強調綜合管理。劉惠霞告訴記者,房顫需要綜合管理,以進一步減少房顫的發生發展。廣東省人民醫院2017年已成立由多學科醫生組成的房顫中心,有專門的房顫門診,由全科醫生、心臟及房顫卒中專家、外科醫生等共同構建專業診療團隊,管理從房顫患者的診療到隨訪在內的全部內容。房顫中心的建立可有效提高房顫的診斷率、治療率、改善長期治療的依從性,降低房顫患者心臟事件風險及死亡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